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军阀:我以钢铁洪流碾碎列强 > 第282章 灯塔国军购计划

第282章 灯塔国军购计划(1/2)

目录

香山澳的兵不血刃,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干净利落地落下了帷幕,了却了陆绍远心中一道疙瘩。

与此同时,与东瀛的谈判桌上达成的那份脆弱的“共识”,似乎也让紧张的局势暂时缓和下来,南方军各部队表面上进入了休整和正常轮换状态,呈现出一种暴风雨后的宁静。

然而,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依旧汹涌。

为了即将到来的、规模空前的“琼州联合演习暨接收行动”,南方海军庞大的舰队正悄然从北方的津门港、大连港以及沪城港启航,向着南方海军的母港——湛城港集结。

柳城,民政楼。

南方机关最高行政中心的气氛,与军务楼的严肃截然不同,这里更显繁忙与务实。

南方军最高统帅陆绍远,正坐在南方民政院总理彭立清的办公室内,听取关于战后重建、经济恢复以及新光复地区,如东北、香山澳等地的民生安置工作的详细汇报。

财政部长周慕云也在座,时不时补充着财政预算和资金调拨的情况。

少帅,关于东北光复区的重建计划,初步预算已经出来,主要是铁路、公路的修复和重要工矿企业的复工,这需要一大笔资金投入……”彭立清指着一份文件说道。

周慕云立刻接话,脸上带着财政官员特有的愁容:“是啊,少帅。虽然我们接连胜利,但战事消耗巨大,收复区的安抚和重建更是吞金巨兽,财政部今年的账本,实在是……唉,捉襟见肘啊。”

陆绍远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深邃,他当然知道财政的压力:“周部长,再坚持一下,熬过了这段时间,我保证以后你会为手中有太多的钱而发愁。”

周幕尚嘴巴动了动,欲言又止,因为他的诉苦毫无用处,陆绍远对于南方的财政情况十分清楚,知道撑过这段时间问题不大。

彭立清见状,笑了笑推了推眼镜,总结道,“东北地区的工业基础恢复顺利,部分矿山和工厂已在我们技术人员指导下复工,但粮食和过冬物资的缺口依然很大,需要持续投入,香山澳的接收工作平稳,民心初步安定,民政院的工作组已全面接管行政……”

陆绍远认真听着,偶尔提出关键问题,指示方向。周慕云部长则在一旁快速记录着资金需求,眉头时而紧锁,时而稍展,显然在精打细算着每一分钱的用处。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彭立清应道。

门开了,一个身着得体气质精干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文件夹。

他先是向办公室里的人打了个招呼。

“少帅,打扰了,有紧急要事需向少帅汇报。”来人语气恭敬却难掩一丝兴奋,此人正是南方机关新近成立的“国防采购局”局长——孔维族。

这个部门的设立,是陆绍远推动南方军事现代化和规范化的重要一步吗,是南方政府体系走向正规化、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其核心职能是统一代表军方和政府,负责所有国防装备、物资及相关服务的采购管理,确保以高效、合规的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防需求,同时严格监督采购流程,防范腐败,并负责处理日益复杂的国际军品贸易规则。

“孔局长,何事?”陆绍远问道,目光落在那个文件夹上。

孔维族深吸一口气,将文件夹双手呈给陆绍远:“少帅,少帅,这是灯塔国国务卿哈里森先生正式提交给我局的军购申请订单!经过几轮技术细节和价格的磋商,还经过了我们的初步审核和专业评估,符合相关规定,现已最终确定,请您批阅!”

孔维族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急促,这是他领导的国防采购局接到的第一笔对外军售订单,意义非凡。

陆绍远接过文件,打开翻阅。彭立清和周慕云也好奇地投来目光。

这份军购订单纯属是一笔意外之喜。

几天前,东瀛和大鹰的谈判团队带着失望和不安离开后,灯塔国国务卿威廉·哈里森却留了下来,他留下的公开理由是“进一步深化两国经贸关系”,但真实目的之一,便是他在谈判间隙见识到的南方军士兵装备的P3自动步枪和偶尔瞥见的“犀牛”坦克。

哈里森国务卿对P3步枪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甚至通过外交渠道提出希望能亲自参观一下南方的兵工厂并试射该枪。陆绍远得知后,欣然应允,特意安排人带他去了戒备森严的柳城兵工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