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称臣(2/2)
兵卒奉命将其拖走,那人癫狂大笑,口中讽刺之语不绝。
“谢南岳,你会是大梁永远的耻辱,先帝爷说得不错,你应当死在深山野林,与野狼一起,永堕泥沼!”
字字句句,撕心裂肺,沿路所有人都听得分明。
尤其是谢南岳身边亲随,如方实、尔码等,神色莫测。
那人被带走后很长一段时间,谢南岳都一言不发。
周文有些担忧地看着他,不知该说些什么才能安慰到他。
经过这段时日的朝夕相处,他对这心思坦荡,行事不拘一格的草原汉子愈发欣赏。
更在心中暗叹过无数回。
倘若谢南岳能生在大越,两人之间没有家国这样巨大的天堑,他们一定能成为莫逆。
不等他寻到贴切的说辞,谢南岳已经回过神来,感受到他担忧的目光,轻轻一笑:“我没事。你放心,除非他们造反,把我从皇位上拉下来,否则这笔与你们南越的交易,我势在必行,绝不反悔。”
周文有些无奈,他在北梁三月有余,同样的话,已经听他说了不下四回。
他已从起初的震惊不解,到如今的习以为常,甚至还想吐槽:
“我都不知道你究竟更想被篡位,还是更想拖家带口,做上门女婿。”
谢南岳大笑:“你不是说,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应该全都要吗?我就全都要!反正你们家女皇已经昭告天下要招我为夫,想来就算我丢了嫁妆,她也不至于临时反悔吧?”
周文并不接话,只无奈地摇了摇头。
即使是他,有时候也要费上许多心思,才能理解谢南岳心中真正所想。
挥手遣散了诸人,待房中只剩下他与谢南岳时,周文想了想,决定坦诚一些:
“倘若你只是单纯想让天下太平,让大梁和大越的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我周文可以用这项上人头向你担保,你今天的决定是对的。”
谢南岳笑眯了眼:“我知道。”
先前他还以为大越能有今日,全凭钟离婉治理得当。但在经过与周文相处的三月,他逐渐明白,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强大起来,就要做到君臣齐心。单枪匹马的孤勇者或许也能留名青史,但绝对治不好万千生民组成的大国。
国有心胸宽广,有识人之名的君主自然重要,可朝中群星璀璨,各展所长,也是至理。
周文于钟离婉,就是如此贤臣。
还有那许许多多,即将到来的新秀。
想到南越前两个月闹得沸沸扬扬的科举,他在心中轻叹一声。
这样前所未有的主意,真不知道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一下就解决了朝中无人可用的局面。
不过他却不后悔将北梁双手奉上。
这个不为俗世所容的选择,的确是在他那满腔的愤怒和怨恨剧烈推动之下,所做出的决定。
但时至今日,亲眼看到周文如何为大梁百姓殚精竭虑,如何对他们一视同仁之后,又是如何拿出一个又一个的奇思妙想,打算将大梁国土治理成,与大越一般无二的盛世之后。
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这个决定,再明智不过。
真正结束乱世,让所有大越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他余生所求。
身后之名?
呵,倘若谢战谢柏如今正在炼狱中受无尽酷刑,以求得到被他们残害而死的无辜将士百姓的安息和原谅,那他也死得其所。
若不然,他又有何惧?
——
周文等人在北梁待足了一年有余。
不论是北梁百姓南迁,又或是南越百姓北上,都要好好挑选,护送,到地方以后,又要好生安置,给他们分田,分房,以安民心。
这些都是要费时费力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
幸好科举中挑选出来的人手足够。
或许是钟离婉强硬的态度足够明显,又或许是世家们也看到了足够大的馅饼。
毕竟多出来的上千里土地是实打实的,近百座城池更非镜花水月。
曾经僧多粥少的局面彻底扭转,所有人都紧紧盯着那无端端空出来不少的官职,擦拳磨掌。
这第一批吃到红利的自然更加上心。
到了北梁以后,奉家族命令,用心经营局面,好等下一批族亲通过下一届科举入仕,继续北上的时候,他们能给家族提供更多的便利。
这便是每一个世家子弟逃不过的宿命。
自小得家族势力庇护,得家族所给的机遇一飞冲天以后,再用所得之权势反哺家族。
如此所有世家,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兴盛不衰。
两国百姓在彼此领土上渐渐扎根。
梁人在南越学会了耕地,织布,饲养家禽。一如所有越人。
到了北梁的越人也学会了牧畜,剪毛,个别人还学了养马,驯马。
周文又给他们带去了羊毛衫,火炕等在北境不可或缺的发明,又规划了造桥铺路等义举。
他始终认为,四通八达的道路是让商道兴起的基本。
货物流通,才能改善民生。
他为两国百姓定下了种种惠民政策,又仔细筹划了未来十年的每一步计划,直到谢南岳、钟离婉,两边朝臣都满意点头。
大越顺宁七年六月十五。
于万众瞩目下,谢南岳亲自解下王冕,连同象征北梁至高皇权的赤血剑,天子御印,一并,双手交付于周文。
“谢南岳愿携大梁上下,心甘情愿并入大越,向大越皇帝陛下,俯首称臣。”
周文身着紫袍相服,站在他面前。
钟离婉曾下过诏,授他无上权柄,许他在北梁期间,代天子行事。
如今,也当替她受降。
他一脸郑重地自谢南岳手中接过所有象征。
“吾皇接受尔等的效忠。”
黑底金字的北梁皇旗尽数落下,皇城中宫人皆被散去,宗室诸人个个低垂着头,心中无限悲凉。
——从此世间,再无北梁,只余大越的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