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文炮灰弟弟啃老日常 > 第87章 去往倭国 入秋后,闽……

第87章 去往倭国 入秋后,闽……(1/2)

目录

第87章去往倭国入秋后,闽……

入秋后,闽南的雨终于停了,天开始放晴,距离大兴的水师被俘也过去了一个多月。

这期间,大兴向倭国递交了不少书信询问对方的意思,表示只要能放俘虏回来,一切条件都好商量,毕竟江谨言是天子身边的红人,又是江南谢家的人,真要是死在了倭国,那事情不会善了。

但倭国一如往日的狡诈和不要脸,来回打太极,就是不说具体要怎么样,还开始派出船队在海上巡逻,一副随时要打上岸来的架势。

沿海的百姓已经被这些时日的情势弄得如惊弓之鸟,无论是下地干活的农户,还是街头的商贩,皆无心从事自己的本业,只日夜提心吊胆着,担心倭国的军队什么时候会攻破海防,自己会不会成了刀下亡魂。

朝廷和官府的不作为已经让民间越发怨声载道起来,他们迫切需要一个人或是一个契机打破僵局。也正因为此,供奉神女,祈求神女庇护的人越来越多起来,连带着其他的神明近来受到的香火也格外鼎盛。

傅子川略有些惊讶闽南这边浓厚的崇神拜神的习俗,“其他的神我倒是有所耳闻,多是当地为百姓奉献诸多的高尚之士,只是这新冒出来的海神之女是怎么回事?凭空捏造的?”

江枫饶有兴致道:“若是海神t之女,当从海中来,怎的传闻她是从高山上来的?”

江淮也觉得甚是古怪,大兴是一个架空的朝代,社会生活水平接近于历史上的明朝,但据她了解,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这个朝代的闽南是不存在妈祖的,若是这个所谓的海神之女真的存在,且挽留了闽南,会不会像妈祖那样受世代供奉,还真不好说。

既然倭国一直没动静,大兴的官员便准备主动出击,一切准备就绪后直接派人登岛谈判。

谈判便要有使臣才行,无论谈判地点是在闽南还是倭国,人选得先选出来。

一众官员很快就推选出一位满腹经纶嘴皮子利索又浑身正气的大人来,力求在谈判场上把倭寇们辩得擡不起头。

江淮等人自然是要加入出使的队伍的,江淮为随从官员,傅子川和江枫则乔装改扮成侍卫。

大家都没出海过,特做足了准备,连治疗晕船的药物都备上了一大包,江淮一回想起自己从塞北南下的路上,走一路吐一路的经历就心有余悸,又往行李里多塞了些青桔。

但就在出发前夕,倭国却突然送来了一封诡异的求和书,先把江淮称赞了一番,说倭国天皇听了大兴的俘虏说起江淮在西北几年收复众多游牧民族的功绩后,对这位年纪轻轻长得又貌美的大兴臣子起了浓厚的兴趣,希望江淮作为使臣出使谈判。

天皇爱美人,倭国多花魁歌姬,这封求和书表面是夸江淮,实则意在羞辱。

倭国是铁了心要江淮去,不去就不谈判,众人一番商议,只能由江淮任正使,其他大臣为随行官员,况且江淮熟悉倭语,也算是一个优势。

待一切打点妥当已是五日后了。

腥咸的海风鼓动着高入云霄的桅杆上的风帆,巨大的锚被拔起,船身开始随风轻动,缓缓远离码头。

岸边数不清的百姓对着他们挥手致意,高喊着一路顺遂,早日归来,因大家都知道,出使不是什么好差事,若是突生变故,命丧倭国也是很有可能的。

在闽南待了这么久,江淮已经对坐船适应了很多,傅子川和江枫在江南也待了几年了,水性比在蜀地时强了不知多少。

但这次出使处处透着诡异,江淮索性谎称晕船,大半时间都在船舱里待着,傅子川和江枫二人作为江淮的随从,也很少露面。

但大兴的出使队伍里,少不了对江淮这个毛头小子不满的人,和倭国谈判这么重要的事,真不知道那些大臣们是为何要支持江淮为正使的,莫不是怕了倭国这弹丸之地了?

不过任凭他们再不满,江淮也没放在心上,她趴在窗沿上,放眼望去皆是海面,也不知何时才能看见岸边。

傅子川神色恹恹地靠在软榻上,手拨弄着旁边的一盆绿植,苦笑道:“此行回去,我怕是十年都不想乘船了,我现在感觉五脏六腑都在晃荡,做梦都是掉进了海里叫大鱼叼了去。”

江枫比他好点,尚有心情坐在天光亮堂的地方看翻看一些记载倭国的风土人情的典籍和杂书。

江家世代经商,从前的江家儿郎都是打小就开始跟着父辈走南闯北,江父更是下过多次南洋,但自他们这辈开始走科举之路起,就很少再有机会来沿海一带了。

“吃点橘子?”

江淮从旁边的筐子里摸了一个橘子丢给傅子川,傅子川一把接住,扒开一点皮放鼻子下闻了闻,顿觉神清气爽,“还是淮弟想得周到,带这么多橘子,只是还没到熟的时候,都是青疙瘩,酸得很。”

江枫道,“书上说倭国多地动,有些地方一天能感受到几次。”

傅子川撇了撇嘴,“怎的不把他们震死?”

江枫笑了笑,“倒是没那么严重。”

这时江淮问道:“子川哥,三弟,你们二人任职的地方都在江南一带,如今水道可太平了?”

数年前,颜家司徒家周家勾结江南的水匪,打劫了江父率领的载满货物的船队,致使江家倒台,江父腿断。

江淮去了西北后,曾写信谏言让朝廷派出兵马彻底铲除在江南水域为祸一方的水匪,此事还是由江谨言亲自南下督办的,他在给江淮的信中写道水匪已尽除,为首的水匪皆被斩首示众,江淮只可惜自己未曾亲手报仇。

“还算太平,少数流寇成不了气候,自陛下开始整治吏治后,朝野上下都收敛多了,连带着地方上的官员都开始办实事了,唯恐自己考核不过遭薅了乌纱帽。”傅子川欣慰一笑,“赶明儿事了了,上为兄县里小住几日撒。”

江淮正要说话,突然眼睛一睁,一下站直了身子,提声道:“你们看那是不是有船冲我们来了?”

傅子川和江枫闻言精神一振,扑到窗前一看,见前方水天相接的地方,果真出现一片黑影,像是一支船队。

自从大兴水师败给了倭国后,闽南便再没船队敢出海了,而他们在海上漂泊了五六日了,离倭国已经不远,这会儿大摇大摆出现在附近的,多半是倭国的船队,甚至是专门来接他们的。

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彻底进入倭国领域,想跑都跑不了了。

饶是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三人还是心里一紧,直勾勾地盯着那支庞大的船队缓缓靠近。

船上其他人也发现了来人,嘈杂声此起彼伏,很快有人来敲门叫他们出去,江淮迅速套上官服,理好官帽,又托起装文书的匣子,领着侍卫打扮的傅子川和江枫二人上了甲板。

不知何时风大了起来,浪花一股一股地拍打着船体,众人皆聚集在船头,神色凝重,因他们站得高比江淮三人看得更清楚,对面的船队确实是倭国人,但却不像是按照礼制来迎接他们的,反而把大炮架在了船头,炮筒对着大兴的船队。

因是出使,大兴只有两艘大船,三艘尖头快船,没配冲锋舰,每艘船仅配备了三门炮以备不时之需,一看就不是倭寇的对手。

“倭国这是何意?这分明不是以礼相待的样子!”

“难不成那封求和书是故意把我等诓骗至此的?”

“但那又有何意义呢?我等的命又不值钱!”

一时间,大兴的使臣们皆焦躁难安起来。

船上资历最老的便是那最初就被推选出来为正使却被江淮顶替了的何大人,尽管他与江淮同为四品,但为官数十载,阅历和经验都不是年轻官员可比的,众人皆看向他,希望他拿个主意。

何大人沉声道:“诸位同僚先别自乱阵脚,弄清对方的意思再说,他们没道理这时候突然变卦。”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若是使臣死了,只能说明倭国在向大兴宣战,但倭国一个岛国,大兴若不是顾忌劳民伤财和那些被俘虏的水师,直接大军远渡重洋而来,顷刻之间就能叫倭国覆灭,只是双方死伤都会很惨重罢了。

江淮三人站在旁边,傅子川低声道:“我感觉情况不对,一会儿要是事情有变,你就躲在底舱里去,我之前去看过,粮仓里面能藏人。”

“我不走。”

江淮摸了摸腰上的剑,“躲得了一时也没用。”

傅子川有点急了,“你是女子。”

“女子怎么了?”

江淮笑了下,“他们不敢杀我们,除非他们想亡国了,不然也不会留大兴俘虏至今了。”

只是她也想不明白这些倭国人到底想干嘛,只能静观其变。

众人皆绷紧心弦等着倭国的船只靠近,江枫和傅子川二人紧握着自己的武器护在江淮周围。

何大人和江淮都没下令架炮,毕竟双方火力太悬殊了,倭国的船到了跟前也没收起炮来,反倒是领头一个穿着甲胄梳着鞭子的倭国首领站得高高的,遥遥对着他们拱了拱手,笑得怪模怪样的,叽里咕噜说了几句什么。

还未待随行的翻译官员翻译出来,江淮几人已经大概听懂了,无非就是欢迎你们的到来什么的,只是那笑容怎么看怎么不怀好意。

那人又说自己已经等候他们多时了,让他们到倭国的船上去。

大兴的使臣们都直觉有诈,畏缩不前,江淮作为正使,只能上前与对方交谈起来,“我们的船不能靠岸么?为何要上你们的船?”

倭国首领见江淮居然会说倭语,有些惊讶。道:“你们的船进不了我们的海域。”

“为何进不了?”

“会沉船。”

“沉船?”

其他人听了翻译的话顿觉不解t。

对方桀桀阴笑,“反正就是会沉船,你们大兴水师的船不就沉了么,你们要是不想来我这船上,那就一起沉下去喂鱼吧。”

众人脸色大变,又急又怒,这倭寇的意思摆明了就是他们要是不听对方的命令,就把他们杀了丢海里。

江淮正要说话,对方却不想和他们废话了,哇哇叫了几句,等候多时的倭国士兵便突然开始在两艘船之间搭起了木板,上百个倭国士兵飞快地通过木板上了大兴的船。

这些倭国人常年生活在水边,水性比江淮这群文人好多了,在船上如履平地,行动迅速,大兴的护卫们只来得及拔出剑,还没过上几招已经因对方的人多势众而招架不住,顷刻之间就被一个个撂倒在地。

一时间,满船血腥味,尖叫声刀剑相撞声交杂,江淮被傅子川和江枫以及几个护卫护着,随着其他大臣往船舱里躲,但很快被截住。

战局很快结束,说来也怪,打了半天,大兴这边的人负伤的不少,但却没死人,似是倭国人有所顾忌没下狠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