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 > 接驾

接驾(2/2)

目录

裴元珩更觉得自己被耍了,他十来日便让人准备着,结果他那位死父皇迟迟不至。

这不是耍他是什么?

吴知县心急如焚,每日都要去运河处眺望,裴元珩没有他那么热情,老东西在路上耽误了多久,他便在盱眙诅咒了多久。

晋王的戾气不是一般人能招架的,身边人见他心情不好都默默得远离了。就连秦朗看见之后都对商止吐槽裴元珩是“狗脾气”,不就多等几日吗?又不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怎么就让他恨成这样?

与时候秦朗都觉得自己厉害,从小到大跟在裴元珩身边,不仅没有被他影响,反而养成了如今这样开朗豁达的个性,真是太不容易啦!

就在吴知县翘首盼了半个多月后,御驾终于抵达盱眙了。

谢天谢地,终于是到了,盱眙百姓今儿一大早便在河道旁守着了。吴知县心里多少也清楚晋王对接驾这件事不上心,包括行宫修得也简陋,晋王能怠慢他却不能,早早地便催促商止多上点心了。商止一面安抚吴知县一面安排人手,以最低的成本安排这次接驾的活儿。

裴元珩也皮笑肉不笑地前去欢迎,希望那老东西跟狗太子会喜欢他安排的接驾。

才下龙舟后,皇上着实被盱眙的架势给吓了一跳,成千上万的百姓围在河道两侧,从得见天颜的那一刻开始跪在地上高呼“万岁”。

铿锵有力,整齐划一,而且一声高过一声,不绝于耳。皇上在任何一处接驾的时候都没有听到这样真心实意地呼声,他站在龙舟上,情不自禁地擡手跟周遭的百姓挥手示意。盱眙的百姓对他真是太忠诚了,比京畿一带的百姓还要衷心,真是难得。

后面跟着的官员还有裴元玺也被这一架势给惊住了,御史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目光紧紧盯着晋王。他们几乎能确定,这一定是晋王安排的,一别多日,晋王阿谀谄媚的功夫更厉害了。御史们真想冲上去参晋王一本,但是余光瞥到圣上面色涨红、沉浸其中的模样,都不敢去触这个眉头。

皇上是真心觉得百姓欢迎自己,毕竟他下了龙舟之后高呼“万岁”的声音还此起彼伏呢。

这样热忱的欢迎,让皇上对裴元珩这个二儿子也多了几分真心实意地欢喜,不仅亲自将人扶了起来,还拉着他的手:“吾儿辛苦了。”

裴元珩脸上挂着挑不出错的笑容:“为父皇分忧本就是儿臣的职责,谈何辛苦?真若说辛苦也该是父皇辛苦,若没有父皇带领百官节衣缩食地支持,通济渠也不会迅速建好,盱眙一带的百姓正式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对父皇感恩戴德。”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裴元珩虽然讨厌眼前之人,但是还是能装一装的,尤其是这样做还能膈应太子,一举两得。

他这话皇上也爱听。老二虽然不讨喜,但是这几件事情都办得漂亮,他也不介意给老二一份体面,于是便牵着老二的手进了县城。

二人看着着实算得上父子情深了,就连旁边的吴知县看着都摸不着头脑,不是说晋王不受皇上宠爱吗,怎么瞧着仿佛传言不实啊?

郑厌意味深长地对着太子使了个眼色,看吧,圣上已经对晋王刮目相看了。

不出意外看到太子脸色一黑。

郑厌鬼头鬼脑地期盼着太子跟晋王打起来,这两人势如水火,自己才能继续在两边捞好处,晋王也才会更加需要他。

后面跟着的文武官员却觉得怪异,盱眙的接驾是不是太简陋了些?没有歌舞助兴,也没有管弦之乐,街道两侧也没有太多的装饰,再看向他们脚底踩的红绸,这红绸乍一看好像还可以,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这红绸貌似有些劣质啊……

但是他们刚开始质疑,耳边又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将他们的质疑的念头给冲散了。

带头高呼的几个人已经笑开了花,大人说过,这件事容易得很,他们第一个喊万岁后便会有无数人跟着他们一道喊,据说这叫“从众效应”。虽然不解其意,但是照做肯定就够了。大人还说,只要将场子给热起来,让圣上听得舒心,他们便能得十贯钱。

那可是十贯啊,可不得卖力地喊!

直到抵达行宫处,皇上还能听到百姓在夹道欢迎,这让他那颗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能得如此爱戴,他在百姓心里必然是明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