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四)(1/2)
上学(四)
“皇兄把青鸾卫借我一用!”
摄政王没理她,手腕依旧平稳,在落下最后一个字后,方才搁下笔,擡眼看向华阳长公主。
“你要青鸾卫做什么?”
“皇兄还记得那个叫做小榆的孩子吗?”华阳长公主端起桌上的茶壶,一点也不见外地擡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她抿了两口后才接着说道:“我今日和姜姑娘吃饭,她说小榆不是她生的。”
屋内短暂沉默了一瞬,摄政王垂眸盯着桌上墨迹未干文章,良久,像是通读了一遍后,才缓缓点头。
华阳长公主能这么直白的开这个口,便是笃定摄政王不会拒绝。
“青鸾卫叫我带走了,你此行身边不用跟人吗?”
青鸾卫是摄政王的亲卫,是他从闲散王爷到摄政王这一路,招揽拉扯起来的。
虽之后尽数编入禁军,但实际上还是听令于摄政王。
青鸾卫擅情报工作,来去无踪且做事缜密。
摄政王摆摆手,道:“年年都去,用不着大张旗鼓。”
华阳长公主背着手蹭到摄政王身边,目光探向了桌上晾干的、新写成的文章。
只是读了两句,她便觉得鼻尖有些酸涩,不愿再读下去了。
摄政王的文笔,放在当年也是堪称一绝的华丽风流。
只是之后笔下写的,不再是诗文,而是政事。
这从前潇洒风流的辞藻,也就只有每年这个时候用上一回了。
在摄政王还是闲散王爷的时候,他和一位出生武将世家的小姐关系颇好。
俩人在本该恳请圣上赐婚的时候,碰到了战乱。
甚至还不及道别,那姑娘便跟随双亲,奔赴前线。
而不久后,摄政王也被迫接手政事,回到京城去辅佐小皇帝。
摄政王本是想着,要尽快把持朝政,平定战乱。便好叫位于前线带兵打仗的爱人,可以早日回到京城。
可他只是刚稳定住内政,才刚开始调整对外战略。
那姑娘一家死守要塞,阵亡的消息便传到了京城。
摄政王倒是也并没什么表现出太大的反应。
将这一封情报放到一旁后,他还是和往常一样处理政务。
只是,一直到朝政稳定,外敌皆除。
他都绝口不提娶妻一事。
只年年去那姑娘的家乡,也是他们一同长大的地方。祭拜他亲手为姑娘立的衣冠冢。
华阳长公主的目光略过桌上的摆放着的小摆件。
端午买回来的三角形状的香囊、缀着流苏的小木剑和样式朴素的簪子……
一样一样平摊在不大的书案上,显得有些拥挤。
她轻声道:“听闻今年越州荷花开得好极了,皇兄要是看到街边有卖的,替我给皇嫂带两支,她定会喜欢的。”
“嗯。”
摄政王点头应下,又嘱咐道:“陛下那边,我已经跟他说过了。书院的事情我交给宋庭负责了,你多照看着点。”
——
这事姜禾谈过最顺畅的一笔生意了。
等到姜禾和顾沛吃完饭,小厮撤走桌上的盘子碗筷后,
那管事便带着精致的糕点来和姜禾谈奶茶的事情了。
姜禾原本设想的,她的奶茶铺子只需要用普通茶叶就好了。
定价在十几文左右,刚好合适。
京城里大部分人咬咬牙也能喝得起,利润也合适。
但是华阳长公主的茶楼和酒楼,那品质稍好些的一盅茶,就得小半两银子了。
卖个十几文,实在是太跌这高级茶楼酒肆的身价了。
姜禾没法用的金骏眉、祁门、正山小种等等,倒是可以交给华阳长公主的茶楼售卖。
姜遇安知道她在煮奶茶后,从仓库了将各类茶叶都取了一小部分,交给她尝试。
姜禾和顾沛一致觉得,祁门煮奶茶,是真的好喝。
不过也只能偶尔尝一尝,这成本也放在这里了。
管事听完后甚至提出,会和姜家茶铺合作,后续奶茶所用的茶叶会优先考虑姜家茶铺。
也算是不负了祝伯和姜遇安的关照,真的实现双赢了。
至于价格,管事也不敢一口咬定价格,便提出和姜禾分成来算。
先给个定金,之后再按照售价每月再和姜禾算钱。
这也是姜禾一开始的想法,她虽然缺钱,但也不急着用,能分成自然是最划算的。
这事谈妥后,管事命人去取做定金的银子了,他转头在账本上添了两笔,又问。
“姑娘说的这个小料,又是怎么算的。”
除了仙草冻和小汤圆,时下的绿豆沙、红豆和莲子也能算作小料。
其他的诸如冰粉、芋泥、燕麦之类的,并不常见且需要再次加工,调配口味,姜禾还需要再研究研究。
只是芋圆和珍珠的关键材料——木薯粉。
姜禾至今还没有找到。
照理说,木薯应该已经出现在南边两广一带了。
可姜禾已经问过祝伯了,姜家的商队只走西南,并不走南方。
想要找木薯,还得另寻门路。
刚好,借这个机会,姜禾便和管事说了想要寻找木薯和木薯淀粉的事情。
管事一口应下,并且和姜禾商议了,等奶茶铺正式开业后,就不断派人去店里学习。
学会了比例配方后,再回茶铺酒楼直接上岗做奶茶。
而夏日卖饮子,最重要的冰块供应的事情,管事也替她解决了。
夏日炎炎,冰块价格高昂,而且有时候还会出现供求不及的情况。
虽然姜遇安可以牵线安排,但是和华阳长公主合作后,管事给出了近乎成本的一个价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