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春衫(二)(2/2)
他觉得有些新奇,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聚精会神的时候,便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一晃眼便到了午饭的时间点。
讲课的博士是之前青杨偷听的时候,常遇见的那位。
那头发花白的老先生也没想到,会看到青杨在
他拆分文章的时候,便多看了青杨几眼。
因为从前听过这位博士讲课,青杨的思路也是跟得最紧的,最先接住了他抛出的几个问题。
这本是平常的事情,可青杨每次接话后,都会有一道复杂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甚至在青杨准备去找雨桑和小榆吃饭的时候,他又感觉到了那目光落在他身上。
是薛虹。
青杨并不想和他有任何多的交流,便权当没有看见,快步走了出去。
小榆和雨桑已经在长廊下等他了,只是俩人看起来都兴致缺缺,目光涣散、直打哈欠。
看见青杨,俩人同时开口,有些哀怨道:“饿。”
青杨扑哧一声笑出了声,忙招呼道:“快走快走。”
只是他们才刚走出国子监,便看见那月桂树下,熟悉的摆着饭团的位置。姜禾正笑着朝他们招手。
“娘!”
小榆立刻撒开了握着的青杨的手,朝着姜禾奔去。
大概没有什么比第一天放学,发现家人就在门口等着,更幸福的事情了。
姜禾接住小榆,擡了擡下巴,示意青杨和雨桑去拿放在饭团桌上的竹筒杯。
竹筒杯壁沁满了水珠,也不知道姜禾等了多久,拿在手里的时候,已经不那么冰凉了。
但此时的太阳正热烈,能喝上一口甜滋滋的凉水,别提有多快乐了。
一旁的赵庆笑着问道:“第一天进书院,感觉怎么样啊。”
雨桑摇了摇头:“困。”
女孩的课程,青杨早上也扫了一眼。
和他的课比起来,像是习字、算数、阅读这样的课会更多些。
总体上来说,不以科举为目的,在课业安排上,总归是没那么紧张的。
青杨笑了笑:“我觉得挺好的。”
其实不是挺好的,是特别特别地好!
到现在为止,青杨都还觉得有些恍惚。
他下定决心偷溜进国子监里的时候,就无数次幻想过,若是坐在里面的人是他就好了。
而如今,他终于也是能光明正大走进国子监了。
虽然只是书院,但是窗明几净的画面,已经实现他所想要的一切了。
坐在讲堂里,博士讲课的声音也能清清楚楚听见了。
也不用时刻防备着周围的动静,生怕被抓包后被赶出去。
甚至,可以当众地、光明正大地接住博士抛出的问题了!
像是做梦一样。
虽然宋庭的小课是根据他的进度和能力,量身定制的。
但是氛围完全不一样啊。
青杨第一次那么直白地体验到,原来周围坐了人,可以这样快速的将他的情绪调动起来。
他和雨桑不一样,青杨一直觉得,雨桑最为过人的地方,并不是她有多大的力气。
而是她可以随时随地,无视时间和环境的,进入到专注一件事情的状态中。
但这一堂课,是青杨第一次那么快的进入状态中。
他真的,太喜欢这样的环境了。
原本他还是有些紧张的,对向那位大人承诺过的,考过国子监的事情,并不是那么有把握。
但是现在,青杨已经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全都抛到脑后了。
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欢喜和愉悦。
像是吃上了期盼已久的饕餮盛宴,整个人轻飘飘的,已经站在了云端上。
“那你也别学得那么紧张,”姜禾笑道:“你学得开心比什么都强。”
青杨嘴角带笑,点了点头:“知道了!”
一旁的小榆上蹿下跳地嚷着“饿了”。
和赵庆和张小花打过招呼后,姜禾牵起小榆,有说有笑地朝着奶茶铺子走去。
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一个低矮的身影,不远不近地站在饭团摊子附近,怔怔地看着他们一家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
薛虹并不是故意要跟在青杨身后的。
他不知道薛承道会不会派马车来接他,便打算站在门口等一会。
而他是在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的时候,看见的青杨一家。
他仇视着每一个同窗,而青杨这个第一,更是在他心中最具威胁的人了。
尤其是青杨看起来年纪也很小。
薛虹根本不敢想象,若是叫薛承道知道了,又会有多少尖锐刻薄的话会朝着他砸过来。
而令他没想到的是,青杨的娘居然这样年轻。
她是那样地宽容温柔,笑着说出“开心比什么都要强”的时候,薛虹的眼泪几乎是夺眶而出。
他的脑子轰得一声,那根紧绷的神经差点就断裂开了。
有一瞬间,他真的先要不管不顾地上前去嘶吼,去质问了。
青杨的笑,像是这世界上最尖锐的匕首,往他心口刺去,一片一片将他剜下,把他的血肉和骨骼剥离,把薛虹藏在身体里的那个狼狈的、不堪的、脆弱的自己,彻底裸露在这刺目阳光之下。
凭什么?
凭什么他要承担那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人跟他说“开心就好”!
为什么和他一般年纪的小榆可以那样肆无忌惮地撒娇耍懒,而他……而他却要躲着爹走,要努力去学习,去考试,去为他爹争那第一!
薛虹的视线已经开始模糊了起来,他的眼泪吧嗒吧嗒地落下,落在了晒得滚烫的地面上,留下深色的一团印子,但很快就被蒸发不见了。
他真的想要问问青杨,为什么!
为什么他能这样快乐地走进讲堂!为什么能这样享受读书的过程?
薛虹无声地落泪,并没有吸引来很多围观的目光。
但是赵庆注意到了,他疑惑地看着那不大的男孩就这样站在阳光下掉眼泪,直觉得有些奇怪。
这书院不是第一天上课吗?
这教的什么东西这么难吗,这么孩子一出国子监门口就开始哭了。
他为人热心,本想上去哄劝一番,起码叫孩子到树荫下来吧。
但很快的,有一个中年人小跑着过来,对着男孩一通哄劝。
好说歹说的,领着他走了。
赵庆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收回目光,对着国子监门口涌出的监生吆喝了起来。
“饭团!走过路过的看一看喽!”
——
青杨在下午进到国子监的时候,被一位相熟的学正拦了下来。
他们走到树荫下,学正将几张纸递给青杨。
“宋大人叫我给你的,顺便,他说过几日再给你上课。你这几日先别急着走,可以在书院写完这几个题再回去。”
额外的练习对青杨来说,并不是负担。
甚至,能够留下来写题,对青杨来说也算是好消息
青杨接过那几张课业后,朝着学正道谢后,才朝着讲堂走去。
一块上了一上午的课,同窗们总算是不再那么生疏了。
尤其是知道了进国子监的名额足有十个之多的时候,剑拔弩张的氛围也是消融了。
只是,当青杨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的时候,原本正三三两两说这话的人,全都闭上了嘴。
青杨感受着那不止一道试探的、并不友善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他挑了挑眉,顿住了脚步。
这是……发生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