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储君迷雾(1/2)
第96章储君迷雾
要不说谈道成和贺重玉这俩人臭味相投呢,心里的坏水倒出来能淹掉一整座洛京城!
贺重玉才带人挑着一筐银子大张旗鼓地送到户部衙门,后脚衙门的门口就扯出一张十丈长的染色红纸,浓墨重笔写上了她的名字还有她捐献的银两数额。
谈尚书还特地吩咐吕侍郎叫了个小吏在门口一边敲锣一边“提前式”唱名,以至于有些脚步慢的官员还没进家门,就先听说了自己慷慨解囊的美名——反正在正德殿上的话都已经放出去了,户部的名字也记下了,他就是想厚脸皮抵赖都不行。
“我说,谈老,您这招可真损。”贺重玉送过银子,顺便就进来讨了杯清茶。
“不是我损,有些事儿你是没见识到啊……”谈道成一副前车之鉴、祸患已久的模样,不过他很快就松了心神,扭了扭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在椅子里窝着。
“这样天经地义的事还要几多筹算,什么世道……”他一时嘴快,直接秃噜了心里那股隐隐的怨气,话才吐出去就察觉了失态,尴尬地笑了两声,但一想到面前的人是贺重玉,又松开了拧紧的肩胛骨。
大约是见过贺重玉更放肆的模样,他便觉得自己这些偶尔的小抱怨都不算什么。
“诶——”谈道成扭头看向贺重玉,“陛下难得如此大方,这可不容易,还得多亏你!你知道罢,他的本意不是救济灾民,而是……”
“而是拉拢我……这并非出自他的仁慈,而是施恩我的手段。”真不知道该说皇帝吝啬还是阔绰。
“确实如此,我很庆幸你能看透这一点,”谈道成满意地捋须,“不过做咱们这行的,到底和银钱打交道得久了,凡事得注重实惠!不管陛下本意如何,起码赈灾的银子是真的拨了出来……这就够了。”
贺重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我以为你是那种对陛下忠心耿耿的臣子。”就像崔太傅那样。
“嗐,咱们做好自己为官的本职,不就是对陛下忠心么?”他挑了挑眉
此话无可反驳,贺重玉算看清了,谈尚书就是一个踩着皇帝底线上蹿下跳的老狐貍,前半辈子靠母亲的情面,后半辈子靠自己过硬的能力……以及看穿不说穿的滑溜性格。
等人走了,吕侍郎才红光满面地推门进来,“咱们户部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现钱,太扎实了!”等近前了,他到底没忍住看笑话的心态,“陛下这算不算扔了石头反砸了自己的脚?贺主司不站他那边就算了,反来和您一起挖他的内帑,这不是相当于……”剜陛下的心肝肉么?
“您说,她这位子还做得稳么?”
谈道成再三克制,但还是没忍住对他翻了个大白眼,“你放心,她比你都稳!”他怎么就选了这么个二百五做自己的接班人?谈道成又一次怀疑起自己的眼光。老天保佑,他以后再也不看刘端那老匹夫的笑话了,就当给自己积德!
说起贺重玉的事被呛了一通,吕慎又琢磨起了另一茬,若有所思道,“容家的事一出,诚王可就……兜兜转转,最后该不会是太子登基罢!”说到最后,他猛地一拍大腿。
“太子本就是储君,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谈道成老神在在。
“可他不是一向不为陛下所喜么?”京城凡是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二皇子不过是皇帝用来占太子这个坑位的,吕慎也不例外。
“呵——”谈道成笑了笑,“陛下倒是喜欢诚王,这么多年了,你可曾见陛下有意封他做太子么?”有点聪明的人能看出来皇帝不喜欢太子,但更聪明一点的人就能察觉,皇帝也没那么喜欢诚王这个儿子,“容淑妃如日中天的时候,陛下都没想过改立七皇子为太子,如今就更不可能了……”
“啧!这也不喜,那也不喜,陛下想让谁继位啊……他的儿子如今可不多了。”
谈道成不轻不重地瞪了他一眼,“这可不是咱们该管的事,你别咋咋呼呼的,给我省点儿心!”正值多事之秋,他可不想再从头培养个新人,“你那堂弟的教训还没吃够?他就是说了不该说的话,惹了上面的眼,你可仔细些!”
吕慎耸耸肩,“我也就是在您面前才说两句,我又不傻……”
虽然口头上是这么警告吕慎的,但谈道成心中也不得不泛起隐忧,眼见皇帝春秋垂暮,新帝总要登基,可新帝到底该选哪个?
谈道成的手指扒拉了一圈,竟数不出一个看得过眼的皇子!国祚重器,该由何人掌舵啊!眼前已是暗潮动荡,前程更是风急雨晦,他不禁暗暗叹息,要是先太子还在就好了……
和谈道成一般想法的不在少数,连太子本人都在愁苦,他在门边上走来走去,忽然扭头看着静坐的太子妃,“妙仪,七郎眼看是不成了,今后谁还有可能登上那个位子呢?”
“您就一点都没考虑过自己么?”虽然已经相处多年,王妙仪算熟知了眼前这个太子的唯唯诺诺的性子,但她此刻还是惊讶于他的怯懦,若换个人来,这会儿都该喜不自胜,祝贺自己没了一个强力对手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