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幸运如初 > 人缘好

人缘好(1/2)

目录

人缘好

“顾先生。”

刚踏出公主府大门的顾思衡身形一顿,回过头便看到高贵明艳的少女提着裙子朝他跑了过来,堪堪在他跟前停下,行了个礼。

“郡主。”顾思衡敛袖回礼,“有事?”

“也不是什么要事……”舜华罕见地有些难以启齿,眼前人的严格她从小便知,只是想起那姑娘连夜抄书的灯火,她也于心不忍,“只是……云家的阿初姑娘被罚的那二十遍道德经……”

“她要你来求情?”顾思衡淡淡地问道。

“没有。”舜华微愕,摇了摇头,“她从没说什么,是我见她休沐日之前还抄写到深夜,前几日又帮着李夫子清理书院堆积的账册费了好些时间……听夫子说,她抄经抄得手都打不动算盘了。”

有这般严重?道德经的章节不多,再说,山长不是说她都抄好了,改天给他送过来检阅么?顾思衡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表情局促的舜华,难得地好奇问道,“你与她不过认识月余,即便是同窗也不过一旬,竟会替她求情?莫不是因为想报之前的恩情?”

“先生莫要误会,她从不觉得于我有恩。”阿初说了,那叫互相帮助,姑娘就是要帮助姑娘的。舜华虽然觉得这个说法有些天真,但这话由那姑娘说出来却分外有说服力。“是我不忍才贸然求先生降低责罚,或者我帮她抄一部分?毕竟,她并非大错……”

其实舜华是有些佩服阿初的,她从小就在顾思衡的带领和教导下,明明对方说话很温和但她就是不敢造次。稍微行事有偏差便会被训话,还是她完全不敢擡头反驳的那种训话,对方还是她爹娘要求来训她的……不然他连训她都觉得费时。可以说对上顾思衡,舜华这个京中备受赞誉的郡主是非常憋屈的。

“既然她并不觉得是过分,你又何必求那情?”顾思衡摇了摇头,眼神一正,隐约透露些许责备,“听沈女官说,你放任辅国公家的姑娘为难临安?”

舜华脸色一变,“我……只是没太注意到。”

“当年之事并非众人所云,你明知道……为何还要把气撒在临安身上?”谈及往事,顾思衡的脸色微沉,“临安并不需要承受这些,她于姝儿……并无愧疚。”

“明知道?先生,我该知道什么?”舜华猛地擡头,美目紧盯着眼前的人,“当年之事,我还能知道什么?”

顾思衡眼底微凛,“舜华,你与临安都一样。”

“呵……那先生呢?”舜华哂笑,忽然道,“先生亦无愧疚么?”

沉默半响,直到舜华受不住这种压迫感转身告辞,顾思衡才轻轻地道,“无。”

舜华握了握宽袖下的拳,回过身,只见那道挺拔的身影已远去。咬了咬牙,舜华把贴身丫鬟招到身边,“吉儿,查一下漠北那边的人……我能用的有多少?”

吉儿点点头,安静地守在她身边。

舜华擡头,京城的初夏天色明朗,她却莫名地想起下雨时阿初唱过的小调,那几年也有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在下雨天晃着脚丫在她身边轻声吟唱。

长宁书院每旬开课的第一天早上都要开会确认本旬的情况,因着有些课是之前邀请的朝廷官员来指导,但若是朝堂有正事要忙,那自然是公务为重,书院就需要调整授课的情况。

据说顾太傅原本对这一届学生颇感兴趣,本想过来讲一讲诗词,但因西南闹虫灾,朝廷赈灾的款被告发贪墨,几名重臣都忙得分身乏术,本月都不能抽时间过来了。同样情况的还有王相等家有闺女在书院的大臣。

要不是有言在先,张山长都想让顾思衡代父还债了,但一想起那俊秀温润却毫不动摇的面容,她也就只能遗憾把骑射课调上来了。

顾思衡顺理成章地躲掉多余的课,暗自想着仲夏之前应该可以辞掉书法课。本来就是看在今上和长公主的面子上来授课,但书法还是讲究练习,老师是否应卯都不是特别重要。

“顾大人,顾大人……”

刚跟书院各位师长辞别,还没走出大门,顾思衡回头,只见长宁书院出了名脾气古怪的李夫子一手拿着稿纸,一手提着过长的衣摆小跑着朝他跑过来。

“李先生。”还没等他行见礼,来人已经摆摆手,扬着手中的稿纸,急切地道,“顾大人,你快来看看这个题。”

顾思衡拿过稿纸,“这是……算术考题?”

稿纸上,是一道算不上复杂的题目。

【三人投宿,每人十两银子,三间房。后来老板说只要25两银子就够了,剩下的5两退回给他们吧。然后店小二贪心拿了二两,退回一人一两,三人就是每人九两银子付了房费。按道理说,三人合计花了二十七两银子,店小二的二两,一共才二十九两银子。那剩下的一两去了哪里?】

“李先生,这题目并不难,根本没有什么剩下的一两。”顾思衡有点不解,这种题目怎么会难倒以数见长的李夫子。

“是啊,没有剩下的。三人合花的二十七两,保留的三两,不正好就是三十两么。”李夫子摸着山羊胡,意味深长地道,“只是世人骤一看,都不知道那二两是这么回事而已。”

顾思衡略一细想,瞬间便明白李夫子的意思,“夫子是说,西南的灾款?”

自古以来,朝廷赈灾的款项都不会全部落到基层,总会被层层瞒下。若以现代人的角度,就像俄罗斯套娃,一开始拨款是最外头的,到灾区的就只有最里头最小的那个。而这一次西南的赈灾款也不例外,但架不住灾情严重,官逼民怨,恰逢述职便有尚未埋没良知的官员在御前告发,今上勃然大怒,下令严查。但每个账本都是有记录的,竟是分毫不差,查来查去结果就是没有贪墨,是诬告。

督察院本就是主监察的,但此事涉及不同等级的官员,今上已命三相合办,故而顾思衡也没接触这事,只是听顾太傅提过一下。其实这些官员何尝不是跟这个店小二一样,搞一些数据来模糊了焦点。朝中那些老狐貍谁看不出来,不过是在角力和衡量各方利益罢了。

这个跟灾款有什么关系?他就是想弄个引子好说话而已……那丫头说得没错,当官的都喜欢脑补。

李夫子笑得高深,口吻有点自得,“大人说笑了,我等怎敢轻议朝中大事。这不过是一个学生想的题目,还一个劲儿地问老夫那一两去了哪。老夫嘴拙,说什么都被她绕回去,越说越不清。”

顾思衡笑了笑,这个学生莫不是在欺负李夫子擅数而不善辩?但,这跟他有和关系?

“咳咳,你看啊,户部的人能想出这种题很正常,但一个深闺姑娘可就不一样了。想必是对数字很有兴趣的……你看,这……”

“先生说的,可是云家的姑娘?”顾思衡有听说那姑娘被李夫子逮着算账簿,张山长说起这个事的时候还一直笑那姑娘为了躲他几乎串通了所有学生来掩护。想起那个看起来很乖巧的姑娘,顾思衡失笑。

“对对对,就是她。这丫头心算比户部那群小子还要快,是个好苗子。”李夫子是难得看到一个不需要算盘也能算得比他快的学生,不由得起了培养的心思。书院的算术课一直不受重视,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将来算府里账本而准备,但这丫头不同,她对账本压根不太在乎,反而对数术数理有兴趣。

“所以呢?”顾思衡颇有耐心地问道,她算术好跟他有何关系?

“那个……抄书,要不就算了吧。”李夫子似乎是不太好意思说出口,老脸有点尴尬。没办法,那丫头抄书手酸,便撒赖打不动算盘。

顾思衡失笑,“是她拜托先生来求情的?”

“那倒不是。”李夫子是醉心算术,但又不是个蠢的。“只是难得,多几分照看罢了。”

说到底,长宁书院的学生都是千金,有几个是真以学习为目标的?李夫子任教这么多年,看到有人成了太子妃,有人甚至入了宫,当妃子当女官的,当然也有人对诗词感兴趣自行去深入研读,但极少看到有姑娘对数理由兴趣。

“竟是不知先生如此高看她。”顾思衡对那姑娘的印象已是比其他人更深了,只记得那是个识时务的姑娘,眼界也比一般闺秀要广。

“毕竟是个走过很多地方的人,不像京中娇养的姑娘。”李夫子是打听过这位学生的,尤其是交谈中她的所见所闻并非纸上看来,而是实打实的经历。这就让他很意外,可见她并非宅于深闺。

何况那丫头识时务啊,知道错了就能找准问题改过,行事越发有度,却又不失本心,这本就是育人者喜欢的学生,他便是偏心一二又有何奇怪。

顾思衡还是第一次有先生找自己手下留情,即使是以前罚得最狠的七公主也是今上以父亲的身份厚着脸皮来跟他求情少抄几次。

只是,这些求情的人,都不知道她已经抄完那二十遍经文了吗?

咻的一下,划空而至的利箭正中靶心。

“不愧是舜华郡主。”教导弓箭的谢先生满意地点点头。

舜华微微一笑,把弓递给一旁的阿初。

沉重的长弓落在掌心的一刻,手腕立马传来一阵刺痛,阿初眉头轻皱,有点后悔之前抄书太狠了,这两天都没恢复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