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七碗面(2/2)
姜月微手机上只有自带的表情包,无奈地发了个黄豆流汗的表情,让他们又闹了一会儿,才有人问起正事。
【微微姐,你说的管三顿饭,是想吃什么都可以吗?】
【你还是学生吧,员工餐怎么可能有点餐的,当然是剩下什么吃什么了。】
【话说,真的可以点餐的话,我可以不要工资,想让姜姐做一碗燕窝芙蓉鸭子面,上次偶然听姜姐说过的,回去查了查,已经馋死我了!】
【你小子,算盘打得我都听到了。燕窝多少钱啊,你小子工资才多少!】
……
他们这边吵吵闹闹,姜月微没管。她刚才加了句“有意者请私信”,现在确实有不少人私信,她,甚至还有王欣欣他们四人。
姜月微哭笑不得,他们中最大的都没满十六岁,放在大干朝倒是能行了,现在不是让她非法雇佣童工嘛!
挑挑拣拣了半天,还是没有合适人选。
姜月微想了想干脆算了,到时她辛苦一点,想来顾客也没那么多,她一个人还是应付得过来。
况且大柳树巷也不止她一家饭店,后来毛毛姐告诉她,另两家饭馆也会卖些饮品。
另一头还有一家饺子馆,店主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带着一家老小连夜从外地赶了回来,生怕错过这次机会。
大柳树巷的商户们等着盼着,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端午当天是个周五,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姜月微就“腾”地一下坐了起来。
这两天她都不用定闹钟就自然醒了。
洗漱好,她套了身速干衣,才在外面套了社区发的“工作服”。
现代这速干衣真是好用,夏天穿在里面流了汗也不会像细绵一样湿哒哒地黏在身上。
她从卧室出来的时候,就见老太太像往常一样在打太极,只不过今天比平时早了一个小时。
姜月微笑嘻嘻地和奶奶打招呼,姜奶奶看都没看她一眼,说:“堂屋桌上有早饭,吃完再走。”
“就知道您舍不得我空着肚子!”
姜月微美滋滋地吃了一整张糊塌子,就着咸鸭蛋吃了满满一大碗白粥。
这咸鸭蛋还是奶奶一个月前腌的,用了老式的糊泥的手法,咸鸭蛋敲开,一端都能见到黄澄澄地蛋黄影子。用筷子抠出些蛋白来,里面那蛋黄油都能顺着流出来。
姜月微登时起了主意。
她奶奶鸭蛋腌了一坛大的两坛小的,大的足有五十颗,小的也有二十多,她抱走一坛拿去卖,今天又正是端午吃鸭蛋的日子,应景!
不过姜月微骑着三轮车出门的时候还是没忍住良心的谴责,对姜奶奶喊了一句,还说要把卖鸭蛋的钱给她拿回来。
姜老太太去厨房一看,果然少了一小坛,笑骂着姜月微,收拾了碗筷去隔壁看崔奶奶去了。
崔奶奶脚已经好了大半,但还得养着。今天叫她过去包粽子。
说是包粽子,自己和姜老太太都不敢多吃,她的孩子们除了钱什么都不看不上,姜老太太的孩子也只有姜月微一人,再给齐嫂送了许多她们也不要了,更何况昨天姜月微就送了一些过去。
崔奶奶叹了口气:“给学生们送点吧,老头子那个学生小萧前两天给我打过电话,说最近有些忙,等忙完了这一阵就来看我。我估摸着最近他是要等着端午假期来吧。”
姜奶奶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又陪着她说了些新鲜事。等崔奶奶问姜月微走了吗,她才想起,“老崔,我看你这脚好得差不多了,公交也应该能坐了,我们今天去大柳树巷逛逛怎么样!”
“啊?!”
崔奶奶怔愣片刻,才听懂她的意思。
·
清晨,往日的大柳树巷只能听到四声杜鹃的啼鸣,今天却已经热闹非常了。
打头的裁缝店早就挂了几件汉服成衣在外头,她还笑着跟隔壁卖小饰品的店主正商量着最后几套衣服首饰的搭配。
本来是用烤肠机卖烤肠的零食店,也听话换了碳烤,就连撒料的瓶子都换成了竹杯。
老王穿得像个乡绅富户大老爷,王欣欣一身粉色衣裙俏丽,坐在穿珠串的桌子前给她爹当托。
荷叶一身竹叶青的裙子衬得腰细腿长,摇着扇子摆弄着摊子上的文创,有簪子似的笔,可以折叠的小团扇,还有一些盖章的本子。
前一阵子瑞王和瑞王妃的墓被发现,出土了不少好东西。她联系过瑞王府景区的所属单位想要共同制作文创,她这设计的本事还没丢,上面一直推脱嫌麻烦。这次似乎终于明朗了,等下次再有这种快闪活动,肯定就有一批独属瑞王府的文创被制作出来了。
宇文的摊子在她对面,护肤品这种东西不可能换瓶子卖,他干脆做了一批像模像样的购物袋,再者还可以给买了东西游客试装。
一切都准备得很妥当,早在几天前大柳树巷商户们的招牌都被换成了统一定制的木头牌匾,没开门或是已经出兑的商户还用假布景遮挡住了。
姜月微穿着利落,圆领衫搭了褙子和破裙,鹅黄配青紫,温柔又好看,倒是和她黄黄紫紫的摊子很搭。
昨天她还给袖子上缝上了袖袢,这样干活的时候也方便些。
就连她的围裙都是淡淡黄色,跟这身衣服倒是搭配得很。
姜月微以为她来的时候会像往常一样一个人都没有,可到了才发现大家都已经准备起来了。
路面早就洒扫干净,听说是大家自发组织的,给还没来的电门口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知道她有早上给门前洒水降尘的习惯,她来时店门口的青砖还泛着潮气。
当时看着姜月微惊讶的眼神,老王腆着肚子,像个弥勒佛似的走过来:“你别看这帮子人平时消极怠工,其实大伙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呢。知道这回上面也要动真格的了,你看咱们这些老街坊哪个不热情。”
这倒是,从那天他们在她面馆里长吁短叹,追忆大柳树巷曾经的辉煌时,她就知道了。
摆好藤编小桌和小椅子,姜月微进去做饮子。
分装的粽子茶需要用了大锅熬煮,等待晾凉再放进冰箱里。她新买了两个饮品的保温桶,到时候摆摊前再把茶倒进桶里,只需要拧外面的水龙头就可以接一杯茶了。
煮过的这些小粽子茶还有用处,接一杯茶饮的时候放一个进去,看着漂亮特别,还能多一些清香味。
如果想喝热的,她还拿了个养生壶现煮,只不过得需要一会儿。
姜月微看了看天气预报,过几天似乎有场大雨,这几日都快三十六度了,恐怕喝热水的人也少之又少吧。
紫苏饮也如法炮制,不过昨天她连夜看了许多调酒和奶茶的视频,决定给冰的紫苏饮加一些冰块和香草柠檬,做个渐变色饮子,看起来比单纯的紫苏饮要好喝得多。
等做了好了这些,姜月微才开始做柰花索粉。
柰花就是茉莉,端午时节正是茉莉花开时;索粉又是类似于粉干、米粉的东西,只是以前的索粉放在现在也不是什么太好吃的东西。
倒是借茉莉的幽香这事可以参考。
本来嘛,现在谁没吃过好东西,要的就是这个氛围感和一个新鲜。
绿豆粉混了茉莉泡的汤水,做成一盆凉粉,用特质的刮子刮成面条一样的长条,梳子一样整齐地码放在粗瓷小碟上,浇上料汁,再撒几朵茉莉,清新雅致,好看又好吃。
秦省那边就有绿豆凉粉,姜月微稍作改良,就冒充了柰花索粉。
她找老王又要了几个竹牌做水牌子,写了菜单和价钱挂在了摊位上,又给老王的店写了个穿珠串的牌子,弄得老王乐得不行,拿着这牌子上下左右的看,甚至都不想摆出来,直接拿回家算了。
还是姜月微答应下次再给他正经写一幅字,他才作罢。
卤味还是那几样,姜月微也没打算做的太多。她也不是主要卖卤味的,何况她实在是忙不过来啊!
这般忙忙碌碌,姜月微终于把面剂揪好时,也近十点,游客也慢慢得多了起来。
官方说过,在大柳树巷的任意一家店里消费,就可以得到一张盖戳的便签,集齐八张就可以抵一张门票。或是直接买门票进瑞王府玩,现在七折只要三十五元。
看来上面真的是咬着牙下了狠心,宁愿先不挣这门票钱,等把景区的生态搞起来,知名度打响,再收费。
好在现在瑞王府还有上面的财政支持,又赶着瑞王和瑞王妃被发现,趁着这波热度能吸引更多人才是他们的目的。
许多人抱着“反正也要逛一逛买点东西”的心态,打算先去大柳树巷,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买的,实在不行再花钱去瑞王府。
听说瑞王府里新增了志愿者讲解员,还是做管家打扮带你身临其境,许多人倒是很期待,就连去过瑞王府的本地人都有些期待了。
小齐本来说好和四个男同事一起去的,后来有同事知道了也想加入,不知怎么,就变成了他们一个组出来团建。
浩浩荡荡十五六个人出现在大柳树巷子口,给裁缝店的老板娘都乐疯了。
今天日头毒,到现在还没来几个人,来了人也是附近看热闹的大爷大妈,根本不是消费群体。
见到他们来立马堆满了笑,用萧岱教他们的话术成功留下了两个女生做妆造。
其余人有等着看她们的效果再决定做不做的,有想再接着逛逛的,于是决定三两一伙分开来玩。
小齐和两个男同事一起逛了着,在荷叶文创那里买了几个本子和做成箭矢的艾草锤,其中一个最近频繁长痘的同事还在宇文那里买了一套护肤品。
正好最近奖金下来了,他们平时也没地方花钱,倒是很舍得给自己买东西。
走到老王的铺子前,他们倒是没对穿手串感兴趣,有人看上了老王店里的扇面,小齐看着一个老王做的八卦铜漆葫芦,只有小指大小,十分感兴趣。
从老王店里出来,几人已经逛了一个多小时了。
同事小张问他们:“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次活动搞得真挺不错的。店老板们一个个地真的和古人似的,还挺有意境。这一圈下来,我都觉得自己穿越回古代了。”
小王点头同意:“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我都有点后悔没在开头那租个古装穿穿,这不就跟玩什么情景类剧本杀似的,只不过比那个悠闲。”
小张也认同,“他们这可比上次去的那个密室什么的专业多了,道具也准备的不错,我都觉得这些老板可以去演戏了。你说对吧,小齐?”
小齐在最后,一手搭在胃上,脸色苍白:“演戏不演戏的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再不吃饭我就要死了。”
他这一说,其余两人才觉得饥肠辘辘。
他们今天好不容易休息,要不是约了十点在这边的地铁站碰面,大部分人都要睡到下午了。
他们大多数人都是起床洗漱完就跑过来了,连早饭都没吃。
这时,小张指了指对面,“那是不是那个面馆?”
小王看清了招牌:“就是咱们上次周日说中午要去吃的那个面馆,结果小齐你来加班后我们最后也没吃成的哪个?”
小张说:“不是,是那天看的探店视频,就那个博主吃了面之后去了瑞王府,还被瑞王府的官博转发的那个!”
小齐仔细看了眼龙飞凤舞的招牌,迈开步子往前走:“你俩说的是一个。”
小王小张愣了一瞬,见小齐已经走到摊子前和老板搭上话了,两人也小跑着过来了。
他们倒是第一眼看到的是店主的脸,长得真是漂亮!有古典美人的感觉,鹅蛋脸柳叶眉,不张扬但煞是好看。
他们正惊叹北城什么时候有这样的美女了,这是不是景区请的演员啊,那这东西能吃吗,脑子刚转到这,就见小齐皱着眉说:“就没有一点抗饿的正经饭吗?”
姜月微一顿,指了指招牌说:“有的呀,今天还有牛杂面。”
美女一开口,如闻仙乐耳暂明,张王俩人干脆拱着小齐往里走,“就在这吃就在这吃,我们不是早就说来这尝尝么!”
小齐却在听到“牛杂面”三个字时忽然想到,这不会就是他家邻居奶奶的孙女吧……
可他又打量了一下,这位和姜奶奶也不像啊。
开张的客人总是能得到许多款待的。
姜月微笑眯眯地随着他们走进去,问了三人都要吃什么。
这时小齐倒是犹豫了,见他迟疑,小张还以为他选择困难了,便对姜月微说:“老板,麻烦上三碗牛杂面,加牛杂鸡蛋和豆皮,再来一盘卤肉拼盘……咦,你外面写的那个什么花索粉的是什么东西,甜品吗?还有粽子茶,是粽子和茶吗?”
姜月微笑着耐心跟他们解释,小张一听都是吃的,大手一挥,“那就一样来一份!”
听得小王瞠目结舌地看着小张,这家伙遇到美女就是收不住!
小齐也急了,虽说这里的东西都不贵,但照小张这吃法,这一餐也得照着两百去了。看这架势又是小张请客,他今天买那套护肤品就花了不少,这样下去从大柳树巷出去小张得花出去一两千。
况且,他就怕姜月微是只注重了营销,老太太的手艺是没学到半成。到时候难吃不说,心情也弄得不愉快了。
只是还不等他阻拦,姜月微却先哭笑不得地劝他,“这位客官,牛杂面一份也不少,小店还有免费的小菜,卤肉拼盘一份也不少,柰花索粉也算是主食,你们恐怕吃不完的。这些饭食除了卤肉拼盘,拿回去就不怎么好吃了……您看要不要先吃面,卤味拼盘我也只给上点卤牛肉和藕,饮品可以选一下互相搭着喝,其他等下次再来。”
姜月微说着还指了指墙上的海报,意思是他们要做三天的活动呢。
小张木呆呆地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小齐和小王两人也没拦着。
他们也实在是饿了,在这里先塞一口吧。
今天玩得开心,吃得稍微差一点也无伤大雅。
三人还在聊天时,小齐的身后忽然响起邦邦声。
他是背对着灶台坐着的,看到小张和小王兴奋地探头向里望,他也扭身去看——没想到姜奶奶的孙女竟然是用得手工抻面。
只见她两手轻搭在面的两端,用巧劲就把面条抻长,面条竟然还粗细均匀。
不一会儿,三碗面下锅了。
全程他们都在盯着,总觉得姜月微做饭的画面还挺赏心悦目的。
等他们发现面好的时候,是姜月微端着一碗面走了过来,红油牛杂的香气瞬间充斥了他们的鼻腔。
小齐都下意识觉得,这碗面不可能不好吃!
三碗面上齐,姜月微去切卤牛肉时,听到外面有喊:“老板在吗……我靠什么味这么香?!”
姜月微正准备回身应下,又听到有人喊:“卧槽帅哥,你是这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