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小神医寻亲记 > 第 76 章

第 76 章(1/2)

目录

第76章

听闻程四郎要从江府搬走,林幼蝉跟小竹齐齐一怔,而后不舍。

“程四郎,怎么住得好端端的,忽然就要搬走呢?”

哎呀,现如今有程四郎张罗他才能时不时地蹭肉吃的,要是程四郎走了,他就不能像现在这般吃得上肉了。

程四郎瞥了小竹一眼,他倒是好,是蝉娘带过来的药童,自然可以安稳地住在江府了。

可他不搬走不行,侯爷已经心生微词了,趁他对自己印象变坏之前,还是搬走的好,省得演变成远香近臭那般的境地。

“真的吗?那你的宅子置办在什么地方啊?”林幼蝉却是跟小竹想的不一样。

若是程四郎在外头有了宅子,那她可以趁出府的时候,直接到程四郎家里头吃啊!

还能光明正大的,不用像现在偷偷摸摸的了。

“还有,明日搬,那明日你置办乔迁宴么?”林幼蝉美滋滋地问,“要不,明日我跟小竹去你家吃席,多置办点肉菜怎么样?”

小竹一听,是哦,还是蝉大夫机灵,程四郎在城里头有宅子,他们吃肉比现在更方便了,而后看着程四郎,眼睛闪闪发光。

“可以啊!”程四郎点头,回头瞥了林幼蝉一眼,“我那宅子也大,也有个后花园,我打算也拿来种点什么!”

“种点什么?”林幼蝉下意识地问。

“贡椒!”

自从那日见着椒园栽种下椒木,听闻了严大管事说了种椒营生这般盈利的事后,程四郎便心动不已。

天底下,没有多少人能够对钱帛不动心的,程四郎也不例外。

他自幼跟随母亲讨生活,在进京认亲,最后进了程府之前,亦跟着母亲打理产业,既要懂节流,更重要的是开源。

之前跟侯爷说的话也没错,临行前,程氏夫妇就已经知晓自家儿郎名义上是游学,实际上是想跟着生身父亲返归祖地,亲身造访江氏籍地,也给了一笔丰厚的银子傍身。

在祖籍之地置办商铺,在此地拥有自己的一份薄产,自然成为了程四郎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既然被他无意知悉了贡椒这等出息巨大的产业,自然也想来分一杯羹。

况且,合伙人他都看中了,就是他小妹,蝉娘——既已经开始尝试栽种花椒了,手头上还有栽种秘籍。

“怎么你也想种花椒啊?”林幼蝉才这般问,马上想想也是,花椒盈利这般大,出得起成本的人,自然干这一行实在,不过,程四郎种花椒,谁替他种?

“蝉娘,跟我合作如何?”

“哦,怎么个合作法?”

“我那宅子里的花椒,也请你府上的佃农帮忙伺弄,你亦要帮忙照料,解决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后,”程四郎想了想,“而后,待将来花椒收获后的出息,分你三成。”

也就是说,请她做顾问的意思!

林幼蝉想了想,这事未尝不可,“不过,你是打算直接买花椒苗木,还是从栽种催苗开始栽种?”

程四郎浅笑,“我之前问过严大管事,替你买的花椒苗木是从哪家买的了,不过,那几位东家既然已经售出了这么多花椒苗木,怕是不愿意再售与旁人了,所以我派人去其他几个地方问一问,若能买到最好,若是不能买到手,我想买你眼下已经萌芽长出的这些椒苗。”

“哈?”林幼蝉与小竹彼此觑了觑,“就,椒园新生苗的那些?”

“没错,将其中一半卖与我吧,按株算,你打算一株多少钱,卖与我,而后,到可以挪地儿了,便叫那些佃农帮忙搬到我那间宅子去。”程四郎补充,“而你,自然便得开始替我照料这些椒苗了。”

她还在苦恼找别的地儿栽种这一百多株椒苗呢,结果现在程四郎倒是一气就都给想去了一半,余下另一半倒是好说了。

也行,反正她还有不少花椒种呢!

见林幼蝉点头后,程四郎马上道,“明儿我便拟定好契书与你,你过目后若有何意见,提出再拟。”

林幼蝉应了下来,而后提醒:“我说,程四郎,你可要记得,一年后,我是要回京城的,所以不可能一直留在安泉县照看这些椒树的。”

“我知道,一年后,我亦是要回京城的。”程四郎道。

便是回京城了,那她亦不会丢下这椒园的椒树不管,只要照料这椒园的佃农,一并照料好他宅子里头的椒树即可,便是有什么问题,从京城到剑南道,飞鸿传书,快则三日,慢则五日,届时叫她回来解决掉就是了。

于是这事就这么说定了,林幼蝉转头看着小竹道:“小竹,我想到我原本想拿来做要药铺的店子拿来干嘛了!”

“蝉大夫,你想干嘛?”

“安泉县的小神医,是一间医馆。”林幼蝉道,“类似太医署的那种医馆。”

既然安泉县的县衙负担不起配制一个太医署的财务支出,那她就自己建造一间面向老百姓的小神医医馆不就好了?

程四郎不明白地方太医署跟京城的太医署有何区别,但小竹多少知道一些的,愣了好一会儿,才道:“蝉大夫,原本在这地儿就卖不出回生丸养生膏来赚取钱银,您再要跟太医署一般的收费,这可赚不到什么钱银呐!”

“我不是有椒园么?”林幼蝉道,“头两年的资费我自己先出着,届时拿椒园的出息承担医馆的支出,应该足够的。”

“为何要拿椒园的支出去承担医馆资费?”程四郎不解。

不是应该像京城的小神医药铺那般,店铺自身的盈利来维持后续发展么?在安泉县开的医馆应该也这般才是,怎么会拿椒园的去维持医馆的营生?

待听得小竹说到地方太医署的性质,才明白小神医医馆开了之后怕是赔本生意,默了默。

“我只是在阿爹的封地开这么一家而已。”看程四郎似有不赞成之意,林幼蝉又解释自己想劝徐知县开一家太医署失败的原因,“阿爹的封地都是不怎么富裕的小县城,县城里头的大夫医术不比京城的大夫,尽管如此,这里没有太医署,会有不少百姓看不起病,甚至怕花费钱银而不敢看病,我开个小神医医馆,可以让那些没有钱银看病,跟买不起药的百姓来看病抓药,等这些百姓可以看病抓药,少生病之后,身子好了,阿爹封地里的百姓生活过得好一些,不说能改善多少民生财政,但可以让他们多活些时日。”

甚至还能扭转他们对阿爹,还有对江家的坏印象。

“你要开小神医医馆,拿椒园的出息来维持运作,那侯爷能答应么?”看林幼蝉主意已定,小竹担心。

“答应,阿爹宠我呀,而且椒园本来就是我的,我拿自己赚到的钱银投资自己的医馆,阿爹怎么可能不应允呢?”

“那大夫呢?地方太医署可是不下三个人,你打算从哪里请靠谱的大夫过来?”总不能是蝉大夫自己从此以后就留守安泉县了吧?

“你们永春堂不是有很多大夫跟药童么?要不,问问永春堂找人过来?”林幼蝉看着小竹,打起了永春堂的主意。

小竹摆手:“你可别想了,但凡在永春堂出来的大夫跟药童,大部分是想留在京城的,便是分遣去永春堂分馆的,都是去大州府等地儿,你叫永春堂的人来这小县城,肯定很少人愿意跟过来。”

“啧!”林幼蝉想了想,倒是想到了另外一个人选:“要不,叫刘大夫过来?”

“刘大夫一家子都在京城呢,他还有年幼的一个儿子跟一个小闺女,你忍心叫刘大夫一家分离啊?”

小竹知道蝉大夫说的刘大夫便是刘无疾,跟她身边做药童久了,自然也熟悉跟她合作做营生的刘家人。

“那我也得写信问问他,他认识的大夫不少,指不定就有愿意到小县城来的。”当初茍大夫不就是他推荐的嘛,还有,“小竹,扶大夫那里你也问一问,看看能不能请到愿意来安泉县的小神医医馆坐堂的大夫。”

对林幼蝉这个思路,小竹倒是赞成,因为确实,像不在大医馆做活的大夫,想到小地方来坐堂的几率更大。

“那不成问题,我尽管帮你问问。”

“然后最好多引荐一位熟悉妇科的大夫,我另外还得请一位有经验的稳婆才行。”

程四郎在一旁听着林幼蝉跟小竹商议起来,插了一句话,“那你的小医馆,至少三位大夫?”

“两位大夫,一位稳婆?”林幼蝉算了算。

一位大夫是主治寻常病症的,一位大夫最好专长是带下病的,还有一位专门替妇人接生的。

“若是如此,你那间拿来做医馆的铺子便不够大了。”程四郎提醒。

三位大夫,还得有掌柜的,抓药的,甚至得配上药童,小小的一间铺子,哪里够?

林幼蝉跟小竹愣了,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而后小竹一拍手:“程四郎你不是买了蝉大夫铺子旁边的两间铺子吗?卖一间给蝉大夫吧?”

林幼蝉反应快,马上道,“是啊,我都跟你合作椒树营生了,你卖一间铺子给我吧?”

程四郎却摇摇头。

林幼蝉跟小竹失望:“程四郎你可真不够意思!”

“不是不卖与你,只是觉得,你若是想开一间类似官府举办的太医署性质的医馆的话,现在那些铺子的位置不好。”程四郎解释。

“怎么不好?”林幼蝉与小竹齐齐追问。

“你在京城,小神医的招牌自然有名气,只要打出来便有人买账,营生自然是好。但你眼下是新到一个地儿,开的还是医馆,你问问外头有多少百姓听闻过你小神医的名字,他们信你家医馆大夫的医术么?”程四郎道,“指不定见你看病的收费那般便宜,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医术不高明的蒙古大夫呢?”

林幼蝉与小竹彼此一觑,好像,有道理?

“即便你想让利与民,也要有民信赖与你才是,若你们就这么贸贸然开一家这样的医馆,在那个地方,我不看好能开得下去。”

“那程四郎你以为要开在哪儿?”

“你小神医的名声没甚用,又要叫百姓取信与你,那一个县城,人们最容易相信不会被诓骗的人是?”程四郎避而不答,反问。

“百姓除了自家人,最容易相信,不怕被诓骗的人,谁啊?”林幼蝉不解。

“我知道我知道。”小竹反应过来了,“是官府。”

“没错,地方太医署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百姓相信他们,是因为太医署是官办的,背后有府衙撑腰,自然比寻常的医馆要有说服力。”程四郎点头,“所以你要当真开这种性质的医馆,最好把医馆……”

“开到县衙附近?”林幼蝉打断他的话,反问。

程四郎点头,“而且,这般造福于民的好事,得跟徐知县说,让他们也大力配合你们,让他们官吏去宣传你的小神医医馆,才会有百姓相信你们医馆的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