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夜深风雪故人至(1/2)
第087章夜深风雪故人至
“从前,森林里有一只鹿,它的皮毛很漂亮,有九种颜色,因此被叫做九色鹿。有一天,一个人在森林里采药,不小心掉进湖中,正巧碰上了这只九色鹿,于是……”
他将故事娓娓道来,陆辞听得入了迷。
“后来呢?”
“后来,九色鹿使用神力逃了出来,坏人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陆廷渊给他掖了掖被子,“好了,你该睡觉了。”
陆辞仍有些意犹未尽,但也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于是只说:
“父皇,明日你也给我将故事好不好?”
陆廷渊为了能让他安心睡觉,便随口答应了。
陆辞这才心满意足地闭上眼睛。
翌日,便是冬至。
冬至又称“亚岁”,民间素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到了这日,帝王要率领大臣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于是姜绍又摸黑起床,早早随着皇帝的仪仗队去南郊祭天。
同时,冬至日也是道教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的诞辰,因此道观都会在这日举行大型的斋醮法会,很多信众都会在这一天到道观上香祈福。
往年冬至这日,因为姜绍走不开,都是孟氏亲自到太玄观去上香,祈求一家平安顺遂。
可正巧昨日傍晚,府里一处田庄的管事来找,说是农户们闹事,央着孟氏亲自过去看看。
如若事情闹大,总归是颜面无光。
他们府里上下才刚解除禁足,姜绍怕在这节骨眼上闹出事来,被人借机参上一本,便让孟氏第二日亲自去田庄看看。
但如此一来,她就不能得空去观里上香了。
彼时姜澂鱼正在母亲房里问她关于今日太子生辰宴上的事,自然听到了这一出,于是便主动提出代她去。
冬至这日贵族姑娘们流行办暖炉会,有的还会一起结诗社,做消寒图,可是今年,却没有一张请帖递到她家。
姜绍夫妇俩怕女儿心里难过,索性便同意了她的提议,出去散散心也是好的。
许是药灌得猛了些,姜澂鱼的风寒还没彻底冒头便被药效压制下去了,次日起床时早已没了症状。
不过孟氏还是不敢大意,叮嘱她穿得厚厚的,出门前塞给她好几个暖烘烘的手炉,又给她披了件银狐披风,并且吩咐绛朱、青黛二人千万要看顾好,这才放她出门。
至于赤胭,此行姜澂鱼却没有让她随从。
她怕庄子上闹事的人伤到母亲,故而特意让赤胭跟着孟氏贴身护卫。
到达太玄观时,已经临近午时,观里果真是人山人海,想找个落脚的地方坐坐都是奢侈。
不过,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姜家每年都会给太玄观捐赠大笔的香油钱,太玄观后院有专门提供给香客们住宿的寮房,清闲时,姜绍也会时不时来道观斋戒一段时日。
因此观里给这位尊贵的香客专门准备了一座固定院落常住,同他的内书房一样,也叫做“抱朴斋”。
上完香后,姜澂鱼一行几人便去了“抱朴斋”暂歇,顺便用斋饭。
太玄观的斋饭可是很有名的,虽都是素菜,可也是色香味俱全,有的菜烧得甚至比荤菜还要香呢。
用完午膳,本想歇一歇便回家。
可天公不作美,鹅毛般的大雪说下就下,呼啸的北风裹挟着雪花倾泻而下,天地间霎时变作白茫茫一片。
这样的雪天下山是有些危险的,左右回去也没有什么要紧事,姜澂鱼便差了一名侍卫回府报信,就说她要在道观留宿一晚,等到次日雪停了再走。
这间小院虽不大,但也有主屋和东西两间厢房,主屋肯定是姜绍来这常住的屋子,姜澂鱼便选了西厢房,房间里很干净,就是有些冷。
绛朱和青黛喜滋滋地去马车里拿了衣物、炭炉,怕姑娘着凉,又去向观里多借了几个火炉烧上,屋里顿时暖和不少。
虽然这里比不上府里舒适,可这里有自由的味道啊。
她们很少有这样自在外出的机会,自然乐意得很。
两个人忙上忙下,先是把衣橱里的厚被褥翻出来,放在炭炉上烘烤了一遍,烘得暖和极了,接着又去烧来热水,不多时,几人就喝上了暖暖的茶饮。
不比于她们此时的舒适惬意,祭完天回程途中,大臣们都得苦哈哈地跟在御驾后面步行回宫。
陛下今日乘坐的马车倒是甚为宽敞,里面还有热茶和炭炉,外面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陆廷渊掀开帘子,看了眼后面跟着的几位上了年纪的大臣,腿脚冻得都有些走不动道了。
见此情景,他便沉声吩咐蔡玄将那几位大臣请到马车里同乘。
作为三师之一的姜绍自然在其列。
上了马车后,姜绍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总是时不时地从马车一侧的车帘缝隙往外看。
方大学士打趣道:“姜太师莫不是在担心夫人?我听拙荆说起过,往年这个时候,孟夫人都要去太玄观上香,今日这天气,怕是上山容易下山难。陛下前脚将你送回家,恐怕后脚你便要出门去接夫人吧?”
车厢里几位大臣听了都笑,就连陆廷渊也罕见地露出了笑意。
姜绍惧内的名声在大臣里也算得上是人尽皆知,可他却从不以为耻。
以前年轻时他还会用“没有怕夫人的男人,只有疼夫人的男人”这样的话为自己找补,如今听到这样的调侃,也只是云淡风轻地一笑了之。
“内子今日有事,并未去观里,是小女代为去的。这么大的雪,那丫头估计正乐得不回来呢。”
姜绍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
回到家中,果然不见女儿回来,只遣了护卫来报,说是等明日雪停了再回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