第099章 我心伤悲不忍言(1/2)
第099章我心伤悲不忍言
“姜澂鱼,以前倒是我小看你了。”
昌平公主的声音在背后冷冷响起。
“你若以后肯安分守己,我便同你姜氏一门井水不犯河水,过往一切我都可以既往不咎——”
说到这,她略一停顿,继而画风一转,语气愈加凌厉。
“可你若妄想嫁给我皇兄,取代我阿嫂,我们以后便是仇人——我永不原谅。”
那声音字字句句夹着寒风吹进了姜澂鱼的耳朵里,冰冷刺骨,又似是掺杂着无尽的失望,令人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姜澂鱼缓缓转过身。
“你不原谅我什么呢,殿下?”
她的声音又轻又缓,似是被风一吹就能散了。
“是不原谅我的姓氏,还是不原谅我如今这副相貌?”
昌平不发一言,神色冷厉。
姜澂鱼苦笑一声。
“可是殿下,这些都不是我能选择的。如若你站在*我的位置上,站在你皇兄的位置上,你又会作何抉择?你可否能顶住来自满朝文武的压力永不立后,可否在你的儿子对你说别人都有母亲他也想要一个时,亦能义正严词地拒绝?你可否能舍弃自己的姓氏,背弃自己的亲族,毁弃自己的容貌,去拒绝一个身份地位都高出你许多、一言便可以定你全族生死的人?”
闻言,昌平公主难得有些语塞。
“我……”
是啊,她自问,若她是姜澂鱼,她不一定能比她做得更好,或许她也会做出同样的抉择。
因为前路已无可选,后路亦无可退。
见她迟迟未作答,姜澂鱼并未追问下去,而是如同长辈般,对她此刻的沉默给予了最大限度的理解与宽容。
“殿下,你已经长大了,以后你会慢慢明白,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世间事哪有什么十全十美,有些事,即使你拼尽全力,也不可能做到令每个人都满意。只求无愧于事,无怍于心,就已经很好了。”
无愧于事,无怍于心。
当听到这句话从姜澂鱼的嘴里脱口而出的瞬间,昌平几乎将眼前这人与她记忆中阿嫂的样子重合起来。
不止是容貌,还有神态、举止,就连说出来的话都像极了。
她甚至开始有些理解皇兄为何想要娶她。
因为她同阿嫂实在是太像了。
她没有再拦着她离去。
望着姜澂鱼远去的背影,那身形似乎同阿嫂完完全全重合起来。
她抑制不住流泪的冲动,喉咙里似乎有什么呼之欲出,却被她死死压制住了。
她绝望地想着,以后或许她都没有资格再去责怪皇兄了。
因为她也已经分不清,方才同她说话的那个人,到底与阿嫂又有什么不同。
更衣完回来的路上,姜澂鱼听到似乎有人在小声叫着自己的名字。
“澂鱼,澂鱼,这边……”
只见旁边的角落里蜷缩着三个人,借着夜色的掩映同她悄悄打招呼。
原来是郑嘉、方婵、吴希娴三人。
姜澂鱼有些迟疑地走了过去。
郑嘉先开口道:“前些日子我去你家城外那处庄子上看你,丫鬟说你染了风寒,如今可是大好了?”
方婵诧异道:“你生病了?”
姜澂鱼淡笑着点点头,“没什么要紧的,只是有些着凉,如今早就好了。”
方婵有些歉疚地说:“抱歉啊澂鱼,我们不是故意不理你,只是公主她……”
姜澂鱼摆摆手,“我都明白,谢谢你们还记挂着我。”
这时,郑嘉从袖袋里掏出一枚玉佛吊坠。
“这枚玉坠是大相国寺主持开过光的,今日是你的生辰,算是我送你的贺礼,愿佛祖护佑你岁岁平安。”
接着方婵和吴希娴也各自拿出了自己准备的贺礼,只见方婵送的是一本香谱古籍。
“我手笨,只能拿家里的古籍借花献佛了。”
方婵一边说着,一边将那杯古香谱塞到姜澂鱼手里。
吴希娴送的是一条自己编织的双鱼衔珠手串,她说话依旧是细声细气的。
“我们不敢太招摇,送些太大件的,你莫要嫌弃才好。”
姜澂鱼有些出乎意料,她没想到她们三个竟然还记得她的生辰,而且还偷偷备了贺礼给她。
虽然她之前也送过她们生辰礼,可有道是“酒肉之交易得,患难之友难寻”。
在这种时候她们依旧能记着她,还偷偷避开昌平公主过来给她送东西,她心里确实有些感动。
“怎么会呢,我都很喜欢。谢谢你们还记得我的生辰。”
她将这三件礼物一一放进袖袋内收好,又同她们三个商量好一前一后错开回到前殿。
进殿后,晚宴已接近尾声,不过静太妃并没有急着让大家离去,而是招呼宫人给在场每人都分发了一个盒子。
她笑着道:
“再有半月便是除夕,本宫预备了些小礼物,算是提前给大家的年节礼。为着庆贺除夕,宫人们还特意准备了焰火表演,今夜便会在承天门预演,不着急回家的,可以同本宫一道过去,也算是提前一饱眼福了。”
众人喜滋滋地领了礼盒谢了恩,左右回家也无事,于是便起身随静太妃一起前往承天门。
姜澂鱼也起身欲要一同前往,这时给她发礼盒的小内侍悄悄过来传话道:
“姑娘,陛下邀您一起去看焰火,请您随我来,冯内侍在后殿等着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