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在八零搞运输 > 第219章 219

第219章 219(1/2)

目录

第219章219

申道忠的目光从阿杜身上掠过,眺望这座果园。

这座果园被清晨下的一场雷阵雨,洗去了尘埃。蒙尘的绿宝石绽放光芒,一颗颗金灿灿的枇杷点缀宝石,流光溢彩。

申道忠走上前,折一截挂满了枇杷的树枝,土鸡蛋大小的枇杷挤挤挨挨靠在一起,低垂着脑袋,瞧着就很讨喜。

他摘下一个枇杷,剥下薄薄的皮,汁水顺着指尖滴落到地上,咬一口,甘甜爽口。

林北指着申道忠,跟阿杜介绍道:“这位是罐头厂厂长,申厂长。”

申道忠太有个人特点,林北介绍他姓申,阿杜观他身体消瘦,眼窝凹陷,戴着一副用医用绷带绑着右眼镜腿的眼镜,阿杜即刻猜到他是谁。

申道忠的人生经历值得人津津乐道。申道忠是他们这儿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上的还是农业大学,即将分配工作,被下放到大西北改造,76年,他家被平反,他没有选择回学校完成学业,而是接手了罐头厂。步入八十年代,各大国有厂子就像一叶扁舟,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起起伏伏,有的被浪掀翻,有的置换成大船,在浪潮中扬帆起航,申道忠的罐头厂没能完成置换,艰难的在海上航行。

人们替申道忠惋惜,惋惜申道忠当初做错了选择。这时候申道忠还能回头,可以选择继续完成学业,也可以申请调到农业部门。

然而申道忠在这时,做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事,他跑去农技站学习,免费给果农的黄桃树看病。

果农频繁提到申道忠,阿杜有时会听一耳朵,他不理解申道忠的每一个选择。假如他是申道忠,他肯定回学校完成学业,到和专业对口的单位上班。

他就是一个小果农,哪有资格替知识分子操心。

阿杜挪开视线,强行不让自己关注申道忠。心神放在南方老板身上,完了,他怎么开始紧张了。

阿杜再想转移注意力,已经转移不了了。他越来越紧张,额上冒了一层汗。

“你果园的枇杷有没有订出去?”林北问。

“没,没有。”阿杜说。

这时候,申道忠钻进了果林,林北喊上阿杜,也进了果林。

一行人走走停停,吃吃说说,钻出了果林,走到阴凉的地方谈价格。

林北和申道忠的合作模式跟宋旭阳不同,他只能算给申道忠推荐果农,罐头厂和果农是合作关系,因此由申道忠和阿杜谈价格。

申道忠最能体会果农种植水果不易,出的价格倒是合理,阿杜也没擡价。

双方很快定好了价格,即刻签订了合同。

阿杜乘坐大巴车跟他们一道回罐头厂,拿着申道忠给他的条子,到财务那里领定金。

申道忠去安排工作,林北带着冯援朝、许树逛了起来,学习厂子管理模式。

林北站在树下看板报,阿杜从他右前方经过,脸上带着笑意,显然拿到了钱。

阿杜也注意到了林北,他后退着朝林北招手:“林老板,再见。”

转身跑出了罐头厂。

他儿子出生,他都没有今天这么开心。为啥?同行说这家罐头厂最困难那两年,也没拖欠果农钱款。能把枇杷卖给这家罐头厂,是多少人盼不来的机遇。

嘿嘿,他盼到了。

而且罐头厂用这批枇杷给南方老板制作枇杷膏。

今早,他老汉跟他说到县城畜禽改良站逮几只猪儿子回家喂,也不知道他老汉有没有回去,阿杜决定到改良站碰碰运气。

阿杜刚走出罐头厂,申道忠过来找林北,领着林北三人去食堂吃午饭。

下午,在申道忠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药材市场。

一行人走进药材店,申道忠问林北:“这里有川贝母吗?”

林北长这么大,没见过川贝。又听申道忠说川贝母,林北在心里嘀咕,川贝和川贝母是一种东西吗?

尽管林北心里有很多问号,面上却很淡定,扫视药材,走向申道忠进店前,第一眼看的药材。

这个药材远看似莲子,走近,才看出它和莲子有区别。

它有鳞片,两片大鳞片紧紧抱着小鳞片。

林北拿起它,手上沾上了一点粉末。

“这是川贝母,是我们这边的特产。”申道忠抓一把川贝母,分辨川贝母好坏。

“川贝和川贝母是一种东西吗?”林北问出了心中的困惑。

“一种东西,可能每个地区叫法不同。”申道忠说。

“我们那里不产川贝,药房也很少出现川贝这种药材。”林北说。

刚刚林北一眼就认出了川贝母,他还以为林北是一个行家,结果林北似乎并不了解川贝母。申道忠挑拣品质相差很大的川贝母,跟林北介绍川贝母的特点,教林北怎么分辨川贝母品质好坏,又教林北怎么区分有硫和无硫川贝母,跟林北介绍不同产地的川贝母,价格也会不同。

申道忠带林北一行人到另一家看川贝母。

林北跟申道忠逛了一下午药材市场,只有一个感慨,里面水真深。在他跟申道忠学了点皮毛的前提下,让他自己去采购川贝,他依旧没有把握自己不会被坑,就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

晚上,林北回到招待所,打电话到厂里,这回桑超英、黄益民都在,林北跟两人介绍西南特产川贝。西南盛产三种川贝,分别是松贝、青贝、炉贝,品质由高到底排列,价格也是由高到底排列。

淮市药房只有川贝枇杷膏和打成粉的川贝,桑超英至今没见过未被加工处理过的川贝。他好奇问:“北哥,川贝长啥样?它长在土壤里,还是长在树上?”

桑超英问的问题,林北也问过申道忠。他先跟桑超英形容了川贝的形状,再跟桑超英说川贝长在树上,又说到了川贝的生长环境。

桑超英对川贝有了一些了解,但川贝具体长啥样,他想象不出来。

林北说:“我拍了照片,回去给你看照片。”

桑超英心思活络说:“北哥,弄点松贝和青贝回来,放在店里卖。各弄百十来斤,咱先试试水。”

“客户买回去胡乱吃,会不会吃出问题?”黄益民谨慎说。

“没明显的副作用,但川贝是凉药,不建议体寒、宫寒的人长期服用,建议感冒、咳嗽,或者口中有痰群体服用。如果研磨成粉服用,建议每次服用1—2克,除此之外,建议每次服用3—10克,建议一天服用量不超过10克。”林北介绍完哪些人可以食用川贝和注意事项,开始说川贝的食用方法以及功效,“川贝和蒲公英、连翘、金银花同用,可以消肿解毒,可以与梨一起煮冰糖雪梨,也可以把苹果的心挖掉,放入川贝、冰糖,放蒸屉上蒸,可以化痰止咳,也可以把川贝研磨成粉末,用白水送服。”①

“北哥,你了解的这么详细,是不是早有这个打算?”黄益民眼睛亮闪闪问。

“什么打算?”林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