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 > 商业

商业(2/2)

目录

他也不是糊涂蛋。

姚知州叹口气,接过管家递过来的茶水:“为着渡口折腾些也无妨,我最担心王爷惦记着隐田一事,那才是真要命。王爷带着兵过来,该杀的杀,该砍的砍,他是痛快了,可是等他们回了昆州之后我这个知州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他做老好人做惯了,不觉得自己能压得住人。

老好人就是容易被欺负。之前京城那边有个老友来信,说让他盯着晋王,还蛊.惑他投靠太子,还道日后太子登基总少不了有他的好处。姚知州至今想起此事仍觉得好笑,这些人是拿自己当傻子不成?他盯着晋王,他有几个胆子敢盯着晋王?

晋王若是一个不如意,就跟在灵璧县一样直接将他给砍了,谁能给他做主?

讨好太子未必能得长远,但是敬着晋王肯定能保住小命,只是这日子过得也忒累了。

姚知州过了两天的苦日子,没多久又收到了黎州知州的信,嘲笑他被晋王盯上,花了这么多钱修渡口,也不知道这钱扔进水里能不能听个响声。

姚知州怒目切齿。

他不乐意建渡口是一回事,被人笑话又是另外一回事,姚知州抛却了平日里的礼数,开始怒喷对方寡闻少见,还言之凿凿地表示,姚州得了渡口必能跟随晋王扶摇直上。

其实写完这些姚知州自己也不信,再看一遍越发觉得亏心,于是闭着眼睛装进了信封里。亏心就亏心吧,不争馒头争口气,为了自己的面子他还是将信捎给对方了。

待黎州知州收到回信之后,很是不客气地嘲笑了两声。

且嘴硬吧,等到这些钱都打水漂就知道厉害了。幸好晋王挑中了姚州,没有对着黎州耍心思,否则他还真不知道如何招架。

因有裴元珩日夜紧盯,又有陈徊水跟商止他们在后方日夜兼程地造船,不过一个多月,两地的渡口便都建好了。

这日,足足六艘满载货物的商船从昆州出发,沿水而上,自姚洲、泸州一路是驶向中原跟江南。

林钦站在晋王身侧,看到这些货船入水之后,心神也动荡了起来。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昆州一带的作坊近日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经商大人手的流水更叫人心惊,他当了一辈子的知州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这些作坊逐渐惠及百姓,昆州一带乃至周边不少女眷都开始自发来作坊报名,但凡入了作坊便包吃包住,还有工钱拿,手脚快的女眷每日挣的不比外头做工的男子少。

昆州似乎真的不一样了,林钦虽然知道很难,但是心中还是在暗暗期待,会不会有朝一日他们昆州也能成为小江南呢?难归难,但是看着旁边胸有成竹的晋王,林钦总还是觉得自己可以期待一下。

新一批价值昂贵的货物下水之后,裴元珩还没忘记发展新业务。这条水路既然打通了,那就该正经用上。

这边的别的不多,山货是足够的,尤其是菌子。他那个火锅店如今被秦朗经营的有声有色,正好再添一批新菜。

于是自这日起,裴元珩便在民间收购了不少食用菌跟山货,更有不少百姓家中制的火腿,晒干之后照例运到京城。还别说,这些地方特产自带风味,尤其是菌子,这等山珍清炒都能把人香迷糊,自从在酒楼露面之后便一直备受欢迎。

没多久,受人所托的林钦跟姚知州都派人过来打探消息,询问裴元珩这生意旁人能不能做。

昆州、姚州一带的特产、山货众多,先前是没人惦记,也没有出售的门路。眼下晋王给他们打了个样,本地不少商贾心思也活泛了,于是托关系让人试探晋王的意思。

他们还没忘记晋王不好惹,生怕得罪了人家。

而林钦跟姚知州对此上心,也是为了整个州城都能跟着喝汤。

裴元珩倒是无所谓,旁人愿意上进他是乐见其成的:“这河道既然开了,便没有能不能用一说,只要卖的东西别砸了自己的招牌,一切随意。”

裴元珩也就叮嘱一句,其实哪些山货能吃,哪些不能吃,本地人比他懂多了。

裴元珩给了确切回复之后,两地的不少商贾都开始伺机而动。商船有限,于是便开始先招人借来应急,不过他们自己的船也该抓紧做起来了,总不能一直雇别人的。

最高兴的是两地的百姓,平常去山里采摘留给自家吃的东西如今竟然能卖钱,而且价格也不低,可是让不少人都赚了一笔。

起初只是山货,后来多了普洱茶、多了滇红、多了石斛天麻、多了干花、多了各种果脯……两地的商贾从前只是没法将货物运出去,如今有了水路后豁然开朗。论及做生意,他们也不比别处的商人差,这些东西倒腾去外地之后没多久便卖光了。

一旦商贾们发现哪些东西能赚钱,都不用裴元珩再去点化,他们自个儿就知道该如何开作坊炮制这些商货了。

姚知州做梦也没想到一切能这么顺,更没想到自己竟然真能跟着晋王喝汤。

惊喜过后,他还没忘记一件事——写信炫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