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二碗面(1/2)
第卅二碗面
吃完午饭,姜月微还得回那个“悦然小筑”给萧岱做清汤鱼面。
谁能想到这碗面从早上做到下午,中间竟然还去救了个场。
过于饥饿后,姜月微吃得比平常又多又快,吃完之后就开始犯起了困。
“要不给你开个房间你去休息休息?”
蔡姐看她上下眼皮开始打架、目光都变得迷离,问道。
姜月微摆摆手,“姐,你这菜太好吃了,吃得我晕碳。我走回去就好了。”
蔡姐笑着:“好吃就行,等你走时候给你带一些走。”
“那怎么好意思,”姜月微忽然目光炯炯,一扫困顿,“姐,以后我能从你这买些肉菜吗?”
这排骨和鱼确实好吃,比她在大干朝吃的还好吃,不论是肉质还是味道。香得她都不知道萧岱这债主什么时候又回来了。
大干朝的肉是没有污染,也不是圈养快速出栏的,但不知是饲养方法还是喂的食物不同,这里的肉就是好吃。
聊着聊着还聊上了生意,蔡姐哭笑不得,让小枫去把那辆接驳车开来,说:“那肯定是行,不过不是姐不想卖,是真没多少。等我们盘一盘最多能卖你多少,晚上就给你一个数。”
食材这些也不像工厂加工,努把力赶赶工就出来了。
姜月微见蔡姐误会了,摆手说:“我不是拿来卖的,自家吃。”
现在的物价姜月微还是有所了解的,她开的面馆讲究个物美价廉,真用了这边的肉和菜,她这一碗面得照三四十上涨价了。
况且,她奶奶这眼光确实毒辣,市场这么多家卖菜的摊位,蔡姐家算是很不错又新鲜的了。
姜月微也是后来才听奶奶说,蔡姐收的是附近农民种的菜,确实比大棚菜要鲜甜。
蔡姐一听是她要自己吃,大手一挥:“好说,一会儿给你和萧老师带回去一些,以后想吃就在微信上提前告诉我,我去市场带给你。”
姜月微谢过了蔡姐,也没让小枫去开接驳车,打算自己溜达回去。
“我陪她吧。”萧岱和其他人打了声招呼,拿过那个银色保温杯跟在姜月微身后。
两人先是一前一后地走在羊肠小路上,蔡姐的老公看着两人背影问蔡姐:“萧老师和小姜老板是一对儿啊?”
蔡姐摇头:“小姜说不是来着。”
然后她想起一件事,问小枫:“刚才那个叔叔给你红糖水的时候还和你说什么了吗?”
小枫摇头,蔡姐老公却神秘兮兮地笑了一下:“要不我问他俩是不是一对呢。刚才萧老师来借壶烧水,还问我有没有红糖。我以为他感冒了,就问他要不要来碗姜糖水,我给做了,顺手的事。你猜他说什么?”
蔡姐急了,“快说,怎么磨磨唧唧的!”
蔡姐老公嘿嘿笑了两声,清了清喉咙,压低嗓音想学萧岱:“不用,她不怎么喜欢吃姜。”
“你说,他们是不是有点关系?!”
蔡姐对着一脸八卦的老公翻了个白眼:“少看点电视剧吧你!”
·
小路不算好走,姜月微低头看着脚下的路,脑袋里还想着明天做个什么面。决定后又想着应该给奶奶尝尝这里的跑山猪肉,鱼肉刺多,老太太眼神不好,不然就片成鱼片做道菜,或是打成鱼丸也不错。
可惜她现在一天天地泡在店里,也就周一能给奶奶做顿好吃的了。
胡思乱想了半天,她忽然觉得身上有些凉意,豆大的雨滴砸在她头上身上,还真的挺疼。
刚想到这儿,倾盆大雨瞬间就落了下来,像是天忽然漏了似的。
姜月微被浇了个透心凉,忽然手腕一热,萧岱拉着她往一旁走:“旁边有个凉亭,躲雨。”
他一直跟在姜月微身后,此时加快步伐,拉着她快步去了旁边的小亭子里。
夏天衣服单薄,姜月微今天还穿了一身浅色衣裤,两人到亭子时,萧岱就一直站在她前面,留给她一个后背。
姜月微看着萧岱红透的耳根,不由觉得好笑。
前世他们怎么说也做了许多年夫妻,现在她里面还穿着内衣,这衣服不透,湿了也只是裹在身上,他这小子怎么还不好意思了?
萧岱这样,她反倒有点想逗弄一下他,实在没见过瑞王有过这样窘迫的时候。
姜月微“坏心眼”起来了,从容地走到他身边,叹了口气:“诶,这雨下的这么大,现在不赶回去这碗面估计得从晚饭变成夜宵了吧。萧老师你不知道,扫汤就得扫四五次,每次扫汤都得晾凉才行,很费时间的。”
萧岱似乎是感受到了身边的气息,整个人都绷紧了,连脖子上的青筋都依稀可见。
他喉咙滚动,半晌没发出声音,眼睛却一直死死盯着前方,好半天才说一句:“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都成落汤鸡了还吃?
姜月微愤愤看着萧岱,心里又骂了一遍他。
刚骂到“还有你那皇帝老登的叔叔,我都懒得说”的时候,萧岱又说话了:“我给姜姐打电话,带你换身衣服。这样湿着容易生病。”
“那倒不用,我身体还行。现在是夏天也不冷。”
萧岱蹙眉,“身体行还能晕倒?”
姜月微以为他说的是今天,更正道:“今天就是饿过劲儿了手抖心慌,我可没晕倒……不过,还是谢谢你的红糖水。对了,你怎么知道我会需要红糖水的?”
萧岱抿紧唇,才说:“是蔡姐老公给泡的,他说我们中午没吃饭,做饭又是力气活,让你先垫垫肚子。”
姜月微这才安心下来,可转念一想,萧岱也不知道她以前就有这毛病啊。这次应该就像他说的一样,也算瞎猫碰到死耗子了。
这时,蔡姐开着接驳车来接他们:“我就知道你们肯定得在这儿避雨,我先接你们去洗个澡换身衣服吧!”
等姜月微和萧岱换了一身农场员工的工作服来到“悦然小筑”的时候,雨还真像萧岱说的一样,停了。
太阳继续炙烤着大地,柏油路上都看不出刚才下过雨的痕迹,只有一旁的泥土还是深色的。
到了悦然小筑,姜月微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她确实没说错,这碗清汤鱼面最重要的就是清汤,最费时的也是它。
毛汤已经晾凉,姜月微剃掉另外半只鸡的鸡脯肉,去皮剔筋,用刀砸成肉泥。
蔡姐拽着她弟弟也来了,问姜月微能不能在旁边学习一下。
姜月微没意见,只是——
“二哥,你们厨师学校应该有学这些啊?”
蔡二哥扯了个尴尬的笑,蔡姐说:“当初家里也没什么钱,他开养猪厂那时候也赔了不少,去的那个厨师学校就是村里一个亲戚办的。没掏过学费,人家也就只教了点基础的。有些本事还是他后来学的,不过也没时间了,只能参加个个把月的培训班。”
姜月微了然,蔡二哥这基础看着还算扎实,应该也是平时自己硬练出来的。
于是,她每一步就讲得细一些:“其实现在砸鸡茸也可以用料理机。但是扫汤这个鸡茸需要的比较细,不能有筋膜。用刀砸可以让鸡脯的筋膜更好的去掉,料理机就都搅碎了。”
“同样做法的还有芙蓉鸭方、或是一些别的需要到鸡茸的菜。”
说话间,鸡茸砸好了。姜月微又开始将那块净瘦的猪里脊砸碎成茸。
架锅开火,等汤要沸不沸的时候,再放入三分之一的鸡茸。
姜月微解释了火候要求后,又嘱咐道:“这鸡茸要扫三遍,猪肉茸要扫两遍,这样了出来的汤才最请。”
“不过一种菜有一种菜的做法,如果你单纯图快,或是想节约成本,也可以只用鸡茸扫一遍、猪肉茸扫一遍,然后在汤里放一块干净纱布,慢慢滤除清汤。其实这样一般人吃不出来,除非舌头很灵的。”
蔡姐笑了,说:“那这简单的清汤糊弄不了萧老师了,他舌头就特别好使!”
姜月微差点听笑了,她怎么能不知道这位爷有多挑剔呢。
想当年她入府三个月,王府就已经换了五个厨子了。
但是她还得装一下,惊讶道:“真的吗,我做饭这么多年还没遇到过这种顾客呢。”
蔡姐纳罕:她听姜奶奶说小姜一直不做饭来着。
她还以为小姜随了姜奶奶,在做饭这块有天赋和家学渊源,能很快地把饭做的好吃。
等汤晾着的时候,姜月微想起了冰碗,问蔡姐食材准备了吗。
蔡姐急得拍手:“你看我这记性。早就给你准备好了,放在那个果蔬冰箱里,我这就去给你取。”等蔡姐的功夫,姜月微又用剔除的鱼骨和鱼肉熬一锅宋嫂鱼羹。
她不能真让萧岱只吃这一碗清汤鱼面,还得物尽其用。
等一会儿做道冰碗甜品,做个宋嫂鱼羹,再做道鲜蘑菜心。
蔡姐今天说什么也不收她的钱,姜月微还打算给他们三个做碗面吃,也不能不萧岱一个人吃,他们三个在旁边大眼瞪小眼吧。
蔡姐他们喜欢吃得痛快,也不喜这些小而精细的菜,姜月微看着做高汤剩下的鸡鸭,干脆做个鸡鸭饸烙,这样还不浪费。
等蔡姐拿来一个袋子,里面是几个小小的玻璃饭盒,全是今天现摘的,剥好之后洗净才装进来的。
在刚才姜月微已经把那个琉璃盏放在冰块中间镇着了,她本来打算就这样做个冰碗,一摸玻璃饭盒又觉得温度有些低,就把琉璃盏拿了出来。
她只拿了一个无色的琉璃盏,不深不浅。
姜月微看了看蔡二哥,说:“其实冰碗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吃个新鲜。不拘什么,只要是时令的新鲜果仁就行。例如剥了皮的鲜核桃仁、杏仁,或是鸡头米、菱角之类的,挑着喜欢的口感好的随意放几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