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谁折了我的小桃花! > 第 63 章

第 63 章(1/2)

目录

第63章

庄稼劳苦人,一年到头难得歇上几日。

姜老三显得在院子里转圈儿时,姜芷妤瞧不过眼了,从檐下藤椅上起身,喊爹娘:“阿爹阿娘,咱们去听戏啊!”

富贵人家,会将戏班子请去府上唱,而寻常百姓,便是手里攒些闲钱,也舍不得登那戏楼的门。

晴娘在王府做丫鬟时,主子们听戏,她们一众伺候的也能侍立在旁听得一曲半曲的。

姜老三却是没听过,要他说啊,那咿咿呀呀的,有甚好听的?一个人头半贯钱,都能给他媳妇儿买一盒凤仙酥了。

闻言,姜老三扯着嗓子道:“你们娘几个去吧,我不爱听。”

姜芷妤回房拿了披风出来,没穿,搭在手臂上。现下日头正足呢,可晚间起风难免冷些,余光瞧见晴娘也拿着披风过来,她眼珠子一转,使坏道:“阿爹,这银子我今儿都是要花的,你不去听戏,莫不是想去逛逛香兰园?”

世人讲究团圆,这正年儿,也就戏楼、香兰园里这些孤苦伶仃,无家可归的苦命人还在开门迎客。

姜老三眼珠子险些掉出来,一股气闷在胸口咳了两声,脸红脖子粗的与那不省心的闺女道:“别当着你阿娘的面儿胡说八道!”

姜芷妤本是随口激将罢了,只瞧他这般大的动静,倒是心下狐疑的‘嗯’了声,顺着他讨好的视线瞧向了阿娘。

姜芷妤:?

怎么个事?

“走吧。”晴娘未多言,与儿女道。

娘仨擡脚走在前,方才还说不去的姜老三灰溜溜的跟在后面,出门便见沈槐序已然拿着氅衣等在门前了。

“你倒是耳朵灵的紧。”姜老三哼声道。

惹不起前面那几个,这个还是能阴阳怪气一句的。

沈槐序笑眯眯,“总要心明眼亮些,若是惹着人家回不得屋,难受的还是自个儿。”

姜老三:……

就你长嘴了?

前面姜芷妤哼哧想问什么,晴娘将话拆了去,大过年的,也没在孩子们面前落姜老三的脸面。

在戏楼消磨了一下午,天擦黑时出来,姜老三砸着嘴道:“还是有些趣儿的。”

那戏曲儿,不只是相府千金与穷书生的缠绵悱恻,譬如今儿,唱的便是‘小和尚下山’,诙谐有趣儿。

姜芷妤挽着阿娘手臂,与姜老三哼声道:“不然你以为,那些大户人家请戏班子去,只是为了撒银子到那西台子上听个响儿?”

“还要撒银子?”姜老三惊。

“喝堂彩嘛,”姜芷妤道,“我方才花出去的银子,都没有人家给的赏银多。”

姜老三听得咋舌,“这比我卖猪肉赚钱啊。”

姜芷妤听得有些心酸酸,掰着手指给他数,“还有许多好玩儿的呢,春来踏青放纸鸢,夏日泛舟摘莲蓬,秋日登高,冬日烤柿子斥,都很有意趣儿,你与阿娘就是太忙啦,日后你们出门玩儿,我来赚银子买粮吃!”

“尽浑说,姑娘家家的,赚什么银子。”晴娘嗔道。

她心想,手里攒着的银子,倒是可以给她买间铺子,到时便是成亲了,也能收个租子,添两闲钱花。

姜芷妤心里藏着些事,心口咚咚咚的,闻言也不与她争辩,哼声道:“那就让沈槐序去赚!”

空口白牙的,现下说什么都无用。

事要做成才好教人知晓,还能显得风轻云淡,毫不费力,如沈槐序那般。

晴娘:……

沈槐序笑道:“行。”

姜芷妤顿时得意翘尾巴。

晴娘欲言又止,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罢了,这么些年街坊,阿妤是什么性子,沈槐序自也是晓得的。

这话让旁人说,难免会被人以为是惦记人家的家财。

而阿妤这般说,不过是顺坡下罢了。

又何必她多口舌解释一句,反倒是弄得生分了。

行至一家酒楼时,趁着今儿兴致好,晴娘道:“别回去做饭了,今儿下馆子吧。”

“好!”姜芷妤最是捧场啦。

.

年至初五,沈槐序要启程去上京了。

晴娘早早便替他备好了棉被衣裳,饼子倒是今早赶着烙的,还烫手,用干净的笼布和油纸包着,让姜老三一并放去马车上。

“那里面有小虾米,酥肉和鸡蛋,别怕麻烦,架着柴火用那小锅煮些热水,便能煮鸡蛋汤了,泡着饼子吃,暖和些……”

“还有肉干儿,我拿得多,若是吃不完,给同窗邻里的分一分也好,出门在外,多个朋友总是好的……”

“那棉被有张小些的,是阿妤幼时用过的,我也没舍得拆补,此次你带着,正好赶车时盖着些,别冻着了,听说北地比咱们这儿冷得多……”

晴娘林林总总的与沈槐序叮嘱道。

他家里只他一个了,她免不得替他操心些。

秋日里让姜老三特意去了趟乡下,收了好些棉花回来。晴娘又裁了细棉布,替他缝了两身厚衣裳,一床棉被。

沈槐序一一应下。

晴娘瞧瞧眼巴巴的站在旁边闺女,带着姜小二先出去了。

堂屋里只剩下姜芷妤和沈槐序两人了。

“舍不得我?”沈槐序浪荡得伸手勾人家小手,“要不,将你藏在马车里,一并带着去?”

姜芷妤一脸矜持的拍掉了他不规矩的爪子,嘴硬道:“才没有舍不得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