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道藏辑要 > 通玄眞经卷之六璧六

通玄眞经卷之六璧六(1/2)

目录

默希子注

上德上德谓当时之君有德者也夫/三代之道废五霸之德衰故宜

修德以匡天下有功可见/有德可尊故曰上德者也

老子曰主者国之心也心治则百节皆安心

扰则百节皆乱治国在君明明则万姓乐其/业治身在心正正则百节安

其所/也故其身治者支体相遗也无疾/古也其国治

者君臣相忘也无忧/虞也

老子曰学於常枞老子之师姓常名枞老子/自说受教於师师之言如

是不/文者见舌而守柔见古道皆守雌柔古/字亦作舌字亦柔也仰视

屋树惜光阴/不驻也退而因川叹逝者/不息也观影而知持

後不先/物爲故圣人虚无因循常後而不先譬若

积薪燎後者处上後即先下即上物之常然/夫求先於人即不能先也

老子曰鸣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煎虎豹

之文来射猨狖之捷来格故勇武以强梁死

辩士以智能困能以智知未能以智不知此/以

能自害不能以不能自全以/智自贼不能以不智自存也故勇於一能察

於一辞可与曲说未可与广应持匹夫之勇/未能御衆执

一隅之说/非通途论

老子曰道以无有爲体体道虚无/所谓微妙视之不见

其形听之不闻其声谓之幽?幽?者所以

论道而非道也犹筌者取鱼而非鱼/言者论道而非道也夫道者

内视而自反反听内视自/得於身也故人不小觉不大

迷不小惠不大愚执荧耀而方太阳非迷者/若何持燕石而比和王非

愚若/何也莫鉴於流潦而鉴於止水以其内保之

止而不外荡心尘外荡则流浊而常昏/水性内虚因其止而自鉴月望

日夺光阴不可以承阳日出星不见不能与

之争光末不可以强於本枝不可以大於干

上重下轻其覆必易此意言大君有命小人/勿用若用之犹阴夺阳

星夺日光宜本末相用各得当/位则无倾危之患顚覆之祸一渊不两蛟

一雌不二雄一即定两即争君主一则国安/人主一则心泰

玉在山而草木润珠生渊而岸不枯山川韫/珠玉而

润媚君子积道/德以光辉也蚯蚓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

上食??堁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饥则食/士渴则饮水

言无异虑而不假筋骨爪牙之用人/一心守道亦何假名利然後称意也清之爲

明杯水可见眸子浊之爲害河水不见太山

清明虽小可以见毫发/昏浊虽大不能见山岳兰芷不爲莫服而不

芳舟浮江海不爲莫乗而沉君子行道不爲

莫知而止性之有也兰芷之芳性也不得不/芳君子爲善道不可不

行以清入浊必困辱以浊入清必覆倾贤愚/不并

立清浊/不同器天二炁即成虹地二炁即泄藏人二

炁即生病三才之道/所贵生之阴阳不能常且冬且夏

月不知昼日不知夜冬夏不可差跌/昼夜不相干犯川广者

鱼大山高者木修地广者德厚川不广不能/生巨鳞智不

周不能达至理故知非/厚德不能深知而远见故鱼不可以无饵钓

兽不可以空器召物不可以端然至/道不可以无人弘山有猛

兽林木爲之不斩园有螫虫葵藿爲之不采

国有贤臣折冲千里猛兽螫虫犹庇及草木/贤人君子自然辅佑君

民/也通於道者若车轴转於毂中不运於己与

之致於千里终而复始转於无穷之原也前/已

释/矣故举枉与直何如不得举直与枉勿与遂

往以释符/言篇也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

之一目今爲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任一人/之才难

以御衆一目之/罗无由获鸟故事或不可前规物或不可

预虑故圣人畜道待时也夫圣人其行也天/其动也时未至即

守道时之来即修之文王之/兴周道高祖之盛汉业也欲致鱼者先通

谷欲来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

集爲鱼得者非挈而入渊也爲猨得者非负

而上木也纵之所利而已夫君臣相爲用也/由鱼之投水鸟之

依林纵其所利不召而来/明君处世而忠贤自至也足所践者浅然待

所不践而後能行心所知者褊然待所不知

而後能明足其所践者少其不践者多心所/知者寡其不知者衆以不用而能

成其用不知而/能全其知也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唇

亡而齿寒河水深而壤在山此善言君民相/倚犹山川相通

河水深则膏润在山君厚敛则民货财匮乏/上有所求下有所竭民力殚而君位危则唇

亡齿寒之/义者是也水静则清清则平平则易易则见

物之形形不可并故可以爲正夫元首既明/犹止水之清

深鉴物情善恶之状无逃幽/察人情平和之政斯布之也使叶落者风揺

之也使水浊者物挠之也风不揺而叶自落/物常挠而水自清

末之/有也璧锾之器礛?之功也镆鎁断割砥砺

之力也言良玉寳剑虽有美质终假砥砺之/功方成乎奇器君子贤人虽有才质

终假师匠方/成其业也虹与骥致千里而不飞无裹粮

之资而不饥国所托者贤则所存者大坐而/无忧物所附者良则所致也远

疾而/不劳狡兔得而猎大烹必然/之势高鸟尽而良弓

藏不见/用也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审进退之/宜尽穷通

之数抱道守德全/身保名可谓贤也怒出於不怒爲出於不爲

视於无有则得所见听於无声则得所闻人/之

性本无怒怒出於有事人之性本无爲爲出/於有欲知怒之爲过爲之是非故内视见於

无形反听致於无声者谓却照本性而无声/无形无怒无爲所贵见於无非谓见於有也

飞鸟反乡免走归窟狐死首丘寒螿得木各

依其所生也物不忘本/人或违道水火相憎鼎鬲在其

间五味以和骨肉相爱也谗人间之父子相

危也言物性有相反虽水火相攻用之有方/则致和父子相爱谗慝间之则见疑贤

者不可/不察也大豕不择器而食俞肥其体故近死

此明小人苟希名利虽且贵而终否/贤者畜道待时虽暂否而终泰也凤凰翔

於千仞莫之能致椎固百内而不能自椽陟/壊

切未/详目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见其眦希大者/亡其细

见远者/遗其近因高爲山即安而不危因下爲渊即

深而鱼鼈归焉因其所易人不劳而自成/利其所习物不召而自至沟

池潦即溢旱即枯河海之源渊深而不竭蓄/之

则不盈流之则不竭未闻/有枯溢之患者渊深然也鼈无耳而目不可

以蔽精於明也瞽无目而耳不可以蔽精於

聪也各利一原/莫能相假混混之水浊可以濯吾足乎

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缨乎言清浊无遗贤/愚并用但量能

授任称物/随机也?音/药之爲缟也或爲冠或爲□音/未

言所用/不定也冠则戴枝之□则足蹍之无乖其分/各全其要

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

一掬不能塞江河水之势胜火一酌不能救

一车之薪谕一人之直不能移衆枉任/一人之智不能化羣迷也冬有

雷夏有雹寒暑不变其节霜雪麃麃碑休切/义鹿乙

日出而流冬雷夏雹寒暑不能全其节太/阳曰照霜雪不能固其质也倾

易覆也倚易軵也几易助也湿易雨也贤者/亲善

愚者亲恶其势易/軵其事易染也兰芷以芳不得见霜蟾蜍

辟兵寿在五月之望斯皆有用而见害曷若/无名以全身案万毕术

蟾蜍五月中杀之涂/五兵入军阵而不伤精泄者中易残精华发/於内而

枝干凋/於外也华非时者不可食物非时而食必病/财非义而取必害

舌之与齿孰先弊焉绳之与矢孰先直焉刚/者

虽坚而致弊柔/者虽屈而正物使影曲者形也使响浊者声

也形端必无曲影/言善必无恶响与死同病者难爲良医与

亡国同道者不可爲忠谋必死之病医虽良/而不救必亡之国

臣虽忠/而难存使倡吹竽使工捻窍虽中节不可使

决君形亡焉倡乐人也工制器人也盖言倡/者吹竽工者捻窍曲节虽中律

终动用相违心乎莫应何/能所决言其主君形忘也聋者不歌无以自

乐盲者不观无以接物声不通於耳絶想其/乐色不见其目息观

於/心步於林者不得直道行於险者不得履绳

步林不求阡陌务於通足履/险不循规矩事在济危也海内其所出故

能大生而不絶用而/无穷故爲大也日不并出狐不二雄神

龙不匹猛兽不羣惊鸟不双斯皆独立不羣/故能爲百兽衆

禽之/长也盖非橑不蔽日轮非辐不追疾橑轮未

足恃也言事物相假/不可偏任也张弓而射非弦不能发

发矢之爲射十分之一弓虽劲无弦不能中/的君虽圣非臣无以

济於业及爲射者甚衆至於求中者十分无/一犹干禄者不少至於求贤者万分无二

饥马在廐漠然无声投刍其旁争心乃生乏/刍

豢者投之乃争渴名位者居之必/竞故君子让其禄小人竞其位也三寸之管

无当天下不能满十石而有塞百斗而足喻/贪

者无厌而莫足由/器之无?而难满循绳而断即不过悬衡而

量即不差悬古法以类有时而遂杖格之属

有时而施是而行之谓之断非而行之谓之

乱循绳而动物不能越悬衡而制事无不当/古今既殊法度亦异适时而治滞方则乱

农夫劳而君子养愚者言而智者择耕也劳/在其中

学也禄/在其中见之明白处之如玉石见之黯乌感/切

黣音/昧必留其谋事理明白居然可分固无疑/焉闻见卤莽自难情晓宜留

谋/矣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毕开不如

一户之明小人虽多不足可任贤士虽寡得/一有余文王得吕望高祖得子房

其在/多乎蝮蛇不可爲足虎不可爲翼人无全能/物不双美

今有六尺之席卧而越之下才不难立而踰

之上才不易势施异也明人才不等也於彼/则通於此则塞所能

有异/故也助祭者得尝救鬭者得伤见善蒙惠遇/恶有伤而况

躬/行蔽於不祥之木爲雷霆所扑蔽不祥之木/而天威难逭

匿不善之人而/国法必诛也日月欲明浮云蔽之河水欲

清沙土秽之丛兰欲修秋风败之人性欲平

嗜欲害之蒙尘而欲无眯不可得絜处昏翳/之间何

以见明居嗜欲之场必从所染霜霰交下兰/蕙难以保其芳沙壤汩流河源无以全其絜

黄金龟纽贤者以爲佩土壤布地能者以爲

富不识所用虽金玉以爲粪士/苟知所施虽士壤以爲珠玉故与弱者金

玉不如与之尺素弱谓愚弱也与之尺素或/可保与之金玉则爲害犹

小人不可处大/位必置危亡也毂虚而中立三十辐各尽其

力使一轴独入衆辐皆弃何近远之能至爲/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