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对我可真好。”(1/2)
“夫君对我可真好。”
面对梁卿玉的请求,兰鸢山并没有马上选择答应。
他这幅沉默模样让梁卿玉无端有些紧张起来。
梁卿玉移开兰鸢山的手,踮起脚尖圈住兰鸢山的脖子,放低了声音和姿态,软下嗓音道:
“夫君........”
这么几个月相处下来,梁卿玉知兰鸢山最是吃软不吃硬,他要是硬要兰鸢山帮他,反而会适得其反,但若是.........
果然,兰鸢山受不了梁卿玉用这种口气和他说话,绷着脸冷了他几秒,半晌还是抵不住梁卿玉的软磨:
“好好好。”
他说:“你若想做什么,为夫自是帮你的。”
言罢,兰鸢山果见梁卿玉眼睛一亮,脸上美滋滋地带上了笑意,紧接着又凑过来亲他:
“夫君对我可真好。”
兰鸢山没说话。
他不说话,梁卿玉也不在意,小猫似的在兰鸢山唇角和下巴处亲了几下,被兰鸢山反手按在池边醉春亭的柱子上,吻了个尽兴。
周围的奴仆已经默契地退了下去,兰鸢山撩开梁卿玉的衣裙,将梁卿玉抱到自己的大腿上。
梁卿玉有些受不了,哆嗦着往下坐,兰鸢山坏心眼儿,偏生还催他,把梁卿玉弄哭了:
“夫君.........”
“不许哭。”兰鸢山看他:“这就是你求人的态度?”
梁卿玉只好努力坐稳,兰鸢山嫌他慢,直接将他抱起来,抵在柱子上。
“唔——”
梁卿玉抱住兰鸢山的脖颈,努力找着支点,防止自己掉下去。
他身后除了立起的柱子再没有其他,唯一能支撑住他的东西给他带来了若有若无的痛苦和潮水般的欢愉。
梁卿玉看着兰鸢山的脸,忽然觉得不管自己是男是女都无所谓,总归兰鸢山不介意的。
只有兰鸢山不介意。
娘亲在病逝之前,曾经给他寄过信,除了告知她给他留的产业和店铺,还告诉他,除了那东西无法去掉,长期玉容丸可以将他的身体改造的与女子类似,让人看不出破绽。
但,这玉容丸也有副作用,只不过明妃病逝的太突然,并没有告诉梁卿玉服用玉容丸的副作用是什么,所以梁卿玉自始至终也不得而知。
那他........或许会像女子一样怀孕吗?
梁卿玉从前猜想起来时,只是觉得害怕,但现在想想,若能生一个兰鸢山的孩儿,想也是极好的。
倘若兰鸢山愿意一辈子做大梁的忠臣,那他也要给兰鸢山多生几个孩子才是........
此刻的梁卿玉全然不知道玉容丸的副作用就是会在成年之后,无可救药地爱上与自己行云雨的第一个男人。
且云雨的次数越多,爱的越深,最后只能作茧自缚。
他以为他能用美色迷惑兰鸢山,让兰鸢山为大梁尽心尽力,却没想到先一步被美色迷惑的人是他自己。
兰鸢山抱着他时,看他的眼神十分复杂,除了情欲之外,更多的是冷静的试探和打量。
兰鸢山亲眼看着梁卿玉比他先一步陷入情爱的泥沼,并将梁卿玉归入了自己复国计划中的棋子。
他们的身份天然对立,不论将来他兰鸢山会落入什么样的下场,他们都不能像如今这般,鸳鸯交颈了。
不过既然答应了梁卿玉,兰鸢山还是得意思意思。
他派了性格最急躁的御史——何大人前去。
那人就是在官道上说兰鸢山是“黄口小儿”的何大人,兰鸢山的眼线遍布宫内,自是知道他的性格和那日的说辞。
既然他这么想去,就让他去好了。
只不过,梁卿玉捐出的嫁妆钱他没给那何大人,全数放进了自己的密室。
梁卿玉不知道,还只当自己帮助了那些江南的百姓,整日盼望着疫情能过去。
但没想到,何大人还未到达瘟疫最严重的盛州,从京城运往盛州的大半药材和钱财就被一伙流寇劫走,负责运送的侍卫也被绞杀大半。
何大人吓的要命,上书让梁若光增派侍卫和药材,梁若光尽数依了。
兰鸢山冷眼旁观。
他知道,不管去多少侍卫,这批药材都不可能全须全尾地晕到盛州。
从京城到盛州,一路上要经过那么多有疫情的州县,每一个人都想活下去,何大人就这么张扬地护送着药材入盛州,这不是明摆着让人来抢吗。
侍卫只有几千人,但一路的流寇和百姓却是无穷无尽的,何况流寇能杀,百姓不能杀,倘若何大人遇到跪在车马边求药的百姓,究竟是给还是不给?给了,那疫情最严重的神州要怎么办?
到底是选择救一个人,还是救十个人,这种道德难题,连兰鸢山自己来了也搞不定,何况那个何御史。
果然,等何御史到了盛州时,药材已经所剩无几。
何御史不得不拿出银钱朝各州县买药材,但不少药材商都坐地起价,何御史无法筹措到充足的资金,焦头烂额之下,只能向朝廷伸手要钱。
兰鸢山一开始没同意,让梁若光下文驳了,结果换来满朝文武的质疑。
兰鸢山坚持不给何御史发钱,只让何御史想办法自行筹措被抢去的药材和金钱。
信送到盛州不多时,盛州就传来消息,说何大人病倒了。
兰鸢山的“狠心”逼的何御史病倒的事情很快就传的沸沸扬扬,满朝皆知,兰鸢山冷眼坐在龙椅边缘上,似笑非笑。
御史台的御史联合其他大臣给梁若光念弹劾兰鸢山的奏折,兰鸢山全程听完,没发表什么意见,只是回去以后就让梁若光同意了运送药材和物资的奏折,并且依众大臣所言,加派士兵护送。
终于,在众士兵的护送之下,新的药材和物资送到了盛州。
有了新的物资和药材,疫情慢慢平复了下来。
梁若光缓缓松了一口气。
但他这口气显然松的有点早,疫情方歇下,秋耕还未起,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边境又闹起了事端。
原本边境闹事是常事,大月国来犯,在边境抢点东西,梁朝再把他们赶回去,循环往复。
但今年不同,今年大梁起了瘟疫,青壮年等劳动力数量下降,相应耕种的粮食产量减少,所以发放的军粮也不得不缩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