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子案11(2/2)
她甚至有一瞬间觉得,如果靖帝按他说得办就好了,死了她一个,大靖还是有希望的。
可靖帝只是站起身,对一旁的宫人道,“扶李贵妃回去,好生照料着。”
他不紧不慢的走着,由刘公公搀扶着,坐在了王位上。
似乎没有听到苏拱之在说什么,这位老迈的君王,抻了抻衣袖,望着刘玉城,带着些倦意道,“就按刘爱卿说的办!”
刘玉城松了口气,连忙行礼应下,生怕回应的晚了,靖帝会改变主意,将他架在火炉上烤着。
李贵妃听闻太子,可以回自己宫中,也擦拭着眼泪,由着宫人们搀扶出去。
她不怕三司会审,纵然苏拱之难缠,可她哥哥是大理寺少卿,盛从周是锦衣卫指挥使,也要保自己的未婚妻......
那太子的事情,就有太多可以操作和转圜的余地。
而且,今天这样一闹,也让圣上看看,一旦他厌弃太子,太子会遭到怎样的作践,这些清流们为了拉太子下马,什么编排人的理由都能找出来。
李贵妃一行人刚走,大殿顿时寂寥了许多。
棠梨能看见,苏大人长跪不起着,眉目间往昔的淡然和沉稳,消失殆尽,笼罩着悲愤之色。
声音明明是清朗的,却因忧愤而厚重。
“陛下,请收回成命!”
他磕完一个头后,又道一句,“陛下,请收回成命!”
如此不止。
清脆的磕头声,砸在大殿上,闻者心惊。
靖帝却高坐在御座,冷漠的审视着。
首辅李骢,两手交叠,覆在小腹上,也不动声色的看着。
过去,圣上为了抑制李家权势,养了一批嚼不烂的硬骨头,以苏拱之为首的这帮清流,阻止圣上废后,对圣上每次擡举李家,李骢每次提拔下属,都多加阻挠......
他心里门儿清,知道这背后有圣上授意。
现在,他很想看看圣上,亲手培植了这群人,如今能不能消化得动?
君王想要做明君,觉得自己能养一批铮臣,可死节的君子多得是,能有容人之雅量的君主,又能有几位呢?
千年的历史书翻一遍,找不出几位的。
饶是如此,文人墨客们,还在鼓吹文死谏,武死战。
君王听得下直言规劝,不需要臣子们如此。
君王听不下直言规劝,不值得臣子们如此。
这群腐儒们,又怎会知晓这个道理?
李骢低垂阖目,老神在在的提神倾听着,有节奏的磕头声,让他心情十分愉悦。
苏拱之的头,已经磕破了。
地板上沾着血迹,圣上却没有喊停,饶有兴致的赏玩着。
他确实需要这些清流,帮他对抗权臣。
可这些人,也该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
龙子,和庶人,怎么会一样呢?
他以为苏拱之会明白,朝臣不过是君王养的狗,有些乖顺,能给君王带来乐子;有些正直,能给君王看家护院......
可现在看来,他显然不懂。
这些士子们,有些读太多圣贤书,读傻了,还有些读太多圣贤书,读野了。
他看着堂下青年,一副抵死不从,对抗到底的样子,像是在看一只,敢从自己地盘抢东西的野狗!
而苏拱之身后的几名同僚,起初还在跟着他磕头,慢慢傻眼了,垮掉了。
许久之后,靖帝似乎看累了,才对着刘公公,轻描淡写道,“送苏大人回府,赐金辇!”
金辇是君王,赐予朝臣极大的荣誉,金辇擡着朝臣出去,证明圣上重视臣子。
靖帝说完,撚着手中佛珠,刘公公懂眼色的搀着他走了。
棠梨看见,在与皇权的对峙中,君子之节,被砸的粉碎。
她眼睛一热,想去扶苏拱之,被盛大人握住了手臂。
出宫的路上,她一直心情沉痛。
命是保住了,却比死更难受。
坐上马车后,盛从周察觉出她的疲惫,俯身吻着她的额头,淡淡道,“阿梨闻到吗?”
棠梨擡眸,带着不解,“闻到什么?”
盛从周缓了口气,掀开帘子,仰头望着巍峨皇城,脸上神色黯淡。
“腐烂的味道!”
“我每次出入皇宫,都能闻到,皇城弥漫着盛大的腐烂!”
棠梨睁大眼睛,瞳孔放大,一瞬间怔住了。
盛从周用拇指,眷恋般蹭着她的下巴。
从他幼时入宫,看到父亲满身是血,抱着母亲的尸体开始,那股浓烈的血腥之气,经年累月,慢慢化作了腐烂的味道。
整个皇城,从根基上就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