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 第183章 奇异的战场

第183章 奇异的战场(2/2)

目录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艘战舰——可能是“启明号”,也可能是“玄武”级护卫舰,甚至是一艘大胆的“夜莺”侦察舰——小心翼翼地靠近边界,然后朝着空域内某个选定的目标,射出一道光束、一枚动能弹、或者一道特殊调制的能量脉冲。

这些攻击往往如同石沉大海,或者只能激起目标区域暗影弦一阵短暂的、更加剧烈的沸腾,随即招致一道猛烈的、但却无法冲出异常区的精神能量冲击波作为报复。

舰队的攻击显得“雷声大,雨点小”,杀伤力严重不足,仿佛只是在给那片恐怖的黑暗挠痒痒。而敌人的反击则凶猛暴烈,却每次都被那道无形的边界死死拦住,如同笼中困兽的咆哮,无法真正伤害到外面的观察者。

战场呈现出一种僵持而诡异的平衡。能量光束和暗影冲击波在边界两侧交替闪烁,明明是你死我活的攻防,却因为空间的阻隔,变成了一场隔着一道无形玻璃墙的、沉闷而怪异的表演。

“夜莺三号报告,对S-7区域低频脉冲刺激完成,目标反应强度等级B,已记录数据包传回。”

“‘玄武二号’报告,对N-3区域实施动能弹试探,弹道偏移率百分之十二点七,命中后目标暗影密度暂时下降百分之五,十分钟后恢复。数据已记录。”

“‘守护者’网络报告,成功捕获并解析最新一次敌方信息冲击波形,发现十七处与之前记录不同的新特征峰,疑似与受攻击类型存在关联。数据流已发送至‘伏羲号’分析中心。”

......

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如同百川归海般,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启明号”的科学分析中心。量子超算集群全力运转,冷却系统发出持续不断的低沉嗡鸣,以处理这海量且复杂无比的信息。

孔方佳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舰桥,时刻关注着整体态势和数据收集的进度。李艳和王海峰则几乎扎根在了科学分析室,带领着庞大的科研团队,日夜不休地对涌入的数据进行清洗、归类、建模、分析。

时间在这种枯燥而紧张的“打地鼠”式的数据收集中一天天过去。

分析室内的全息屏幕上,各种模型和假设被不断提出、验证、然后又被新的数据推翻或修正。咖啡杯堆积如山,每个人眼中都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处于一种极度亢奋和专注的状态。

渐渐的他们发现,暗影弦对不同类型的攻击反应差异极大。对纯粹动能攻击反应较弱,对能量攻击反应强烈,尤其对某些特定频率的能量脉冲异常“敏感”,甚至会引发小范围的暗影弦“共振”现象。

而其发出的精神冲击波,也并非一成不变,其信息结构似乎会随着受到的刺激类型而发生微妙的调整。

更重要的是,结合“弦球之眼”的微观观测,他们确认了之前的猜测:异常空域内部那极端扭曲的物理规则环境,尤其是那时空褶皱和高引力透镜效应,是维持暗影弦“活性”的关键。一旦离开那个环境,它们就无法维持其奇特的凝聚状态和攻击性。

同时,这也是削弱地球舰队攻击效能的元凶——舰队的能量武器在穿越那片扭曲时空时,其能量本身就被异常物理环境大量耗散和扭曲了。

几天后,在一次短暂的工作间隙,孔方佳、李艳、王海峰三人再次聚在“启明号”的会议室里。巨大的星图桌上,展示着γ-7异常区的全息模型,以及无数标注出的数据点和分析结论。

“还是无法定义它们。”李艳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声音带着疲惫和深深的困惑,“它们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智能和目的性,会对刺激做出针对性的、甚至像是愤怒的反应。

但它们似乎又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意识结构’,更像是一种......基于某种极端物理规则的‘自动防御机制’?或者说,一种宇宙尺度的‘免疫反应’?”

王海峰背着手,在星图桌旁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仿佛在和一个极其困难的难题搏斗。“自动防御机制......免疫反应......有点像,但又解释不了它们那种......‘恶意’。”

他停下脚步,看向孔方佳和李艳,眼神中闪烁着一个越来越清晰、却也让他自己感到难以置信甚至毛骨悚然的念头。

“元帅,李博士,”王海峰的声音变得有些沙哑,他深吸一口气,仿佛需要鼓起巨大的勇气才能说出接下来的话,“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暗影弦’......它们会不会根本就不是我们这个维度的‘原生’产物?”

孔方佳和李艳同时看向他,眼神一凝。

“王老,您的意思是?”李艳追问。

王海峰走到星图桌前,手指点向那些代表着暗影弦的、不断蠕动的暗红色光斑:“它们的存在形式,它们对物理规则近乎‘悖论’般的依赖和利用,它们那种直接作用于宇宙弦背景和意识层面的攻击方式......这一切,都让我联想到一个可能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缓缓说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猜想:“它们会不会是......由于某些我们无法知晓的原因,从更高维度‘掉’下来的......某种高维存在的......‘投影’?或者说,‘碎片’?”

会议室内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孔方佳的瞳孔微微收缩,李艳则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眼中充满了震惊。

高维存在的投影?碎片?

这个想法太过大胆,太过超越常理,以至于第一时间让人感到的是荒谬。但紧接着,所有之前观察到的诡异现象,仿佛瞬间找到了一个虽然惊人、却能勉强自洽的解释框架!

为什么它们的存在形式如此诡异?——因为它们本就不完全属于这个维度的物理规则!

为什么它们被“锁”在异常区?——因为只有这些物理规则极端扭曲的区域,才能勉强“容纳”或者说“显化”这些来自高维的“投影”!

为什么它们的攻击能直接作用于弦和意识?——因为高维存在或许本就更接近宇宙的底层规则和意识本源!

为什么先行者的遗迹遍布此地且被严重破坏?——也许这场灾难本身就与这些“掉落”的高维碎片有关?

王海峰自己也被这个猜想的可能性吓得脸色发白,他扶住桌沿,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但这似乎是唯一能同时解释所有异常现象的理论模型。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所面对的,根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敌人’,而是......一个高维灾难现场留下的、仍在不断散发着‘污染’和‘辐射’的......‘伤口’?”

孔方佳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星图上那片异常区域,眼神变得无比深邃。他想起了先行者那条信息:“升维后,问题无穷,前车之鉴。”

难道......这就是先行者所言的“问题”之一?升维并非一帆风顺,过程中可能发生可怕的意外,导致高维存在或其力量“掉落”回低维,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些暗影弦,就是某种升维失败或高维冲突后留下的、充满危险和恶意的“残渣”?

这个猜想太过骇人,如果属实,其意义将极其重大,甚至可能彻底改变他们对“升维”的认知和渴望。

良久,孔方佳缓缓抬起头,目光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和决断。他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王海峰的猜想,而是采取了最严谨的科学态度。

“王教授的猜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极具价值的思路。但是,”他强调道,“猜想终究是猜想。γ-7只是一个样本,可能存在偶然性。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

他的目光扫过李艳和王海峰:“或许,我们应该再多跑几个‘暗系’异常空域。系统地调查一下,其他物理规则极端异常的区域,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如果多个不同地点的异常区都存在这种‘暗影弦’,并且表现出相似的特征,那么王教授的猜想,其可信度将大大增加。”

李艳和王海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和赞同。是的,科学需要可重复的验证。单一数据点无法支撑如此重大的结论。

“我同意。”李艳率先点头,“我们需要一个对照样本组。选择几个与γ-7类型不同、但危险等级相当的异常区进行探测。”

王海峰也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惊涛骇浪,恢复了科学家的理性:“没错。如果其他异常区没有这种现象,那γ-7可能就是特例。如果都有......那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高维投影’假说,并重新评估‘暗系磨练’的真正含义,以及升维之路潜在的风险。”

“很好。”孔方佳做出决定,“立刻整理γ-7区域的全部数据,加密存档。舰队稍作休整,补充能源和消耗品。相关的科学团队继续深入分析已有数据,尝试建立更精细的‘暗影弦’行为模型。”

他走到通讯台前,语气沉稳而有力:“导航官,规划航线。目标——下一个候选‘暗系’异常区,代号‘冥河-9’。让我们去看看,宇宙的其他伤口,是否也在流着同样的‘血’。”

命令下达,庞大的地球舰队开始缓缓调整姿态,如同完成了第一次谨慎探伤的巨兽,准备驶向更深、更未知的黑暗,去验证一个可能颠覆一切认知的可怕猜想。

奇怪的战场暂时恢复了寂静,只留下那片依旧在自顾自沸腾蠕动的γ-7异常区,以及其中那些沉默的、仿佛承载着某个维度无尽痛苦的先行者遗迹和暗影弦,如同一个永恒的谜题,悬浮在宇宙的角落。而地球文明的探索与求知之路,注定将布满更多的荆棘与惊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