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已沸腾(1/2)
爱已沸腾
四月中旬,春意盎然。
霖城的紫外线很强,气温比京市高几度,隔着一层防晒口罩,都能感受到空气的干燥,一个个参展团队带着作品来参加Fire青年影展。
许梦伊踩着细跟鞋在后面喊夏葵的时候,声音都是脱力的,“为什么停车场离得这么远,我的脚好疼。”
阳光很烈,夏葵站在影展楼前的广场上,鼻梁上架着一副太阳镜,卫衣的帽子兜在脑后,她用手挡着额前的太阳,“今天还要站好久,穿着高跟鞋脚会很痛,要不你回酒店休息吧?”
“不要”,许梦伊慢吞吞地挪到她跟前,“我想亲眼见证我们的电影获奖。”
她可是跟辛北辰赌气来的,他能做出高票房的电影,她就能做出高口碑的电影。
夏葵目光徐徐落她身上,不知道这俩人到底在较什么劲儿,而且要怎么解释才能让这位大小姐明白,Fire青年影展的规模不大,她们更不是来拿奖的。
踌躇了一会儿,她还是放弃了,“我们带的预告片只有十分钟,你别抱太大希望。”
许梦伊眯眼看她,“能不能花钱买个奖呀?”
资本圈就是这样,运作奖项背地里已经明码标价,许梦伊跟着辛北辰,常年跟娱乐圈打交道,对里面的暗箱操作也是门清。
夏葵把食指置于唇上,意思是慎言,重新看向许梦伊的时候,表情挺严肃的,“我们这次来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导演成片还没剪辑出来,就流出去一个营销咖的名声,对谁都不好。”
“哦。”许梦伊收嘴了。
从暴晒的室外到室内,温度一下就降下来了,工作人员给她们做了登记。
Fire青年影展采用邀约制,不对大众开放,除了参展影片的制片方和导演组,其余也都是业内人士——投资人、影评人,以及各大影视公司的负责人。
距离看片还有一段时间,两人就去影厅外看影片的介绍资料。电影《红色皮囊》的展板前,前面站了几个人在看简介。
许梦伊默默地站在他们身后,状似不经意地开口,“这部电影的切入点还挺特别的,之前没见过有人写关于NPD的题材。”
“题材还不错,不过可惜了……”说话的男人留着络腮胡,穿着件黑衬衫,看不出年龄,带着点艺术家的气质。
“可惜?什么意思呀?”社交是夏葵的短板,幸亏有许梦伊周旋,她求知若渴地问。
络腮胡慢慢侧头,“这种带有女性视角的影片,明显要审判男人,先天就失去了一半的受众。”
许梦伊不认同,“你这是性别歧视吧,电影就算是女性视角,目的也不是为了审判男人。”
被审判的,是这个社会里阳光照射不到的东西。
不知道络腮胡是不想懂,还是故作高深,他视线重新落回展板,“你们知道为什么知名的导演都是男性吗?”
夏葵蹙眉,安静地看过去。
“女性总喜欢把自己那些细枝末节的感受放大,把文艺片和故弄玄虚、无病呻吟画上等号,我没觉得女性视角有什么问题,只是脑回路不同,作为男性很难Get到你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从几句简短的对话中,他已经猜出她们是电影的制片方了,再开口的时候,胡子也跟着微微震动,“有一些电影是先天有缺陷,既不叫好,也不叫座,注定走不远。”
“你是影片赏析还是算命呀?”许梦伊的语气带着轻嘲,以她的性格,能忍到现在已经不错了,“听你的口气,代表作肯定是响彻大江南北了吧,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络腮胡忽然咳嗽了两声,跟身边人转移话题,“看片的时间快到了吧,要不我们进场吧。”
许梦伊不依不饶,“别走呀,大导演,我还想拜读你的作品呢。”
络腮胡离开的速度更快了。
许梦伊脸上还挂着情绪,对着他的背影冷笑一声,“葵葵,别听他胡说八道,连个代表作都没有的人,有什么资格评价我们的作品。”
这个圈子最不乏的就是理论大师,夏葵也没太在意,她对影片的预估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伊伊,不管我们多么壮志凌云,《红色皮囊》都有可能如那人说的一样,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许梦伊的小暴脾气,从来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无所谓,大不了就是亏钱而已。”
夏葵长叹一声,一方面觉得她不食人间烟火,另一方面又觉得她赤诚得可爱。
“有一点那人说得没错,电影宣发就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豪赌。我们的电影能走到哪儿,就尊重电影市场的自然规律吧,不管将来卖不卖座,能不能得奖,我们都不要去强行运作它。”
“临阵脱逃不像你的性格……”许梦伊移开视线,有几分心虚,“再说了,现在还有哪个行业遵循自然规律呀?”
类似的话,辛桐导演也说过,无欲无求本身就是一种欲,这可能是佛祖都解答不了的问题。
睫毛短促地眨了眨,夏葵马上反应过来,“你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了?”
许梦伊撩了一下头发,视线飘乎,“组委会的几个评审,北辰都认识,你也知道我俩最近在冷战,他为了讨好我会有什么小动作可就说不准了……”
反正她没出手,把责任推出去,自己就是最无辜的。
辛北辰的名号还是很好用的,既然打过招呼,那就是撤不回了,夏葵揉了揉鬓角,“电影都还没剪完,我们只带了一个预告片过来,他最好别搞出一个很夸张的奖项。”
到了影片赏析的时间,两人按座位号入场,还没落座,就听见一声跳出唇瓣的惊喜。
“葵姐?”
夏葵的脚步戛然而止,借着屏幕的光,看见了两个熟人,晓冰和杨堃就坐她后排。
太巧了。
几人自从夏葵离职后,就再也没见过,没想到能在千里迢迢的霖城相遇。
许梦伊不认识他们,也客套地挥了挥手,目光折过去的时候,见杨堃一瞬不瞬地凝着夏葵,眉峰微微上挑,她没再朝几人看。
晓冰身子前倾,双手搭她椅背上,满脸都是笑意,“你怎么也来了?”
都在这个圈子,夏葵没打算瞒她,“《红色皮囊》的剧本是我写的。”
晓冰有点激动,“真的吗?刚刚我和杨堃还觉得这部电影很特别,很有黑马卖相呢?”
“不敢想那么多,题材太小众了,这次能在业内亮个相就行。”
晓冰也深谙其道,“先把奖项拿满,再去院线,逼格擡起来了,受众自然就来了,之前余衫不就这样……”
耳朵捕捉到昔日“死对头”的名字,夏葵很平静,但是也不动声色地打听一句,“她怎么样了?”
“邓总还算有人性,帮她开了个小公司,将来出来了也不至于流浪街头……”
这个结果,夏葵挺意外的。
整个对谈过程中,杨堃始终没有插话,只目光深邃地看着她,丝毫没有掩饰眼底的情意。
好在影片开场了,她彻底忽略那道灼热的视线,投入到一部部参展影片中。
密集地看了十几部电影之后,总算有了点觉悟:审美真的是一种偏见,很多新兴的电影作品,是别人口中的无病呻吟,也是现实世界的映射。
孰好孰坏,真的很难做出评判。
三天之后,消息来了。
《红色皮囊》入围Fire青年影展最具潜力影片推荐。
还好,还好,只是入围,夏葵松了口气。
但就这么一个没有任何含金量的奖项,也值得这群名媛和少爷们组局庆祝,简直荒谬到了极点。
庆功宴选在颐园会所。
宴会上,朋友们对她的作品大加赞赏,场面十分热络,夏葵以前觉得自己不是那种面皮很薄的人,可当赞美声劈头盖脸砸下来的时候,还是难以适应。
圈里的朋友能聊的话题很多,辛北辰为了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感情,今天全都集中在《红色皮囊》上,她转移了几次话题都失败了,就给左聿桉使眼色。
左聿桉这人很奇怪,有时候很敏锐,再小的情绪变化都能被他捕捉到。有时候又迟钝得要命,就比如现在,她都快把他胳膊抠破了,这人还是无动于衷。
夏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左聿桉,勾起唇角认认真真聆听她的彩虹屁。她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他是故意的,但《红色皮囊》很有可能会大扑特扑,她真没那么高的意境去接受将来的打脸。
把头凑过去,她用腹语威胁,“让他们少说两句吧。”
“什么?”他像个空耳大师,偏头看她。
夏葵用眼尾瞪他。
“怎么了,老婆?”那会儿,大家已经喝得酒酣闹热,场面因为他的音量陷入安静,左聿桉在众目睽睽之下又重复了一遍。
这要她怎么说?夏葵一阵耳热,扯他衣摆,“你跟我出来一下。”
左聿桉乖乖跟在她身后起身,一双般配的背影渐行渐远,周遭还在起哄。
“呦,这么多人还要说悄悄话呀。”
“有什么不能让我们听的呢?”
辛北辰像伺候祖宗一样,又是扒虾又是夹菜的,“宝宝,人家都甜甜蜜蜜的,你就别生我的气了。”
许梦伊看都不看他一眼,把虾推到一边,“这位先生,我们已经分手了,请你有点边界感。”
她对蟑螂的执念,真的很重,没那么容易原谅他。
辛北辰显然被骂惯了,厚脸皮地凑过来,“我最近接受了心理医生的治疗,医生说我不敢打蟑螂应该是童年阴影,再治几个周期我就痊愈了,到时候我亲自抓一只蟑螂做成标本。”
许梦伊脸色还是冷的,语气没什么起伏,“那就等你痊愈了再来找我,最好生吞两只蟑螂让我看看。”
她原本只是想撂句狠话,没想到辛北辰听完之后脸都白了,捂着嘴冲进了卫生间。
今天到场的都是私交圈,对他俩的分分合合早就习以为常,嘻嘻哈哈的人堆里,旁边发小递过来一瓶矿泉水,“北辰今天没喝酒,怎么吐了?”
“他没喝酒?”许梦伊扬了扬下巴,有点意外。
“他说你俩在备孕,最近戒烟戒酒的,哪有人敢逼他喝酒”,问的人满脸八卦,“不过,你俩哪天结婚呀?”
这个狗男人。
隔壁包间没人,夏葵挽着左聿桉的手进来,“左聿桉,你…唔……”
阳台的门刚刚在身后闭合,她就毫无防备地被人强吻,未尽的话堵在嗓口,她像只小猫一样被人拎过肘关节,毫不费力地揽入怀里。他的吻带着酒味,夏葵重心不稳,只能钩住他的后颈被迫踮脚。
这里没有灯,只有朦胧的月色,视线不甚明朗。
就这么在幽暗的空间被占了五分钟便宜,夏葵差点忘记出来的目的,她仰头,“左聿桉,我的这个小破电影真的不值一提,你别让那些朋友讨论下去了。他们真的好夸张,再继续这么夸下去,我明天都可以去奥斯卡领奖了。”
左聿桉没什么反应地看她,视线还在唇上辗转,好像等她说完就要再次吻上去。
她警惕地捂住嘴巴,声音变得囫囵,“你到底有没有在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