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1/2)
第130章
第130章
谢彦是真的不能让谢复壮知道太子晚上会住到他这里,但此时此刻,他压根就没办法去皇宫通知太子让他不要来。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谢彦“感知”到太子即将来临,但谢复壮像是影子一般,离他不超过三米!
他只有借着“如厕”,趁机甩开了谢复壮之后来到了大门口。
——他想要在太子进门之前,告诉太子“他的堂哥来了”,让太子不要住他这里,即刻回宫。
他躲在了门外的一处墙角,默默地看着大街……
没多久,他便看到梁内侍驾着一辆轻便的马车过来了,他连忙迎了上去。
“彦哥儿,你让我一通好找啊!”
谢彦听到谢复壮的声音后,全身的毛发都炸起来了。
他缓缓地回头,看到谢复壮笑看着他,离他不超过三米!
“你不是要如厕吗?怎么跑到门外来了?”谢复壮走到了他的身边,握住了他的手。
谢彦的眼珠一转,把谢复壮拉到了一边,指了指马车,“我跟那边的主人认识,我去打个招呼,你就站在这边。”
谢复壮点了点头。
谢彦总算是放了一点心。
他“很有礼貌”的上前拦住了马车。
他看到太子露出脸的第一时间,跑上前去跟太子“打了招呼”。
他跟太子说明了堂哥谢复壮住在谢家宅院,为了不暴露太子身份,让太子回宫。
谢彦说完后,见太子笑了笑放下了窗帘。
他长吁了一口气,终于如愿以偿的让太子知道这件事情了。
只是下一秒,他便看到太子从马车里走了出来,对谢复壮招了招手。
谢彦不知道太子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见谢复壮越靠越近,头皮都裂开了!
“你就是谢尚书的堂哥谢复壮吗?”太子笑看着谢复壮。
谢复壮上下打量着这个“派头不小的内侍”,点了点头:“你是谁?你怎么认得我?”
太子一本正经的道:“传太子口谕,谢复壮即刻回南宫府接受赏赐!”
谢复壮懵了,他看了看一旁的谢彦,低声问:“太子认得我?他知道我来京城了?”
谢彦扶了扶额头,原来不认识,现在也认识了。
他轻轻“嗯”了一声。
谢复壮一蹦三尺高,立刻让谢彦送他回南宫府。
太子装作“太子身边的内侍来视察谢彦的府邸”,进了谢家宅。
看到谢复壮离开谢家宅,太子对身边的梁内侍道:“去准备东西赏赐给谢复壮。
梁内侍皱了眉:“主子,您说赏赐什么东西?”
太子甩了一句“你看着办”,便携了谢彦的手去用餐了。
几日之后,谢怀安跟谢彦说,要去京郊的科技部去看看。
他本不想带谢怀安去,但南宫瑾知道谢怀安有这个打算后,便安排了一天不上朝的时间,让大家一起去“科兴园逛逛”。
这下,谢彦怎么推也推不掉了。
谢彦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太子,想让太子出面“拒绝他们去科兴园闲逛”。
太子沉吟了片刻之后,道:“南宫瑾一直反对设立科技部,让他去看看也好。”
谢彦:“但是……那里面有好多东西需要保密,尤其是最近要研究的火炮。”
太子:“那就让他们只去科贸园参观!不仅他们去,我还要亲自带着六部的那些反对设立科技部的官员去!让他们见见世面!省的他们井底之蛙的聒噪不已。”
谢彦:“我带着他们去吧,你留在京城中。”
太子:“你害怕我有危险?”
谢彦点了点头:“顾统领不在京城,你父皇又有病在身,你能放心把你父皇一个人留在京城?”
太子思考了片刻后,“那好!你替我带他们去!”
次日的早朝上,太子把“组织参观科技部”的事情,跟群臣说了。
谢彦是这次参观的“总负责”,南宫瑾从中协助谢彦;考虑到科技部是用谢家的资产发展起来的,特许谢怀安、谢怀恩以及谢复壮一起去参观。
谢彦跟史飞取得了联系,让去科兴园安排一下,让科兴园的人员做好保密工作。
这天晚上,南宫瑾把谢彦请到了南宫府吃饭。
两谢兄弟以及谢复壮得知能够跟群臣一起去参观科兴园,都异常兴奋。
——同去的都是五品以上的高官,只有他们三个“不入流”。
谢怀安顿时觉得脸上“光彩无限”。
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
谢复壮偷偷的拿出了一串佛珠给谢彦看,“你说太子送我一串佛珠是什么意思?”
谢彦看着那串黑色佛珠,这不就是梁内侍经常戴的那串吗?
这梁内侍还真是敷衍,太子让他准备礼物,他竟然把自己戴的一串佛珠送给了谢复壮!
“这个……”谢彦实在编不出来“太子的意思”。
谢复壮看谢彦犹豫,“我猜你就不知道!但是我知道!”
谢复壮说完,神秘的笑了笑。
“你知道?那是什么?”谢彦有些哭笑不得。
“太子这是想让我‘禅定’,肯能我太跳脱了,我得稳重一点,以后才能堪当大任。”谢复壮自豪的道。
谢彦:“…………”想象力还挺丰富!
几天之后,按照事先的约定,去科技部的文武官员都会在德政门集中登记……
作为“组织者”,谢彦天没亮便到了德政门外迎候文武官员。
他到的时候,礼部官员以及安排行程的内侍都到了。
不一会儿,南宫瑾带着三个谢家人也到了。
按照“规制”,两个人一辆马车,登记完后由内侍安排马车。
谢复壮主动要求跟谢彦一辆马车,内侍便把他安排到了最前面的马车里。
官员们陆陆续续的到了,登记完后,都上了马车。
截止到卯时,只有三分之一的官员来此“报t到”。
也就是说,只有三分之一的官员去,其余三分之二的官员都选择了“不去”。
像古首辅就没去。
八月中的京城非常的燥热,古首辅年龄大了,选择不去也在情理之中。
孔四方也没去。
他要忙于京城外灾民的安置,“公务”繁忙,选择不去也在情理之中。
大家按照礼部和内侍的安排坐上了马车。
谢彦作为组织者最后一个爬上了最前面的一辆马车,坐到了谢复壮的身边。
接着礼部安排队伍前后左右的仪仗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