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一声霹雳惊风雨(2/2)
抚东节度使褚彶站起来,悠悠问道:“薛兄,我进京晚,外面有何传言我竟不知,不如薛兄告知一二?”
镇北节度使薛引斜睨了他一眼,显然并不将他放在眼里。
镇北节度使区统兵十万,抚东节度使区统兵不过五万,他自然不会将他放在眼里。
薛引冷哼一声,“外面传闻陛下已经于前几日遇害,至今未归,而且,近日玉京接连发生地动、暴雨、洪涝灾害,这难道不是上天示警吗?当年,陛下即位时可并没有持先帝遗诏,这皇位怎么来的,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如今上天都降下警示,说明人君无德,不配其位!不管陛下是失踪还是病重——我看,咱们也该好好想想,这大祈,是不是该换一位更能服众的君主……”
“住口!”
礼部尚书郑循气得从座位上一下子站起来,对着他劈头盖脸地骂道:
“满口胡言!藐视天家!毫无为人臣子的本分与法度!你简直、简直是——”
他气得一口气没喘上来,几欲背过气去,幸好旁边的姜问渠上前一把扶住了他。
“薛节度的意思是,心中已经有了比当今陛下更合适的人选?”
清冷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上。
薛引轻蔑地笑了一声,“那是自然!我懒得听你们在这遮遮掩掩,装腔作势!实话说,我已得到确切消息,陛下前几日就已经遇刺身亡,他如今并不在宫中。你们只是找不到他的尸体,暂且秘不发丧罢了!可人死了就是死了,再怎么瞒着,新君也是要有人来当的。然,陛下兄弟不多,睿王又年幼——所以,我认为,当今康王,乃陛下皇叔,又是太祖皇帝长子,老成持重,有勇有谋,正是新君的最佳人选!”
说完,便与坐在宗室席位上的康王对视一眼,后者但笑不语。
薛引这番话一落,陆续又有几位大臣从席上举手表态。
“我复议,国不可一日无君,康王殿下是最合适的新君人选。”
“我也同意。”
这时,大殿外传来一道饱含愠怒又颇有气势的女声。
“我倒要看看,是谁,造谣我儿亡故,在这吵嚷着要另立新君!开门!”
大殿原本关着的门被一下子敞开了。
来人一身大袖织金龙凤腾云朝服,头戴朝冠,颈系三层朝珠,端的是庄严无俦。
见到来人,百官及所有宫人、禁卫齐齐跪地,就连方才一脸胸有成竹的康王也不由得慌了神,随众臣跪地齐呼:
“臣等恭迎太后,愿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自陛下登基以来,太后就称病搬去梵伽山静养,三年多以来,从未出现于人前。
这也是外界私下诟病陛下的原因之一——母子二人关系肉眼可见的冷淡,这并不符合大祈一向以孝治国的传统。
今日这还是太后自陛下登基以来,第一次出现于人前。
“薛引,你在大殿之上口出狂言,颠倒黑白,欲危社稷,你可知罪?!”
太后于高台之上拂袖厉声质问,众臣惶惶。
台下的薛引却似乎并不当回事,不等太后让其起身,他便自行站了起来。
“太后娘娘,您刚回宫,大概还不了解情况吧?陛下前几日去祭天的路上遇刺,重伤跌落山崖,这么些日子都没回来,恐怕早就已经身亡了。可国不可一日无君,我这么做,是为了大祈江山社稷着想,为了遭受无德之君引来天罚的百姓着想,试问,我何罪之有?!”
“薛引,你大胆!”
“陛下生死未明,你竟急着要另立新君!”
“薛引,你是想起兵造反吗?”
众臣言辞咄咄,质问之声充斥整座大殿。
薛引一拔腰间利剑,怒喝一声:“我反了又如何?”
见状,殿内守卫齐齐拔剑,直指薛引。
按照大祈礼制规定,节度使可衣甲佩剑上朝。
其余几位在一旁观战的节度使见薛引拔了剑,心中亦是一惊。
看来,他是真要反了。
“很好。”
大殿传来一声突兀的叫好声。
姜问渠缓缓起身,似笑非笑地看了薛引一眼。
“看来薛节度对自己的兵力很是自信啊。”
闻言,薛引不屑地冷笑一声,“此次入京,我自不是空手而来,只要我一声令下,潜伏在宫城各处的薛家军便会倾巢而出,陛下此时又不在宫中,调不来禁军,光凭这些个看大门的花拳绣腿,哼——”
他显然并不将皇城的这点兵力放在眼里。
“哦?薛节度难道没有发现,今日几位禁军将领,少来了两位吗?”
闻言,薛引快速地在大殿内扫视了一圈。
果然,兵力最盛的左右玄甲军将领,卓枫和卓杨并不在殿上。
他心里略微慌乱了一下,随即很快镇定下来。
“那又如何?!”
姜问渠笑了一下,那笑真可谓春风拂面,令人赏心悦目。
“薛节度不妨试试,你在这振臂一呼,殿外你的人有几个会响应。”
话落,薛引这才真正有些慌乱起来,他吹响了手中的哨子,连着吹了好几声,殿外却不见一丝动静。
一阵穿堂冷风吹过。
殿内四面八方的禁军皆披坚执锐,一片肃杀,薛引环顾四周,手中的剑不由得抖了一下。
姜问渠嘴角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意,话锋却陡然凌厉起来。
他一手负于身后,一手高举兵符,神色冷冽而坚定。
“禁军听令,镇北节度使薛引,伙同康王,犯上作乱,意图谋反,所有同犯,立即捉拿,倘有抗拒,死生不论!”
几位将军与殿内禁军得令,当即持剑上前捉拿两位逆犯。
康王见形势不好,急忙抽出随身佩戴的匕首,径直奔向最好控制的、也是最有威慑效果的人——当今太后。
不过,还没等凑到太后身边,大殿之后却忽然窜出一道人影,朝着他就是当胸一脚,一下将他踹飞至中间空旷的过道上。
来人正是一直未在寿宴出现的玄甲卫右将军——卓杨。
接着,殿后又接连走出两道人影。
其中一人,一身玄色衮衣,上列十二章,五爪金龙盘踞正中,不怒自威,气势之盛,令人不敢逼视。
不是陆廷渊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