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斗罗:生命是一场盛大的腐烂,活着是一场伟大的战争 > 第 75 章

第 75 章(2/2)

目录

如此这般,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大臣们的聪明才智,更能显著提升决策的合理性及精准度。”

朱元璋闻听此言,喜形于色,频频点头称善。

他不禁慨叹道:“此计甚妙啊!如此一来,既可缓解君王日理万机之苦累,又能确保朝政事务得以迅速而有效地处置。”

朱标在一旁插嘴道:“父皇,儿臣认为内阁制度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国理政之道。

它不仅可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还能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

若能将其引入我朝,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改进与创新,必能进一步优化朝廷的运作模式,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朱元璋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转头看着温良,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

说道:“贤弟啊,此番多亏了你的及时提点。

关于内阁制度之事,你不妨再去仔细翻阅各类古籍典章,深入探究其中奥妙。

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精心草拟出一份详尽的奏章呈交于朕,以便朕能对此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讨。”

温良闻言,赶忙躬身施礼。

待众人离去之后,朱元璋独自坐在龙椅上陷入沉思。

此刻,他的脑海里正不断涌现着各种关于内阁制度的设想与构思。

虽然这一制度尚处于雏形阶段,但朱元璋似乎已看到了解决眼下繁重政务难题的曙光——也许,内阁制度真的有望成为破局之关键所在……数日后,温良收到朱元璋的传召。看着手中的帖子,温良不禁转头望向身旁等待的侍从们。

这些侍从共有九人,皆是朱元璋的亲信,也是他最为信赖之人。

朱元璋特别安排温良为他们觉醒武魂,并将他们培育成魂师。

这九人天赋异禀,朱元璋特意让他们归入朱标的麾下,成为其所组团队中的一员。

难道几位王爷已经回京了

温良心中暗自猜测道。

他深知若非重大之事,朱元璋不会轻易召见自己入宫。

如今大明境内并无其他大事发生,唯一能称得上大事的,便是前些日子朱元璋召集各地藩王回京一事。

于是,温良立刻想到朱元璋传召自己入宫的缘由——为他的几个儿子觉醒武魂。

温良随着侍从来到奉天殿,只见朱元璋背负双手,屹立于殿内,目光锐利地凝视着他的儿子们。

温良的视线缓缓落于朱元璋那张铺满奏折和笔墨的御案之上,突然间,他注意到了一个特别的存在——一根藤鞭。

这根藤鞭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朕的几个儿子已经全部到齐了,你现在立刻替他们觉醒武魂吧。

温良顺从地转过头,顺着朱元璋的视线望去,只见一旁整整齐齐地跪着一排身着华丽蟒袍的人。

这些人便是朱元璋的儿子们。

温良依次走到每位皇子身边,直接用自己的魂力为他觉醒武魂。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散发出一股强大的气息,显然他们都得到了各自封地的气运加持。

最终,这些皇子们觉醒出来的武魂无一例外都是蛟龙之类,这让温良不禁暗自惊叹。

然而,当温良的目光扫过众人时,却发现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

唯有此人与众不同。

正当朱棣等皇子对朱元璋的命令感到困惑不解时,其他几人则迅速遵命离去。

温良深知朱元璋此举意味着什么,他明白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于是,他决定悄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就在这时,朱元璋开口道: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留下来,其他人可以先行回去了。

晚上的时候,朕会再召见你们。

朱棣等人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但他们也不敢违抗命令,只能乖乖遵命。

而那些被遣走的皇子们则如释重负,仿佛得到了解脱一般,匆匆忙忙地离开了这个让他们感到压抑的地方。

温良原本想要趁着混乱离开现场,却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再次开口叫住他。

他的身体猛地一顿,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涌起一丝同情之情,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一旁跪着的朱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