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初进学(1/2)
阿初进学
长宁书院在大齐有近两百年历史了,当初开国皇后创立书院,本意是希望女子如男人一般有一展才华的机会。除了惯例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香曲”十艺之外,还特别安排一些政治思想,骑射,调香,养生医术等课程。被选入读的女子虽不乏出生高门,但进了书院便是同窗,这里连陪读丫头都不能带,吃住甚至服饰都由书院统一安排,个人自理生活琐事。
刚开始那十来年,确实有一些女学生考取功名入仕,只是随着开国皇后仙逝,皇权更替,新皇继位,男子逐渐垄断了朝政,原本就是凤毛麟角的女官慢慢退守宫廷之内。
后续百年下来,大多出色的女学生最终都回归家庭,也有人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商业版图,但却极少有女子为官。久而久之,长宁书院盛名依旧,但重点已不是培养一些女官了,入读过书院的女子大多都能嫁得好人家,成为出色的宗妇。
阿初是做梦都没想过,有一天她会在新娘学校读个研,同样地,她压根也没想过,有这么一天,除了优秀青年的名册,她还需要背诵京中优秀姑娘的所有资料。
不过刚到辰时,书院门口已经排起了一串的马车队伍。阿初还是头一回见塞马车的,远远看去前头都是些鎏金装饰的黑楠木奢华马车,大部分马车车头都挂着各家名号的灯笼。
等了半响,阿初扶着素秋的手下了马车,决定走路过去,横竖她的行囊已经先搬进了她的宿舍了。
“初宝~”才走两步,一袭淡绿色罗裙,清新脱俗的林染已经快步走过来,挽着她的手,“你来了。”
阿初偏头打量了一下她红润的脸色,笑眯眯地道,“表姐,果然人逢喜事精神爽哦~”
若有所指的话让林染唰地红了脸,不依地以肩膀碰了碰她的,“什么嘛,取笑我。”
“我哪有啊,”阿初睁大圆润的双眸,表情分外无辜,“我可是听说了,那沈尚书家的嫡公子……唔!”
还没等阿初说完,林染就急急地以手捂住她的嘴,含羞带怯的面容格外娇媚,“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别乱说。”
阿初眨眨眼,拿下她玉白的手,小声地道,“姨母不是说你挺满意的么?”
林染以手扇了扇风,脸颊绯红一片,垂下眼,纤长的睫毛微颤,语调有着少女独有的娇糯,“就上次……他随沈夫人来拜访,说了几句话罢了。”
“这都一起赏雨画荷了,你要是不喜欢,早就借故回房了。”阿初对林染太了解,她的心思哪会猜不到。
“哎呀,现在说还太早呢……就,觉得他的画还行,其他的,看他表现吧。”林染轻咳一下,矜娇地道。
阿初但笑不语。户部沈尚书的长子沈玉朗,刚及弱冠,是京中小有名气的才子,虽然人还在国子监没有正式任职,但一手丹青为人津津乐道,未来可期。这样的人,与定安候府嫡女也算是是门当户对。
听她娘说,现在两家已经有了意向,顺利的话很快就能走正规流程了。不过是因为林染录入书院近来都会忙于学业,沈夫人与有荣焉,便为她等上一段时间,等书院入学的事过后,才上门提亲。
“你别看我了,按我说,也许那边才是好事近呢。”林染受不了阿初的直视,那双盈盈大眼满是打趣,连忙往书院大门那边示意。
长宁书院门前的石狮子下,红衣少女亭亭而立,艳丽的面容难得没有不耐的娇蛮,眼角眉梢还带了点娇嗔。而低着头跟她说话的男子,身形修长,面如冠玉,眉眼均有着一股显而易见的温柔。
“那是……临安郡主?”阿初眨眨眼,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那个娇气得有点直率的倔强少女,居然也有这样含羞忍耐的一面?“那位是谁?”
林染跟打照面的姑娘点头笑了笑,才回道,“永定伯府家二爷的公子裴慕文,永定伯夫人与安王妃是堂姐妹,我上次听临安郡主喊他表哥的。”
听起来是没真正关系的,喊表哥也算是对方高攀了。但京中人员姻亲关系比较复杂,很多人拐着弯都能拉上点关系,当然,这些关系也有亲疏之别就是了。
阿初与林染走到书院大门,便跟自家丫鬟分别了。相比起林家的海棠秋葵泪眼汪汪满心不舍的样子,素秋就显得有点冷静。
“姑娘,这是你最爱的松子糖,藏好了。”素秋把一个小包袱递给阿初,红唇动了动,还是忍不住低声道,“奴婢打听过了,这里头的树和围墙都很高也有人守夜,姑娘莫要偷走出来。”
“素秋你能不能像个正常的丫鬟。”阿初笑脸微微扭曲,同样低声道,往旁边的两个漂亮丫头比了比。
“好了,表哥,这话你已经说三遍了。本郡主在这里能有什么事?你回吧。”清脆的嗓音从一边传来,红衣少女一边回头对身后少年道,一边阔步走上大门前的台阶,精致的蝴蝶绒花随着她的步伐颤动翅膀。猛地回头,飞扬的丹凤目正巧对上阿初浑圆的杏眼,话音忽然一滞。
“临安,慢点,你脚还没好全。”蓝袍的男子亦步亦趋地走到她身后,细心叮咛道。
阿初两人下意识地往下看,只见镶着拇指大的珍珠鞋头马上藏进了红色百褶裙里,临安回头微恼,“都说了,就这么点伤早就好了。哎呀,你别送了,我自己进去就行了。”
裴慕文仿佛完全不在意临安的语气,笑着把提着的八宝盒递过去,“我备了糕点,你拿去跟同窗们一起用些吧。”
临安瞪大眼,下意识想拒绝,但他温柔的眼神满是鼓励。推却的手顿了一下,接了过来,“知道了,你快回吧。”
裴慕文见她接过了,微微一笑,朝阿初两人颔首见礼,待阿初两人回了个福身礼,才转身离开。袍摆轻旋,一缕浅浅的香气融进空气中。
临安看着少年走远上了马车,才咕哝了声,“谁要吃这东西……”
“哇,福春居的八色糕点,这个可难买了。”阿初大眼扑闪地看着八宝盒上面的雕花,这可是京城有名的点心,素秋上次被她忽悠排了整整两个时辰才买到呢。
临安表情一愣,哼了一声,有点骄傲地昂着头迈步越过她们走进书院里。
“好你个眼浅的。”林染嗔了阿初一眼,笑她嘴馋。
阿初摸摸鼻子,擡眼便看到一个白衣姑娘,视线越过她落在门外。
姑娘瘦瘦弱弱的,算不上貌美但通身的气质很是温柔婉约,阿初总觉得自己在哪里见过似的。好奇地顺着视线回头看去,只见几个华服姑娘陆续而来,方才送行的各家亲属自觉避让,偶有遇到了熟人各自见礼。
还没等她细看,便被林染拉着拐进大院里。
书院在京中的位置不算很偏,背靠着一片树林,占地也不算少,内部是很方正的院落设计,大门后一个较大的广场,后面便是讲堂,抄手游廊连接四边每角设有的四合院般的院落。除去前面的听讲课堂,琴室,画室等习课地方,还有一块不大的校场,还有专门辟出来用于马术及骑射等课程的地方,至于后面则全是学生的生活区域。
由于是女子学院,后院除了寝室,还开辟了一个不小的花园,亭台楼阁坐落得曲折巧妙,平日供各人相约游玩,更有设置小型舞台,以备考核各种技能。走过仿照江南婉约的庭院,便能看到东西两边的寝楼。
阿初的房间安排在西厢房的最里面,本来想要跟林染一起的,但她录入晚,林染早就跟刘心兰说好了,再想跟她一起也不好失信。虽然没能跟熟人一起,但刘氏也是使了银子做打点,她的室友是出自书香门第的姑娘,性情温婉可人。
西厢房每个寝室都是简单的两室一厅,虽说房间在比较偏的位置,但距离书院围墙还有一段距离,房间后方是一片竹林,刚好挡了西晒,夏日里还是挺清凉的。
西厢房的房间不大,家具齐全,有些摆设还是她娘打点的结果,据说每个学生都有这种操作,毕竟学生不乏勋贵女眷,只要不太出格,管事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阿初进房的时候,对门的姑娘正端坐在小厅品茶,见到她进来,连忙起身福身行了一个标准的见礼。阿初回以福身礼,才发现她正是方才在门口遇到的白衣姑娘,大学士苏全的孙女,苏笙。
小姑娘年约十五六岁,娇娇小小的,柔顺乌黑的头发挽着双丫髻,衣裙穿戴都非常符合此时人们的审美,看着很舒服。
对望一眼,两人双双腼腆地笑着垂目,阿初视线落在一边矮案上的书籍上,高高的一叠垒起来,最上面的是《水经注》。
大概是她眼中的惊讶太明显,小姑娘唰的一下红了脸,手忙脚乱地拿起那些书,一本本往怀里塞,“真是对不住,我刚把书打开,还没来得及收拾。”
小小的手抱不住厚重的书,有几本啪的跌落在地上。阿初伸手捡起来,讶异地道,“这是……手抄本?”
字体端正秀丽,笔迹流畅,颇有文人雅士风骨,收笔略显圆润,犹带青涩,一如其人。阿初笑着递过去,“不愧是大学士家的妹妹,这字确实有苏大家的风范。”
苏笙的脸更红了,连声音都低了下去,“这没什么,我听祖父说,云大人的颜体也是当朝难得的。想必云家姐姐的字也是翘楚。”
阿初嘴边的笑一顿,挠了挠脸蛋,“那不行的,我爹爹说我这人性子懒散,习不成大家,能写个字已经老怀安慰了。”
苏笙被她的语气逗得抿唇轻笑,露出一双浅浅的梨涡,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这个话题赶紧过了吧,阿初把书递过去,“没想到你也喜欢这书。”
苏笙擡眼看了看她,睫毛轻舞,“我听祖父说,云大人治水之时,姐姐也随行,还带着官员家眷钻研水利著作,提了不少有用的点子……所以,便学着看一下……只是我平时少涉猎这方面,也没什么悟性……”
少女一番话说得吞吞吐吐的,阿初却听出来了,敢情这妹子还是为了跟她有话题特意去看的。阿初因进书院而生的忐忑莫名散去,也许是她被刚入京看到的事先入为主地有了不好印象,但能送进来的都是家中受宠受重视的姑娘,大家都是被娇养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暗藏暗黑心机。
“其实,这种书也是到用时方恨少地去看,我平时呢,就喜欢这样的。”从矮案最道,“我还有第二册呢。”
“第二册?”苏笙微睁,书皮上赫然写着‘玉石记’三个大字,是目前京中最火热的话本子之一,一册难求。
阿初扬了扬眉,回以浅笑,颇为自得,“我家丫鬟跟书斋的掌柜有点同乡情,早就预定了的。”
小姑娘的眼神已经盈满羡慕,“那,最后相府小姐怎么了?”
噗嗤一下笑了出来,阿初把她怀抱里的书册接过放在案上,朝她伸出手,“小姐的结局我们可以晚上再说,现在我们先去讲学堂应个卯吧。”
新生入院安顿好后,都要去讲学堂听院规和领一些书以便明日上学前先有些准备。当然,这些书册不少人都已经提前拿到手并且熟读了,但流程还是得走一次。
苏笙红着脸,整理一下衣裙,便与阿初携手出门。
长宁书院这一届共有四十六名学生,来自不同的圈子,像阿初和苏笙这种属于官员子女,而林染则属于勋贵类,再有严家大姑娘这类的世家类,更有临安舜华等来自皇族近亲的。当然也有像阿初和林染这种因为亲戚关系混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