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218(2/2)
这年头,很难找到整租房,短租整租房更难找,混租房很容易找,基本上房东自己也住这里。
宋旭阳自己租房子,也是混租房。
宋旭阳就在这附近租混租房,房东得知房客是外地人,而且是短租,一个房间要住五个人,就不大乐意租。宋旭阳费了老大功夫,东拼西凑,才凑够十二间房。
宋旭阳给参观团分配好房间,离开了一会儿,手上拿了一串锁回来,给每个房间发一把锁,并叮嘱他们只要屋里没人,就要锁好门窗。
宋旭阳怕他们不以为意,跟他们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事儿要从他和他阿爸吵架说起。
他阿爸这个人特别要面子,别人用怜悯的语气说他儿子脑壳有问题,阿爸恼火的很,回家和他大吵一架,说了一些伤人的话。这些话就像一支支箭,把他心射的千疮百孔,阿爸还撵他出门,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厂里有几间空房子,他有房子住,就没死皮赖脸赖在家里,收拾几件衣服,把他阿爸刚买回来的竹席卷了卷,绑自行车上,把家里的电视也绑自行车上,骑自行车,一路招摇过市到厂里。
他到了厂里,通知宋山花同志他今后住厂里,宋山花神神秘秘跟他说最近厂里经常丢东西,她天天打扫厂子,突然有一天在她经常打扫的地方发现了丢的东西。几个嬢嬢突然在他背后说话,差点把他的魂吓没了。这群嬢嬢比宋山花还吓唬人,说厂子下地基时,挖出一个坑,坑里埋着几十副尸骨,死状凄惨,她们说自打厂子建成,厂里每晚都闹鬼,她们还说原罐头厂之所以倒闭,都是被鬼闹得,她们说的有鼻子有眼。
宋旭阳嘴上说不信,心里还是发悚,就出去租了一间房子住。
他租的房子,房东和租客混住。房主和善,租客对人热情,事业不顺,每天回家,得到良言善语,心窝暖暖的。有一天,他被他阿妈生拉硬拽,拉回家吃饭,第二天早晨回到出租屋,发现电视没了,连竹席也被偷了。他当场报了警,公安询问他们这几天有没有陌生人在周围活动,他们说没有,公安再问他们,他们说不知道,公安离开后,他们对他十分冷漠。
门锁没有撬动过的痕迹,房东那里有备用钥匙,他一开始怀疑有人从房东那里偷了备用钥匙到他房里盗窃。房东和租客的反常行为,宋旭阳开始怀疑房东和租客联合作案。
他没有证据,只能自认倒霉。
“你还住那里吗?”张华问。
“住,不过等会我搬回厂里住,胡翔跟我住一块儿。”找房子的时候,宋旭阳问胡翔怕不怕那些玩意儿,胡翔说他曾经在坟地里睡过觉,宋旭阳知道这人不怕,即刻打算搬回厂里住。
宋旭阳让他们在这里收拾房间,自己带着胡翔回出租屋拿东西。
林北和冯援朝先回厂里。
回到厂里,林北给阿滨结了钱,阿滨把“汉源——后齐”的牌子放车头,开车离开。早晨,林北跟两人谈过,阿滨得知最近一段时间他只包一辆车,主动提出让他包许树的车,他接着开“汉源——后齐”专线。
阿滨离开没过多久,胡翔骑车进了厂里,宋旭阳坐在车后座上,怀里抱着一卷竹席。
林北跟宋旭阳打了一声招呼,上了大巴车。
许树开大巴车回招待所。
林北下了大巴车,立刻打电话告诉黄益民他这边情况。
黄益民刚刚在通下水口,尽管他穿了雨衣,脸被淋的透透的,他边拿毛巾擦脸,边说:“淮市进入了梅雨季节,一直下暴雨。超英在凤阳路那里统计哪个门面房漏雨,林南带人在那里搞装修,等搞完装修,我让林南把漏雨的地方补一补。”
“厂子情况怎么样?”林北急忙问。
“闽安江水位上涨,各河道雨水排不掉,藕塘已经成为一片汪洋,镇上还能撑得住,暂时没有被淹的危险。”黄益民说。镇上河道多,排水系统完善,再连下两三天暴雨也能撑得住。北沟乡本来就地少人也少,经济也不行,就怕暴雨继续下下去,这里经济不行,被划为泄洪区。北哥在西南,跟他说这些也没用,黄益民就没提这些。
真要出了事,黄益民不会瞒着自己,林北就没追问下去。
两人在电话里闲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第二天,林北坐大巴车到厂里,大巴车带走了宋旭阳、胡翔。
宋旭阳指路,带林北去订果园。
果园老板正在纳闷呢,大巴车停在果园边干嘛。宋旭阳从车上走下来,果园老板第一反应就是撵走这个疯子,这个疯子在他果园不干坏事,神经兮兮在果园里上蹿下跳,写写画画,但谁又能保证他不会突然犯病,毁坏果树?
又有人从车上走下来,那人脖子上还挂了一个相机,大脑及时制止了果园老板的动作。
果园老板停止了捡树枝的动作,宋旭阳身上却隐隐作痛。
这个果园果子品质不错,不止他一个人盯上这个果园,宋旭阳没底气放狠话说不包果园,却又气不过,只能阴阳怪气说:“由于你不信我会包你果园,这回我把合作商带来了。”
一个老板跟他说宋旭阳买原材料,还问卖家要钱,让卖家投资他,正常人能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果园老板回家跟家人说起这件事,家人一致认为宋旭阳得了失心疯,他才驱赶宋旭阳,不让宋旭阳靠近果园。
“……你还要看果园吗?”果园老板干巴巴说。
“看,怎么不看。”宋旭阳走了两步,扭头问,“可以吃枇杷吗?”
“可以。”果园老板挤出笑容说。
宋旭阳带着林北钻进了果林吃枇杷,跟林北说如何分辨果子好坏。
“这个果园的果子个头大,水分足,口感好,适合制作水果罐头,投下来的小果子用来熬成枇杷膏。”宋旭阳说。
林北之前跟刘多仁看过几个果园,能分辨出宋旭阳说的话有没有夸张成分。
宋旭阳没夸大其词,这个果园的枇杷品质确实不错。
两个多小时后,两人回到初始地。
林北找到果园老板,问:“有没有人订这个果园?”
“有好几个人打算订这个果园。”果园老板又在心里嘀咕,那几个人压价压的太离谱,他又不想贱卖。由于价格一直谈不拢,他的果园就没订出去。
林北让宋旭阳跟果园老板谈价格。
如果他不杀价,林老板该对他有意见了。宋旭阳对半砍价,果园老板想拿刀砍他,好在宋旭阳又一点点往上加价格,果园老板才没拿刀。
宋旭阳一点点试探果园老板底线,最后给出比其他老板高出200元拿下这个果园。
林北爽快付了定金。
宋旭阳又带林北到其他果园订枇杷,林北一直让宋旭阳出面谈价格,不管宋旭阳把价格谈成什么样子,他都爽快付钱。
宋旭阳不仅没松一口气,压力反而更大。
两人马不停蹄去采购冰糖。
接下来几天,宋旭阳带林北去看包材。
林北和老板们沟通款式和细节,宋旭阳留在厂里招人。林北最先确定罐头瓶款式,厂家按照林北的要求生产产品,宋旭阳带人采摘枇杷。
第一批罐头瓶到货,枇杷也被拉进厂里。
厂里风风火火搞生产,林北给宋旭阳留了一笔钱,带上冯援朝,坐许树的大巴车到石棉县。
到了石棉县,林北三人住进了招待所。
林北在招待所休整一天,才到罐头厂找申道忠。
申道忠再次见到林北,十分意外,把林北带到办公室。上回林北没吃到枇杷罐头,这回申道忠搬一箱枇杷罐头到办公室,他让林北敞开吃,他管够。
林北没跟他客气,他打开瓶盖,吃了几个枇杷,问了上次他没问的问题:“你们厂生产枇杷膏吗?”
“如果客户订,我们给客户专门生产一批枇杷膏。”申道忠抽一口烟说。
“我跟你订一批川贝枇杷膏,原材料枇杷果肉,你们厂能生产吗?”林北问。
申道忠愣了一瞬,说:“可以。”
“那你有蜜源吗?我想生产一批蜂蜜枇杷膏。”林北又问。
“蜂蜜产量少,无法批量生产蜂蜜枇杷膏,我劝你打消这个念头。”申道忠没说的是市场上有蜂蜜枇杷膏,蜂蜜含量少之又少,他不屑于弄虚作假,宁愿厂子盈利少,也不生产这玩意。
林北挑了挑眉,继续之前他让申道忠给他生产川贝枇杷膏的话题。
林北之所以让申道忠给他生产川贝枇杷膏,是因为宋旭阳没有经验,他担心宋旭阳分辨不了川贝好坏。
林北和申道忠沟通生产上的事,学习到一些东西。
两人沟通很顺利,申道忠要价也很合理,两人当天就签了合同。
当初他答应了阿杜,要包他枇杷,林北记得,就跟申道忠说包阿杜果园的事。
申道忠这个人比较轴,即便林北有言在先,但枇杷质量达不到要求,他是不会要这批枇杷。
林北带申道忠到阿杜的果园看枇杷。
有人要包阿杜果园,出的价格低,阿杜没同意,掰着手指头等林北。
周围人劝阿杜把果园订出去,阿杜跟人说有个南方大老板承诺包他果园,没一个人相信,有人认为阿杜在说谎,也有人认为阿杜得了癔症。
今天,阿杜又送走一个想捡漏,低价订果园的人。他坐地上,低头揪着草,嘴里念念叨。
阿杜耳朵动了动,他似乎听到了大车行驶的声音。他站起来,走到路上眺望,看到了一辆大巴车,阿杜心脏“咚咚咚”跳动,强劲有力,他真怕心脏跳出来,用手按住胸口。
大巴车停到山脚下,一群人下车,阿杜看到了熟悉的人,朝人群挥手。
林北也注意到了阿杜,朝他挥了挥手,撇头跟申道忠说:“这个小伙子就是阿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