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眞经注?卷之三福三(2/2)
耳
且吾尝试问乎汝
注己不知其正故试问汝
?理既无言不敢正据聊复反质试问乎
汝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栗
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
注此略举三者以明万物之异便
?惴栗恂惧是恐迫之别名然乎哉谓不
如此也言人湿地卧寝则病腰跨偏枯而
死泥鰌岂如此乎人於树上居处则迫怖
不安猨猴跳踯曾无所畏物性不同便宜
各异故举此三者以明万物谁知正定处
乎所是知蓬户金闺荣辱安在
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鸦嗜鼠四
者孰知正味
注此略举四者以明美恶之无主
?刍草也是牛羊之类豢养也是犬豕之
徒皆以所食爲名也麋与鹿而食长荐茂
草鸱鸢鸦鸟便嗜腐鼠蜈蚣食蛇略举四
者定与谁爲滋味乎故知盛馔蔬食其致
一者也
猨猵狙以爲雌麋与鹿交犹与鱼游毛嫱丽
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
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注此略举四者以明天下所好之不同也
不同者而非之则无以知所同之必是
?猨猴狙以爲雌雄麋鹿更相挠泥鰌与
鱼游戏毛嫱越王嬖妾丽姬晋国之宠嫔
此二人者姝妍冠世人谓之美也然鱼见
怖而深入鸟见惊而高飞麋鹿走而不顾
举此四者谁知宇内定是美色耶故知凡
夫愚迷妄生憎爱以理观察孰是非哉决
卒疾貌也
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
恶能知其辩
注夫利於彼者或害於此而天下之彼我
无穷则是非之境无常故唯莫之辩而任
其自是然後荡然俱得
?夫物乃衆而未尝非我故行仁履义损
益不同或於我爲利於彼爲害或於彼爲
是则於我爲非是以从彼我而互观之是
非之路仁义之绪樊乱纠纷若殽馔之杂
乱既无定法吾何能知其分别耶
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注未能妙其不知故犹嫌至人当知之斯
悬之未解也
?啮缺曰未悟彼此之不知更起利害之
疑请云子是至人应知利害必其不辩迷
闇若夜游重爲此难冀州後答之矣
王倪曰至人神矣
注无心而无不顺
?至者妙极之体神者不测之用夫圣人
虚已应物无方知而不知辩而不辩岂得
以名言心虑亿度至人耶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
山风振海而不能惊
注夫神全形具而体与物冥者虽涉至变
而未始非我故荡然无虿介於胷中也
?沍冻也原泽焚燎河汉水凝雷霆奋发
而破山飘风涛荡而振海而至人神凝未
兆体与物冥水火既不爲灾风雷讵能惊
骇犹如此也虚淡无心方之云气荫芘群
品顺物而行
若然者乗云气
注寄物而行非我动也
骑日月
注有昼夜而无死生也
?昏明代序有昼夜之可分处顺安时无
死生之能异而控驭群物运载含灵故有
乗骑之名也耳
而游乎四海之外
注夫唯无其知而任天下之自爲故驰万
物而不穷也
?动寂相即眞应一时瑞坐寰宇之中而
心游四海之外矣
死生无变於己
注与变爲体故死生若一
而况利害之端乎
注况利害於死生愈不足以介意
?夫利害者生涯之损益耳既死生爲昼
夜乗变化以遨游况利害於死生曾何足
以介意矣
瞿鹊子问乎长悟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
从事於务
注务自来而理自应耳非从而事之也
?务犹事也诸於也瞿鹊是长梧弟子故
谓师爲夫子夫体道圣人忘怀冥物虽涉
事有而不以爲务混迹尘俗泊尔无心岂
措意存情从於事物瞿鹊既欲请益是以
述昔之所闻者也
不就利不违害
注任而直前无所避就
?违避也体穷通之关命达利害之有时
故推理直前而无所避就也
不喜求
注求之不喜直取不怒
?妙悟从远也故物求之而不忻喜矣
不縁道
注独至者也
?夫圣智凝湛照物无情不将不迎无生
无灭固不以攀縁之心行乎虚通至道者
也
无谓有谓有谓无谓
注凡有称谓者皆非吾所谓也彼各自谓
耳故无彼有谓而有此无谓也
?谓言教也夫体道至人虚夷寂絶从本
降迹感而遂通故能理而教无谓而有谓
杀而理有谓而
无谓者也
而游乎尘垢之外
注凡非眞性皆尘垢也
?和光同尘处染不染故虽在嚣俗之中
而心自游於尘垢之外者矣
夫子以爲孟浪之言而我以爲妙道之行也
吾子以爲奚若
?孟浪犹率略也奚何也若如也如何所
谓不縁道等乃穷理尽性瞿鹊将爲妙道
之行长梧用作率略之谈未知其理如何
以何爲是
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莹也而丘也何足
以知之
?听莹疑惑不明之貌也夫至道深玄非
名言而可究虽复三皇五帝乃是圣人而
诠辩至理不尽其妙听莹至竟疑惑不明
我是何人犹能晓了本亦有作黄字者则
是轩辕
且汝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鴞
炙
注夫物有自然理有至极循而直往则冥
然自合非所言也故言之者孟浪而闻之
者听莹虽复黄帝犹不能使万物无怀而
听莹至竟故圣人付当於尘垢之外而玄
合乎视听之表照之以天而不逆计放之
自尔而不推明也今瞿鹊子方闻孟浪之
言而便以爲妙道之行斯亦无异见卵而
责司晨之功见弹而生鴞炙之实也夫不
能安时处顺而探变求化当生而虑死执
是以辩非皆逆计之徒也
?鴞即鵩鸟贾谊之所赋者也大小如雌
鸡而似斑鸠青緑色其肉甚美堪作羹炙
出江南然卵有生鸡之用而卵时未能司
晨弹有得鴞之功而弹时未堪爲炙亦犹
教能诠於妙理而教时非理今瞿鹊才闻
言说将爲妙道此计用之太早
予尝爲汝妄言之
注言之则孟浪也故试妄言之
汝以妄听之奚
注若正听妄言复爲太早计也故亦妄听
之何
?予我也奚何也夫至理无言言则孟浪
我试爲汝妄说汝亦妄听何如亦言奚者
即何之声也
旁日月挟宇宙
注以死生爲昼夜旁日月之喻也以万物
爲一体挟宇宙之譬也
?旁依附也挟怀藏也天地四方曰宇往
来古今曰宙契理圣人忘物忘我既而囊
括万有冥一死生故郭注云以死生爲昼
夜旁日月之喻也以万物爲一体挟宇宙
之喻也
爲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
注以有所贱故尊卑生焉而滑涽纷乱莫
之能正各自是於一方矣故爲脗然自合
之道莫若置之勿言委之自尔也脗然无
波际之谓也
?脗无分别之貌也置任也滑乱也涽闇
也隶皂仆之类也盖贱称也夫物情顚倒
妄执尊卑今圣人欲祛此惑爲脗然合同
之道者莫若滑乱昏杂随而任之以隶相
尊一於贵贱也
衆人役役
注驰鹜於是非之境也
圣人愚毛
注芚然无知而直往之貌
?役役驰动之容也愚芚无知之貌凡俗
之人驰逐前境劳役而不息体道之士忘
知废照芚然而若愚也
参万岁而一成纯
注纯者不杂者也夫举万岁而参其变而
衆人谓之杂矣故役役然劳形怵心而去
彼就此唯大圣无执故芚然直往而与变
化爲一一变化而常游於独者也故虽参
揉亿载千殊万异道行之而成则古今一
成也物谓之而然则万物一然也无物不
然无时不成斯可谓纯也
?夫圣人者与二仪合其德万物同其体
故能随变任化与世相宜虽复代历古今
时经夷险参杂尘俗千殊万异而淡然自
若不以介怀抱一精纯而常居妙极也
万物尽然
注无物不然
而以是相藴
注藴积也积是於万岁则万岁一是也积
然於万物则万物尽然也故不知死生先
後之所在彼我胜负之所如也
?藴积也夫物情封执爲日已乆是以横
论万物莫不我然彼不然坚说古今悉皆
自是他不是虽复万物之多古今之远是
非藴积未有休时圣人顺世污隆动而常
寂参揉亿载而纯一凝然也
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
注死生一也而独悦生欲与变化相背故
未知其非惑也
?夫鑪锤万物未始不均变化死生其理
唯一而独悦生恶死非惑如何
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注少而失其故居名爲弱丧夫弱丧者遂
安於所在而不知归於故乡也焉知生之
非夫弱丧焉知死之非夫还归而恶之哉
?弱者弱龄丧之言失谓少年遭乱丧失
桑梓遂安他土而不知归谓之弱失从无
出有谓之爲生自有还无谓之爲死遂其
恋生恶死岂非弱丧不知归邪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
泣沾襟及其至於王所与王同匡牀食刍豢
而後悔其泣也
注一生之内情变若此当此之日则不知
彼况夫死生之变恶能相知哉
?昔秦穆公与晋献公共伐丽戎之国得
美女一玉环二秦取环而晋取女即丽戎
国艾地守封疆人之女也匡正也初去丽
戎离别亲戚怀土之恋故涕泣沾襟後至
晋邦宠爱隆重与献公同方牀而燕处进
牢馔以盈厨情好既移所以悔其先泣一
生之内情变若此况死生之异何能知哉
庄子寓言故称献公爲王耳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注蕲求也
?蕲求也丽姬至晋悔其先泣焉知死者
之不却悔初始在生之日求生之意也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
注此寤寐之事变也事苟变情亦异则死
生之愿不得同矣故生时乐生则死时乐
死矣死生虽异其於各得所愿一也则何
系哉
?夫死生之变犹觉梦之异耳夫觉梦之
事既殊故死生之情亦别而世有觉凶而
梦吉亦何妨死乐而生忧耶是知寤寐之
间未足可系也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注由此观之当死之时亦不知其死而自
适其志也
?方将爲梦之时不知梦之是梦亦犹方
将处死之日不知死之爲死各适其志何
所恋哉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
注夫梦者乃复梦中占其梦则无以异於
寤者也
觉而後知其梦也
注当所遇无不足也何爲方生而忧死哉
?夫人在睡梦之中谓是眞实亦复占候
梦想思度吉凶既觉以後方知是梦是故
生时乐生死时乐死何爲当生而忧死哉
且有大觉而後知此其大梦也
注夫人觉者圣人也大觉者乃知夫患虑
在怀者未寤也
?夫扰扰生民芸芸群品驰鹜有爲之境
昏迷大梦之中唯有体道圣人朗然独觉
知夫患虑在怀者皆未寤也
而愚者自以爲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
哉
注夫愚者大梦而自以爲寤故窃窃然以
所好爲君上而所恶爲牧圉欣然信一家
之偏见可谓固陋矣
?夫物情愚惑闇若夜游昏在梦中自以
爲觉窃窃然议专所知情之好者爲君上
情之恶者同牧圉以此爲情怀可谓固陋
牛曰牧马曰圉也
丘也与汝皆梦也
注未能忘言而神解故非大觉也
?丘是长梧名也夫照达眞言犹以爲梦
况愚徒窃窃岂有觉哉
予谓汝梦亦梦也
注即复梦中之占梦也夫自以爲梦犹未
寤也况窃窃然自以爲觉哉
?夫迷情无觉论梦还在梦中声说非眞
妙辩犹居言内是故梦中占梦梦所以皆
空言内试言言所以虚假此托梦中之占
梦亦结孟浪之谭耳
是其言也其名爲吊诡
注夫非常之谈故非常人之所知故谓之
吊当卓诡而不识其悬解
?夫举世皆梦此乃玄谈非常之言不顾
於俗予当卓诡駮异物情自非清通岂识
深远哉
万世之後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
之也
注言能蜕然无系而玄同死生者至希也
?且世万年而一逢大圣知三界悉空四
生非有彼我言说皆在梦中如此解人甚
爲希遇论其赊促是旦暮逢之三十年爲
一世也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
也我果非也邪
?若而皆汝也若不胜汝也耶假问之词
也夫是非彼我举体不眞倒置之徒妄爲
臧否假使我与汝对争汝胜我不胜汝胜
定是我不胜定非耶固不可也
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注若而皆汝也
?假令我胜於汝汝不及我我决是也汝
定非也各据偏执未足可依也
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
?或不定也我之与汝或是或非彼此言
之胜负不定故或是则非是或非则非非
也
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
?俱是则无非俱非则无是故是非彼我
出自妄情也
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闇吾谁
使正之
注不知而後推不见而後辩辩之而不足
以自信以其与物对也辩对终日黮闇至
竟莫能正之故当付之自正耳
?彼我二人各执偏见咸谓自是故不能
相知必也相知己之所非者他家之是也
假令别有一人遣定臧否此人遗有彼此
亦不离是非各据妄情总成闇惑心必怀
爱此见所以黮闇不明三人各执使谁正
之黮闇不明之谓也
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
?既将汝同见则与汝不殊与汝不殊何
能正定此覆释第一句
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
注同故是之未足信也
?注云同故是之耳未足信也此覆释第
二句也
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
能正之
注异故指非耳亦不足据
?既异我汝故别起是非别起是非亦何
足可据此覆解第三句
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
能正之
注是若果是则天下不得复有非之者也
非若信非则亦无縁复有是之者也今是
其所同而非其所异异同既具而是非无
主故夫是非者生於好辩而休乎天均付
之两行而息乎自正也
?彼此曲从是非两顺不异我汝亦何能
正之此解第四句
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
邪
注各自正耳待彼不足以正此则天下莫
能相正也故付之自正而至矣
?我与汝及人固受黮闇之人总有三人
各执一见咸言我是故俱不相知三人既
不能定岂复更须一人若别待一人亦与
前何异彼也耶言其不待之也
何谓和之以天倪
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
?天自然也倪分也夫彼我妄执是非无
主所以三人四句不能正之故假设论端
托爲问答和以自然之分令归无是无非
天倪之义次列於下文
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
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
然也亦无辩
注是非然否彼我更对故无辩无辩故和
之以天倪安其自然之分而已不待彼以
正之
?辩别也夫是非然否出自妄情以理推
求举体虚幻所是则不是然则不然何以
知其然耶是若定是是则异非然若定然
然则异否而今此谓之是彼谓之非彼之
所然此以爲否故知是非然否理在不殊
彼我更对妄爲分别故无之也矣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
注是非之辩爲化声夫化声之相待俱不
足以相正故若不相待也
?夫是非彼我相待而成以理推寻待亦
非实故变化声说有此待名名既不眞待
便虚待待即非待故知不相待者也
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注和之以自然之分任其无极之化寻斯
以往则是非之境自泯而性命之致自穷
也
?曼衍犹变化也因任也穷尽也和以自
然之分所以无是无非任其无极之化故
能不滞不着既而处顺安时尽天年之性
命也
忘年忘义振於无竟故寓诸无竟
注夫忘年故玄同死生忘义故弥贯是非
是非死生荡而爲一斯至理也至理畅於
无极故寄之者不得有穷也
?振畅也竟穷也寓寄也夫年者生之所
禀也既同於生死所以忘年也义者裁於
是非也既一於是非所以忘义也此则遣
前知是非无穷之义也既而生死是非荡
而爲一故能通畅妙理洞照无穷寄言无
穷亦无无穷之可畅斯又遣於无极者也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
何其无特操与
注罔两景外之微阴也
?罔两景外之微阴也曩昔也向也特独
也庄子寓言以畅玄理故寄景与罔两明
於独化之义而罔两问景云汝向行今止
昔坐今起然则子行止坐起制在於形唯
欲随逐於他都无独立志操者何耶
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
注言天机自尔坐起无待无待而独得者
孰知其故而责其所以哉
?夫物之形质咸禀自然事似有因理在
无待而形影非远尚有天机故曰万类参
差无非独化者也
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
注若责其所待而寻其所由则寻责无极
卒至於无待而独化之理明矣
?影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於形形
待造物请问造物复何待乎斯则待待无
穷卒乎无待也
吾待蛇蚹蜩翼邪
注若待蛇蚹蜩翼则无特操之所由未爲
难识也今所以不识正由不待斯类而独
化故耳
?昔诸讲人及郭生注意皆云蛇蚹是蝮
下龃龉蜩翼者是蜩翅也言蛇待蚹而行
蜩待翼而飞影待形而有也盖不然乎若
使待翼而飞待足而走飞禽走兽其类无
穷何劳独举蛇蚹频引爲譬即今解蚹者
蛇蜕皮也蜩翼者蜩甲也言蛇蜕旧皮蜩
新出甲不知所以莫辩其然独化而生盖
无待也而蛇蜩二虫犹蜕皮甲称异诸物
所以引之故外篇云吾待蛇蚹蜩甲耶是
知形影之义与蚹甲无异者也
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注世或谓罔两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
请问夫造物者有邪无邪无也则胡能造
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衆形故明衆形之
自物而後始可与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
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於玄冥者也
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
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故彼我相因形
景俱生虽复玄合而非待也明斯理也将
使万物各反所宗於体中而不待乎外外
无所谢而内无所矜是以诱然皆生而不
知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所以得也今
罔两之因景犹云俱生而非待也则万物
虽衆而共成乎天而皆历然莫不独见矣
故罔两非景之所制而景非形之所使形
非无之所化也则化与不化然与不然从
人之与由己莫不自尔吾安识其所以哉
故任而不助则本末内外畅然俱得泯然
无迹若乃责此近因而忘其自尔宗物於
外丧主於内而爱尚生矣虽欲推而齐之
然其所尚己存乎胸中何夷之得有哉
?夫待与不待然与不然天机自张莫知
其宰岂措情於寻责而思虑於心识者乎
昔者庄周梦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
志与
注自快得意悦豫而行
?栩栩忻畅貌也喻晓也夫生灭交谢寒
暑递迁盖天地之常万物之理也而庄生
晖明镜以照烛泛上善以遨游故能托梦
觉於死生寄自他於物化是以梦爲胡蝶
栩栩而适其心觉乃庄周蘧薳而畅其志
也
不知周也
注方其梦爲胡蝶而不知周则与殊死不
异也然所在无不适志则当生而系生者
必当死而恋死矣由此观之知夫在生而
哀死者误也
?方爲胡蝶晓了分明快意适情悦豫之
甚只言是蝶不识庄周死不知生其义亦
尔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注自周而言故称觉耳未必非梦也
?蘧蘧惊动之貌也俄顷之间梦罢而觉
惊怪思省方是庄周故注云自周而言故
称觉耳未必非梦也
不知周之梦爲胡蝶与胡蝶之梦爲周与
注今之不知胡蝶无异於梦之不知周也
而各适一时之志则无以明胡蝶之不梦
爲周矣世有假寐而梦经百年者则无以
明今之百年非假寐之梦者也
?昔梦爲蝶甚有畅情今作庄周亦言适
志是以觉梦既无的当庄蝶岂辩眞虚者
哉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注夫觉梦之分无异於死生之辩也今所
以自喻适志由其分定非由无分也
?既觉既梦有蝶有庄乃曰浮虚亦不无
崖分也
此之谓物化
注夫时不暂停而今不遂存故昨日之梦
於今化矣死生之变岂异於此而劳心於
其间哉方爲此则不知彼梦爲胡蝶是也
取之於人则一生之中今不知後丽姬是
也而愚者窃窃然自以爲知生之可乐死
之可苦未闻物化之谓也
?夫新新变化物物迁流譬彼穷指方兹
交臂是以周蝶觉梦俄顷之间後不知前
此不知彼而何爲当生虑死妄起忧悲故
知生死往来物理之变化也
南华眞经注?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