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道藏辑要 > 文始经言外?卷之四贤九

文始经言外?卷之四贤九(2/2)

目录

於物则不能游世如火不附木则无所托

形然物之在世岂能坚乆哉圣人必以五

行对之然後生生不穷如水火相尅却成

既济金木相尅却成夫妇皆对法也是道

也如兆龟数蓍至诚自契诚若不至则五

行无一应者矣

关尹子曰三者具有魂魂者识曰者精色者

神见之者爲魂耳口鼻心之类在此生者爱

爲精爲彼生父本观爲神爲彼生母本爱观

虽异识生彼生生本在彼生者一爲父故受

气於父气爲水二爲母故受血於母血爲火

有父有母彼生生矣惟其爱之无识如锁之

交观之无识如灯之照吾识不萌吾生何有

抱一子曰目耳鼻口心谓之五根声色香

味事谓之五尘观听嗅尝思谓之五识五

根主於精精有我无人之物也五尘主於

神神无我即物而见也五识主於魂故曰

魂识盖根尘识三者具而後有魂也父以

精爱母以神观爱爲水观爲火水爲气火

爲血父精母血交而识存乎中此降本流

末生生不穷之理也若夫爱无识而如鎻

之交观无识而如灯之照则吾识未尝萌

吾生何尝有哉

关尹子曰如桴叩鼓鼓之形者我之有也鼓

之声者我之感也桴已往矣余声尚在终亦

不存而已矣鼓之形如我之精鼓之声如我

之神其余声者犹之魂魄知夫倏往倏来则

五行之气我何有哉

抱一子曰精如鼓神如声余声如魂魄固

矣然则鼓不叩则不生声精不感则不生

神叩鼓以桴桴亡则虽有余声终亦不存

矣感精以气气亡则虽有魂魄终亦不存

矣是则五行之气倏往倏来我本无有而

我之所有者叩桴感气者而已矣或问曰

今欲声声不絶鼓鼓长存毕竟以何道感

之曰请放下手中桴方向汝说

关尹子曰夫果之有核必待水火土三者具

矣然後相生不穷三者不具如大旱大潦大

块皆不足以生物精水神火意土三者本不

交惟人以根合之故能於其中横见有事犹

如术呪能於至无见多有事

抱一子曰世之术呪能於无中见多有事

如张谐作五里之雾左慈掷梁上之盃是

道也无出於精神意三者合而爲之如果

之有核必待水火土三者俱而後生三者

不交则如大旱大潦大块不能生物然三

者本不能自交惟人以根合之如男女二

根交精而生形也然天有天根地有地根

人有人根而造化有造化之根人能於造

化之根上以起天地之根则能无中生有

而知变化之道矣

关尹子曰魂者木也木根干冬水而华於夏

火故人之魂藏於夜精而见於昼神合乎精

故所见我独盖精未尝有人合乎神故所见

人同盖神未尝有我

抱一子曰此章独言木喻者发明上章言

根之?也盖木爲魂爲人也人之所以爲

人以魂识昼夜隐见於精神之中而已矣

精一也故魂识合精则所见惟我独神二

也故魂识合神则所见与人同如木之根

於冬而荣於夏即魂之藏於夜而见於昼

也知夫木之根则知魂之根矣知夫魂之

根则知天地造化之根矣

关尹子曰知夫此身如梦中身随情所见者

可以飞神作我而游太清知夫此物如梦中

物随情所见者可以凝精作物而驾八荒是

道也能见精神而乆生能忘精神而超生吸

气以养精如金生水吸风以养神如木生火

所以假外以延精神漱水以养精精之所以

不穷摩火以养神神之所以不穷所以假内

以延精神若夫忘精神而超生者吾尝言之

抱一子曰人假精神以有生善养精神者

能见精神而乆生阴符经谓天有五贼见

之者昌是也能忘精神而超生阴符经谓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是也

世有梦飞神而游太清者亦有梦乗物而

驾八荒者此身此物皆如梦如幻梦而能

之者灵於神也觉而不能者拘於形也惟

能自见精神者觉梦一致可以飞神作我

可以凝精作物是皆法之妙用也至於吸

气吸风以益金木於外漱水摩火以养精

神於内亦皆足以延精神斯术之租者也

若夫忘精神而超生者道也是道也隐然

述于此书又在夫人自得之而已矣

关尹子曰人勤於礼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

人勤于智者精不外移可以摄精仁则阳而

明可以轻魂义则阴而?可以御魄

抱一子曰圣人因人之常心之所固有者

立爲五常皆自然而然非有牵强故曰常

也人能循此常而行之至可以集神摄精

轻魂御魄盖人之五神主此五常犹天之

五星主此五事也火星主礼礼主昇火亦

昇神属火人勤於礼者神不外驰可以集

神其余如木星主仁金星主义水星主智

而木轻金?水降所以能轻魂御魄摄精

莫不皆然只言四者四物具则土在其中

四常具则信在其中四神具则意在其中

四方立则中在其中孟子亦只言四端而

不及信与此意同

关尹子曰蜣蜋转丸丸成精思之而有蝡白

者存丸中俄去?而蝉彼蜣不思彼蝡奚白

抱一子曰此章言感化之机能动无情之

物也圆本无情而蜣蜋转而精思之则蝡

生圆中俄去?而化爲蝉外鑪金丹生於

金鼎神室之中神室本虚器全藉守鑪之

人神识不昧昼夜精观而神丹生於虚器

之中外丹既熟而内丹亦就化形而仙矣

参同契曰万象凭虚生感化各有类感化

者亦蜣精思之意耶

关尹子曰庖人羹蠏遗一足几上蠏已羹而

遗足尚动是生死者一气聚散耳不生不死

而人横计曰生死

抱一子曰人以动物爲有生今釜中之蠏

已羹而几上之遗足尚动是则生者一气

之聚死者一气之散耳彼非气者何尝有

聚散生死哉人横计之耳

关尹子曰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卧者有

死病者有死药者等死无甲乙之殊若知道

之士不见生故不见死

抱一子曰世人不知我本无生而见坐脱

立亡者以爲了达见卧死病死者以爲未

了达殊不知均一死耳初无甲乙之殊惟

知道者未尝有生故不见其生未尝有死

故不见其死

关尹子曰人之厌生死超生死者皆是大患

也譬如化人若有厌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

爲妖不名爲道

抱一子曰老子谓专气致柔能婴儿今问

婴儿曰汝生乎则不知也汝死乎则不知

也然则人之有厌生死心非大患乎有超

生死心非妖乎

关尹子曰计生死者或曰死已有或曰死已

无或曰死已亦有亦无或曰死已不有不无

或曰当幸者或曰当惧者或曰当任者或曰

当超者愈变情识驰骛不已殊不知我之生

死如马之手如牛之翼本无有复无无譬如

火水虽犯火水不能烧之不能溺之

抱一子曰以马之无手牛之无翼以况我

之未尝有生死也以水犯水以火犯火以

况我之入生死也然则既曰如马手牛翼

之未尝有矣又何入哉曰以未尝有生而

入死以未尝有死而入生是则入亦无入

犯亦无犯若夫以谓或有或无或幸或惧

或任或超愈变情识而驰鹜愈远矣安足

以知此哉

文始眞经言外?卷之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