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 第126章 万方同风

第126章 万方同风(2/2)

目录

\"我国观星术的精华。\"一位白发苍苍的星学家解释,\"可预测日月食,还能指引航海。\"

当夜,李承乾在麟德殿设宴款待波斯学者。酒过三巡,卑路斯王子突然击掌。随从抬上一个镶满宝石的铜匣,匣中竟是一架精巧的星盘。

\"此物名'天枢仪',可测天体运行。\"王子亲自演示,\"若用于航海,纵使万里之外亦不迷途。\"

皇帝龙颜大悦,当即决定在司天台下设\"波斯历算科\",由这些学者主持。更妙的是,那架\"天枢仪\"经将作监改良后,成了后来郑和下西洋时\"牵星过洋\"的利器。

随着万国学院的兴建,长安城南渐渐形成了一片特殊的城区。高耸的观星台毗邻佛塔,波斯风格的穹顶建筑与江南园林相映成趣。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的\"文明塔\",塔身镌刻着汉文、吐蕃文、波斯文等十二种文字的《大同篇》。

阿蛮每日奔波于各建筑工地,协调不同民族的工匠。这天他正为天竺匠人与新罗木工的争执调停,忽见康留堂急匆匆跑来:

\"学士!倭国中臣镰足大人到了,还带着个古怪的箱子!\"

中臣风尘仆仆,却掩不住兴奋。他献上的木箱里,整齐码放着百余册书卷——《倭国律令》《班田收授法》《冠位十二阶》……全是仿唐制制定的典章制度。

\"托陛下洪福,大化革新已成!\"中臣跪地禀报,\"这些皆按大唐制度改良,特来请陛下御览。\"

李承乾翻阅着这些浸润心血的文献,突然发现最后一册《东海联防策》:\"这是?\"

\"倭国愿与大唐、新罗共组水师,肃清海寇。\"中臣眼中闪着坚定的光,\"文明之光,当照彻东海每个角落。\"

皇帝深受感动,当即赐中臣\"东海文明使\"称号,并允诺派遣工匠协助倭国兴建海港。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决定,竟为百年后东亚海上贸易圈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初夏时分,\"万国博览苑\"终于落成。开苑典礼上,最抢眼的莫过于\"文明交融厅\"。这里陈列着汉胡合璧的乐器、蕃汉对照的典籍、以及各族的\"混血\"发明——波斯工艺的大唐瓷器、吐蕃纹样的江南丝绸、甚至还有倭国改良的唐式海船模型。

阿蛮正在厅内为各国使者讲解,忽被一阵骚动吸引。只见李承乾站在一架新式织机前,亲自操作演示。这织机融合了江南的提花技术与波斯的花纹设计,能织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图案。

\"诸位请看。\"皇帝指着织机吐出的锦缎,\"汉家的蚕丝,粟特的染料,波斯的花样——这才是真正的文明交融。\"

人群中,骠国使者若有所思。三个月后,当阿蛮收到从骠国寄来的\"象耕图\"时,不禁莞尔——图上大象拖着的犁铧,分明是改良过的唐犁。

贞观三十三年的重阳节,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国科举\"在长安举行。来自十八个民族的三百学子同场竞技,考题既有传统经义,也有\"如何用本族文字诠释仁政\"这样的新题。考场外,各族百姓翘首以待,卖胡饼的吆喝声与唐语讨价还价声交织成趣。

放榜那日,朱雀大街挤得水泄不通。当礼部官员念出\"宾贡科状元阿史那德\"时,一个突厥青年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榜上还有吐蕃人、波斯人、甚至一位倭国僧侣。

\"陛下真乃千古一帝!\"马周在朝会上由衷赞叹,\"老臣昨日去国子监,听到吐蕃学子吟《诗经》,波斯学者论《论语》,恍若梦中。\"

李承乾微笑不语。他望向殿外——秋阳下的长安城,万国旗帜迎风招展。更远处,新落成的\"万国学院\"传来朗朗书声,那是各族学子在用汉话诵读《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在这片和声中,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共同体正在成型。它不靠武力征服,不以文化同化为手段,而是如春风化雨,让每个民族都能在保持本色的前提下,共享文明成果。

腊月祭灶这天,阿蛮收到一份特殊礼物——李承乾亲笔题写的\"文明使者\"匾额。皇帝在赐匾时说:\"朕常想,若贞观盛世有什么值得后世铭记,不是疆域之广,不是兵力之强,而是开创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新局。\"

阿蛮将匾额悬于宅门,每日出入都要驻足片刻。他想起那个初到长安的吐蕃少年,想起丝路上的风霜,想起泰西封城头的夕阳……一切恍如昨日,又仿佛已过千年。

除夕夜,长安城灯火如昼。新建的\"万国灯楼\"上,三百六十盏明灯照彻夜空。每盏灯都代表一个民族,形状各异却同样明亮。李承乾携百官登楼,与各国使者共同点燃了顶层的\"文明主灯\"。

当钟声响彻云霄时,阿蛮站在人群中,望着那璀璨的灯海。在他身旁,康留堂正用粟特语向波斯学者解释灯谜;不远处,中臣镰足与骠国公主妙香讨论着药方;更远些,新科进士阿史那德被一群突厥孩童围着讲述考场见闻……

在这幅万民同乐的画卷中,年轻的文明使者突然热泪盈眶。他想起松赞干布曾问:\"什么是文明?\"此刻他终于明白——文明就是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让每颗星星都能闪耀夜空。

夜风拂过,灯影摇曳。阿蛮仰头望去,只见\"文明主灯\"的光芒直上霄汉,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在这璀璨的光辉中,贞观盛世翻开了新的篇章——一个超越种族、国界的文明共同体,正在世界的东方冉冉升起。

正如李承乾在《文明诏》中所言:\"星火之光,可以燎原;涓流之微,终成江海。万方同风,九州共贯,此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