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之道(1/2)
用人之道
用不着他开这个口,赵德林有数。
然而赵德林清醒的提醒道:“你以为平儿会不知道在何种境地会遇上什么事?她不开口,不作为,是在等各方出手,一旦有人越过了界,便是他们的死期。二哥以为我们在大势之下都得不到的位置,如今我们有一争的机会?”
开玩笑,顺位承继都没能成功的赵德昭,再想夺回皇位,他哪里来的勇气?
嫌活太长了吧。
哪怕赵德林没有将那些相对难听的话说出口,但他并不掩饰对赵德昭某些意图的不认同。
“你就从来不想试一试,或许一切有可能成功。”赵德昭感受到赵德林的不认同,那不是依然不愿意就此放弃。真没有人认为这会是一个好机会吗?
明明他们已经离那个位置那么近,柴平都可以做到的事,为什么他们兄弟会做不到?
“二哥莫不是以为成功很容易?那我们不如说说,这开封府有多少兵马暂时不论,只一条,你是平儿的对手吗?有人愿意为了二哥舍弃性命,誓死相护吗?只要正面对峙,以平儿的能力,她可以凭一己之力取二哥性命,二哥有自保的能力?”对喽,别的都可以不论,赵德林只问赵德昭一点,他有自保的能力吗?
连自保都做不到,他还敢肖想同柴平为敌,何其不自量力。
这回赵德昭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他的能力本事,他还是有点数的。一旦正面和柴平对上,他是完全没有任何的胜算,这样的情况下跳出去和柴平对上,纯纯送死。
赵德昭并非蠢,他本来的意思也不是直接跳出去,而是躲在暗处,让别的人出手,他只管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
可惜,他哪怕有再多的盘算,赵德林如果不愿意支持他,他很多事情压根没有推行的可能。
自家的兄弟聪明,能干,和柴平又是定了亲的关系,柴平多少会给赵德林一些便利,如赵德林的身边是有将士的,甚至朝中的一些奏本都被送到赵德林的府上,由赵德林参详。
赵德昭有时候也在想,柴平对赵德林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她可以将他们兄弟封王,也不介意让他们兄弟参与朝政,虽然赵德昭在听某些朝事的时候未尝不在想,柴平好些做法是不是略儿戏。
无奈朝堂上的臣子们没有一个吱声,他就更不敢吱声了。
以至于也让赵德昭意识到,柴平登基为帝这个事,开封内的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退让,但他们心里并不服气,也就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对抗柴平。
柴平啊,她该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局面,只是不知道她打算如何破局。
赵德昭此时又生出了几分看好戏的心情,赵德林感受到,心下长长的一叹,面上还是什么话都没有再说了。
道来亦是无用,赵德昭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样,都认为柴平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凭由旁人看她笑话。
南方叛乱,北边还不知道怎么样,再有朝中的官员们看似听令行事,实则一个个傲慢无比,压根不配合柴平办事,这样的情况下,柴平能够治理好这个天下才怪。
然而赵德林从不认为这是问题,柴平刚登基,要做的事很多,朝中不作为的官员,他们大可以继续的不作为,只要来日不后悔。
赵德昭,他亲哥啊,他要是不劝着点,如今柴平没有杀人之心,未来未必不会让柴平生出杀意。
这一切,赵德昭明显并不想反省,他只管看好戏。
对柴平来说,叛乱,官员的不配合,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她并没有因此生出不满。
科举考试已经下达,而且会在今年内完成,时间是赶了些,但在南方动乱的情况下,柴平依然没有叫停科举,甚至让人大肆的宣扬此番科举的改革,重点突出一个,公平公正。
科举的不正,世人皆知,可叹无人想改变这样的局面。
如今柴平标榜公平,要给天下读书人一个公平,很难让人不认可。
于是,在无数人以为,柴平一介女流也想开科举,未必有人愿意参加时,却有无数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入开封,只为了报名参加科举考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