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 第224章 躺平的孔方佳

第224章 躺平的孔方佳(2/2)

目录

黑塔帝国派出了散热专家团队,协助设计微型化的晶体热辐射板;

地球方面则负责核心的AI控制系统、船体结构整合和大部分常规系统的制造。

经过近一年半的紧张设计和建造,这艘被孔方佳亲自命名为“霍去病”号的先进智能科研探索飞船,终于在L-5星域一个代号“沉默工匠”的秘密船坞中,完成了最后的舾装和系统联调。

“霍去病”号全长三百八十米,流线型的银灰色舰体上布满了各种传感阵列和可收放的设备接口,显得既精干又充满科技感。其核心特点包括:

“洞察之眼”综合探测系统:

集成了最高灵敏度的引力波探测器、多波段电磁扫描仪以及一个简化版的“临界弦”背景波动监测仪,能对目标星系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扫描。

“女娲”级无人化生产车间:

位于飞船中后部,占据相当大体积。内部包含矿物破碎、分选、等离子熔炼、3D金属打印、复合材料合成、甚至一个小型化学合成单元,能够利用采集到的资源生产从标准零件到特种合金、再到基础燃料和合成食物在内的多种物资。

“伏羲”多功能高级实验室:

配备了先进的分析仪器、物质合成平台、能量场发生器和生物培养舱,能够进行物理、化学、生物、能量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高度智能化舰载AI“卫青”:

具备极强的自主决策和学习能力,能接管飞船绝大部分日常操作,包括航行、资源采集、工厂运行和基础实验,极大减轻了乘员负担。

“冠军侯”级紧凑型聚变-反物质混合引擎:

提供强劲而持久的动力,并能为所有高能耗设备供能。

简化的“守望者”防御系统及隐蔽式武器平台:

主要侧重于被动防御和有限的主动拦截能力,装备了数套小型激光点防御系统和诱饵发射器,以及隐藏在舰体内部的四座可伸缩电磁轨道炮,用于应对可能的空间碎片或未知威胁。

飞船的乘员组更是经过精挑细选。五名年轻精干的科研技术人员,分别来自地球、星盟和黑塔帝国,涵盖了天体物理、地质矿物、能量工程、生物生态和材料科学领域,他们是各自领域的后起之秀,充满探索热情,并且接受了严格的跨文明合作训练。

十人的警卫小组则全部来自地球“执剑人”部队的退役精英,经验丰富,忠诚可靠,精通各种单兵武器和小队战术并装备机甲,同时也具备基础的飞船维护和科学考察辅助能力。

出发前,孔方佳在“启明号”上最后一次会见了李艳、王海峰和“枢机”(后两者通过全息投影)。

他没有告知他们“霍去病”号的全部细节,只说是进行一次长期的、远离核心星域的巡视和考察,旨在了解银河系边疆的实际情况,并作为一种战略姿态,分散“观察者”的注意力。

“我不在期间,联盟常规军务由赵锐上将代管,科技发展由你们三人小组决策。”孔方佳交代着,语气平静,“除非遭遇涉及文明存亡的重大危机,否则不要主动联系我。我会定期通过加密的、低概率被追踪的量子中继卫星传回非敏感的科学数据和航行日志。”

李艳看着孔方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隐约感觉到,丈夫此举并非单纯的“巡视”那么简单,但她没有多问,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明白,佳哥。请您……务必保重。”

王海峰倒是显得有些兴奋:“老孔,出去转转也好!说不定能发现什么好玩的东西!记得多拍点照片回来!”“枢机”则只是简单地回应:“指令已记录。祝您航行顺利,元帅。”

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只有少数几个核心成员知晓。“霍去病”号在一个普通的星际标准日,悄然驶离了“沉默工匠”船坞,调整航向,向着银河系深邃未知的、未被三大文明详细探索的南部旋臂边缘地带,开始了它的处女航。

舰桥内部,宽敞而简洁。主色调是柔和的银白和浅蓝,各种控制界面以全息投影的形式悬浮在操作位前。

孔方佳没有坐在中央那象征指挥权的舰长椅上,而是站在巨大的主舷窗前,望着前方逐渐从稀疏变得密集的星辰。那五名年轻科学家和警卫组长则各自坐在自己的岗位上,熟悉着飞船的各项系统。

“报告元帅,‘卫青’系统自检完成,所有子系统运行正常。航线已设定,目标:南部旋臂边缘,NGC6357星云外围区域,预计首次跃迁将在三小时后进行。”舰载AI“卫青”那沉稳而清晰的男性合成音在舰桥内响起。

“很好。”孔方佳转过身,目光扫过身后这些年轻的面孔,他们脸上洋溢着混合着紧张与兴奋的光彩。

“诸位,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个独立的探索单元。我不是以联盟元帅的身份命令你们,而是以这次探索任务的发起者和同伴的身份,与你们一同工作。在这里,没有繁琐的礼节和层层汇报,我们需要的是专业、协作和勇气。”

他走到科学官们的座位区:

“苏珊博士(天体物理),抵达目标星域后,我需要你优先分析该区域的引力场结构和恒星分布异常;

李明博士(地质矿物),‘女娲’工厂的初步运行和资源评估就交给你了;

凯拉女士(能量工程,来自星盟),注意监测当地的‘灵弦’背景辐射,任何异常波动都要记录;

托雷斯克专家(生物生态,来自黑塔帝国),如果发现任何疑似生命迹象或宜居环境,由你主导初步评估;

还有陈山博士(材料科学),利用‘伏羲’实验室,我们可以尝试分析在未知环境下获取的新材料特性。”

他又看向警卫组长,一位面容刚毅、眼神锐利的前特种部队少校:“杨锐少校,飞船的内部安全和外出考察时的护卫任务,由你全权负责。在未知环境,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是!元帅!”杨锐和其他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干劲。

孔方佳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真正的放松笑意。“那么,‘霍去病’号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各就各位,准备迎接我们的第一次深空跃迁。”

三个小时后,飞船引擎低沉地轰鸣起来,前方的星空开始扭曲、拉长,最终化为一片令人眩晕的流光溢彩。“霍去病”号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瞬间消失在常规宇宙空间中,向着那片代表着未知与可能的广袤边疆,疾驰而去。

舷窗外是飞速流逝的斑斓色带,那是时空被压缩扭曲后的奇景。孔方佳依旧站在窗前,感受着飞船跃迁时细微的震动。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积郁了三年的沉闷尽数吐出。

离开了权力中心,离开了那些无处不在的、或敬畏或审视的目光,离开了必须时刻扮演的角色,在这片真正属于未知的星辰大海中,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

尽管这种自由依然笼罩在高维监视的阴影下,但至少,他重新握住了方向盘,驶向了新的地平线。

“报告元帅,跃迁进程稳定,预计七十六小时后抵达目标星域外围。”“卫青”的声音再次响起。

“收到。”孔方佳回应,目光依旧凝视着窗外那超乎想象的景象,“保持航向。另外,‘卫青’,启动‘自主学习模式’,开始分析我们沿途收集到的所有背景辐射数据和引力微扰信号,建立初步的边疆星域数据库。”

“指令确认。自主学习模式已启动。”

孔方佳知道,这趟旅程绝不会一帆风顺,未知的星域潜藏着机遇,也必然伴随着风险。但他心中那沉寂已久的探索之火,已然被重新点燃。

这不再是迫于生存的挣扎,而是文明迈向成熟、主动向外拓展的必然一步。而他,孔方佳,将作为这第一步的先行者,为后来者照亮前路,哪怕只能照亮很小的一片区域。

他回到自己的休息舱,舱内陈设简洁,除了必要的生活设施,最多的就是存放着各种资料和数据板的书架。他拿起一块数据板,上面显示着目标星域——NGC6357星云的初步探测报告。

这是一个巨大的恒星形成区,拥有大量年轻炽热的恒星、浓厚的尘埃气体云,以及复杂多变的辐射环境,充满了科学研究的价值,也必然隐藏着未被发现的资源。

“就在这里开始吧。”孔方佳心中默念,手指划过数据板上那片绚烂而混沌的星云图像,“看看这片被遗忘的角落,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或者,警示。”

“霍去病”号,这艘承载着特殊使命的探索之舟,正坚定不移地驶向它的第一个目的地。而在它身后,遥远的银河系核心区域,三大文明依旧在“和平”的帷幕下,进行着另一场无声的竞赛。

前台与后台,明线与暗线,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文明的未来争取着时间与空间。而孔方佳的这次“远行”,究竟是无关大局的闲棋,还是另一盘大棋的开端,唯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本书作为《弦!》系列第一部即将完结,欢迎大家接着看系列下一部《弦!暗物质宇宙:超凡》,新书将继续以弦理论为核心,展开一个暗物质宇宙下的超凡世界,并解析为何会出现超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