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下)(1/2)
中秋(下)
“混账家伙!”
伴随着怒吼,一册奏折被用力地丢在议政堂的地上,以顾太傅为首的内阁大臣应声覆跪在地,“陛下息怒!”
“息怒?无知小儿做下此等混事,萧家祖宗都怒而显兆,朕若是轻拿轻放,如何让祖宗息怒?”当今大齐君主成安帝浓眉倒竖,目光迥然地看着跪在地上的骨干。
八月十六寅时正,皇家宗祠举行祭祀仪式,由大正寺的三条大师与钦天监一众共同主持。成安帝本人亲临率萧家人祈求风调雨顺,国运昌隆,本来一切顺利,岂料临近典礼尾声,忽降天雷,皇家宗祠屋檐的一角差点被劈中。
尽管没有任何伤情,中秋祭祀亦只有萧家人参与,但这等大事有点关系的都能打听出一些内情,祖宗降罚,成安帝不得不表态以示警醒,连忙派人密查一番。
“古来君王预兆,俱与民生相关。皇家宗祠是太祖所建,太祖重于民,如今警示,必有民愤。”三条是在场唯一冷静如常的人,竖掌喃念佛号,淡淡地道。
选日子的钦天监众人早就吓软了腿,他们明明测算过这个日子大吉,但事实胜于雄辩,若不想被团灭,以钟监正为首的一行人连忙附议,深入浅出地列举历朝案例,简单地说就是有人引起民愤,萧家祖宗为了大齐江山显灵警示。
一个偌大的国家,必然有不平的状况,反正漠北偶有异族袭击,江南涝灾刚过,中部还有旱情,民愤是信手拈来的。成安帝要是真想查什么,有的是就是闹市纵马引得好些民众受伤。
“好,真是好极了。朕的京城居然有人敢闹市纵马?是何等紧急的军情才有这胆识?”成安帝冷冷地负手。
“臣有罪。”秦阁老一头的冷汗滴落在光洁的地砖上,却不敢擡头也不敢擦。为官多年,他要是还不知道今天是有人给他下套就白活了,只恨家中那混儿做事张扬,平白把把柄送上。幸好并无伤亡,不然今日还真不好说。
教子无方在其他民愤之前不算什么大事,但成安帝正气在头上,他是皇帝他最大,当下就赏了秦家独子五十大板,罚了秦阁老一年俸禄。
秦阁老不敢有意见,但宫里的另一个人反而不愿了。
“陛下,贵妃娘娘素衣跪于殿外,您看……”内侍谨慎地通报,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想触皇帝的霉头,但贵妃近年宠冠后宫,他们也不敢轻易得罪。
“不见。”成安帝没有把怒气撒在内侍身上,冷淡地道。
成安帝沉默了好一会,才缓缓打开另一份奏折,内侍扫了一眼,机警地退下。
“李公公,皇上可是愿意见本宫?”门外,容色姝丽的素衣美人擡起头,急切地问道。
李公公摇摇头,“娘娘,皇上如今正气在头上,又有漠北军情……娘娘何不等过了这风头再请罪?”
秦贵妃哪能等,她打小就宠溺幼弟,五十个板子还是皇帝亲派太监用刑,他怎么受得了。秦贵妃想到幼弟要受的痛苦,就忍不住红了眼眶,更显楚楚可怜,伸手抓住眼前的内侍,捏着的荷包不着痕迹地塞进对方的手心,“公公,本宫小弟还年幼,犯下错事,但罪不至死啊……还望公公再通传一下……”
才打几个板子就要死要活的,这皇宫每天打的也不止五十个板子。李公公心下微冷,但脸上还挂着和煦的笑,把荷包推回她手中,转而轻扶着娇弱柔媚的美人,“娘娘,这皇命已下,您让陛下怎么收回?再说了,中秋刚过,太后今日还要宴请百官内眷,您这样素衣白颜的,怕是不妥吧。”
秦贵妃小脸一白,她听到幼弟被罚,便顾不得那么多跑来请罪了,这个时辰……
跟在贵妃身后的小宫女收到李公公的眼刀,连忙爬起来扶着贵妃,利落地把被推回来的荷包塞进李公公的袖子里,“多谢公公指点,娘娘,我们快回去吧,眼下这一身,怕是会让太后不喜。”
秦贵妃也回过神来,冷冷地瞥了眼低眉顺目的宫女,擡头望着宏伟的大殿屋檐,红唇紧抿,凤眸轻眯,方才的脆弱转为凌厉,
背后的人好计谋啊。
“没想到三条大师的话有这般影响力。”
城楼上,顾思衡遥望着一身袈裟缓步离开的三条,若有所思地道。
“公子,你猜三条大师有没有出手?可三条大师昨晚一直在主持中秋祭祀,期间除了皇家人,也没人会给他通风报信。云家,哪怕是林家,也没那么大权力。”墨青一身武将装束,略带好奇地问。
他听说了秦家那小子被罚也挺惊讶的,毕竟昨晚并没有很大的伤亡,就算御史参一下,以秦家的势力和后宫秦贵妃的盛宠,糊弄过去也很容易。只是如今撞上祭祀不利的当下,今上大怒之下对所有被参的人都做出惩罚,不可谓不巧。
“你忘了,昨晚云家小公子出事的地点靠近如意楼,那是安王的产业。”安王妃与秦贵妃素来不睦,恩怨来自安王妃与皇后本就是闺中密友,早两年临安风评不好,秦贵妃还怂恿过皇帝把她赐婚给她弟弟,气得安王妃在宴席当场下她面子,两人正式交恶。只是,顾思衡也不确定昨夜的事是谁先出的手。
“昨夜漠北有密报,定安候世子进宫上奏,但不是没见到皇上吗?再说,这秦家的事也不是御史做的,而是京兆尹按规则上报。”墨青只听说参秦家的奏折是京兆尹宋大人,这个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人家昨夜就负责治安,出了事锅都是他背。
宋大人是淑宁长公主的门客出身,这就不奇怪了。顾思衡不明白的是,舜华跟临安疏离快三年,两人的母亲也淡了交情,怎么忽然就联手了?
太后早就不满贵妃盛宠,皇后的家族也瞧不上秦家,这么一闹,贵妃缺席百官家眷的宴会,稍微打听就知道原因了。丢脸事小,如今太后被搅了宴会,更理所当然地不喜贵妃,后宫又怎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
前朝,后宫一气呵成,只是这里面,到底有多少人插了一手?“若真是插了一手,那这位三条大师,也是不简单啊。”
被人认为不简单的三条大师双手合十,极力忍下打喷嚏的冲动,矜持地上了皇帝专门送他回大正寺的马车,帘子放下后念了好几遍的清心咒。
就知道那个混蛋每次主动找上门都没好事!
“你听说了吗?秦家那纨绔,被陛下责打了五十大板,那惨叫声都传到我家了。”
长宁书院讲堂内,粉衣少女笑嘻嘻地捧着脸,跟小伙伴分享她家的趣事。她家就在秦家隔壁,自然有第一手资料,平日几个世家姑娘早就瞧不上秦星儿高傲的样子,不过碍于礼节保持和睦,此刻她双生弟弟被罚,都忍不住笑作一团。
“阿初,你在看什么?”林染对秦家的事毫无兴趣,只觉得恶人有恶报很畅快。此刻,她正支着下颌侧头看坐在斜后方的阿初。
“看书啊。”手指无意识地翻着书,阿初侧着头看向旁边的苏笙,她正毫无知觉地沉浸在新的诗集里。
“你的书都翻到底了,苏笙怎么了吗?”林染忍不住绕到她身边,顺着她视线看过去。
“你觉不觉得,苏笙今天有什么不一样?”阿初往后靠着她,小声地道。
“没什么不同啊,”林染认真地看了一遍,“不是跟之前一样吗?那诗集还是我上次送的呢。”
“耳坠,你没看到她戴耳坠了吗?”阿初瞪大了眼,仿佛不信她居然没看出来。
“那又怎样?一个姑娘家戴个耳坠很奇怪吗?”林染不解。
是不奇怪,但那个人是苏笙就不一样了。苏笙一向不喜这些,连发簪都是一根碧玉簪了事,她醉心书籍的程度跟严春华不相上下,对打扮这些兴趣不大。但今天的她不但戴了耳坠,还疏了发髻,戴了珍珠钿子。
阿初想起中秋那晚一闪而逝的身影,越发好奇,她记得那次在如意楼意外听到周燕燕的话,苏家内部好像也挺复杂的。
“今天秦二没来。”林染以袖遮挡掩去不屑,“听说她弄了份中秋那晚受伤的人的名单,一家家地上门致歉。真不知她怎么想的,犯错的是她弟又不是她,再说,秦阁老还没表示呢。”
阿初回过神,不以为意地道,“秦阁老不可能出来的,陛下打脸已经够羞辱了,他一生清高怎么能忍受去向平民弯腰。秦家那纨绔也指望不上,秦二若是不做些什么,只怕秦家这回要被群嘲。”
这些权贵家庭平日里大家都笑眯眯的,主打一个和平共处,但一家有难大家也不会吝于去嘲讽践踏。无关是否有仇,只是蛋糕少一个分当然更好而已。
“那她挺可怜的,整个事情也跟她没什么关系。”林染对秦星儿没好感但也不厌恶,平日没怎么往来,但若她有这么个难搞的弟弟……想想也心累。
可怜?阿初漫不经心地以指尖敲了敲桌面,“她怎么就可怜了,如今秦家名声最好的就是她。”
别管芯子里是高傲还是鄙夷,秦星儿那张脸就很容易博得别人好感。仙女般的人物纾尊降贵地在平民面前轻声细语地慰问,送上名贵的药材,遇到孩子还会柔声安抚。秦家小子的恶名是没得洗了,但她的路人缘却提高了。
本身就是京中素有才名的贵女,如今更被传得像下凡的菩萨,隐隐有胜于她那个宠冠后宫的长姐的势头。
“听着怎么这么酸呀。你羡慕么?”临安人未到声先至,大步走进讲堂,随手把书扔在自己的书桌,便坐到她们这边。
“这种名声给你要么。”阿初优雅地翻个白眼,扯唇笑道。
“我家可没这种纨绔。”临安挑眉一笑,大大方方地道。
皇家野心家比纨绔多,就算是闲散宗亲,作死也懂得踩在皇帝的容忍线上。大齐两百年来,真正蠢和狂的萧家人早死了,皇陵里葬着呢。
阿初等人忍不住喷笑,林染忍不住轻拍她一记,“郡主你这嘴也太损了。将来都不知道谁能降住。”
“少担心我,你这么凶,就该去降那嚣张的纨绔。”临安配合地露出吃痛的表情,娇气地揉着肩膀,意有所指地睨着她。
阿初闻言,伸手勾着临安的脖子,笑意未尽,“那你呢?莫不是真打算收了你那便宜表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