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 安南官报 ◇(2/2)
“小山,我已经和家里说过了,走吧!”乐尧在马车边朝他伸手。
“三叔,我是不是让您失望了?”少年颓然无措。
乐尧摸了摸他的脑袋笑了。“跟三叔说说,你们打算做什么?”
少年不再隐瞒,把自己的设想全盘托出。
“很好啊!像你这般大时,我都不曾有过志向。”只盼着能活下来就好。
乐尧带着几分深意地说:“但是呢,再好的志向,也得按照实际情况去计划,一步步实现。三叔很欣慰你有这方面的打算,正好县衙有一份新差事,若是你感兴趣不妨来试试?”
“真的吗?我愿意!”反正三叔不会害他,先应下来再说。
次日,把开一家印刷坊的差事交给乐山,让他与卢年商量着办,既是信任也是考验。
随后,与县官们说明开办安南官报之事。
“乐县令,这个官报是何物?”副主簿李业成问。
“官报刊载县衙告示、安南要事和各乡消息为主,类似于官场的公文,只不过名为官报,实则面向百姓,让他们通过官报了解安南县衙的举动,见证安南各处的变化。”
蒋留声站立在侧,不发表意见,刘良若有所思。
黄禄直截了当:“可我们县衙办官报有什么用?没必要把官府之事告诉百姓吧?”
“不是把所有官府之事公之于众,我们只需要刊印应该让百姓知道的事情,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让大家对安南县的未来葆有期待。”
黄禄皱着眉说:“怎么可能?人的所思所想是无法干涉的,仅凭官报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效果!”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我明白了。”刘良恍然大悟。
蒋留声用手肘推了他一把:“你明白什么了?说来听听。”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反正我支持开办《安南官报》。”
乐尧意味深长地扫了刘良一眼,继续看向两位副主簿。
“既然刘县丞都支持,我也没什么好说的。”黄禄对官场的弯弯绕绕还是没摸透,但他知道按照上官说的做,总是没错的。
李业成跟着点头赞同。蒋留声看看这个,又望望那个:怎么这么快就妥协了?还是都明白了?
六月,安南百姓都收割了一茬粮食,从衔州或外县来的民众捧着新粮,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了。
七月,《安南官报》推出第一期。
乐山和卢岁,带着一大帮少年,做起了卖报郎,在大街小巷边跑边喊:
“大行第一期官报新鲜出炉,《安南官报》你值得拥有!”
“关于安南县衙不得不说的二三事,只要十文钱就能带回家!”
“《安南官报》独家报道!告诉你富户乡绅的钱花哪去了!”
“《安南官报》本期刊印安南县官道碑上百人名讳,快来买一份回家当传家宝啊!”
“每期分享一个发家致富的技艺,先到先得先学先赚!”
……
正好是休沐日,夫子们听着都心动了,十文钱就能了解这么多稀罕事?
作为蒙学堂夫子,还是要知世事,不然学子提问自己答不上来可丢脸。
“夫子,这是您的官报,请收好!”见教授自个学问的夫子上前,卖报郎执了个弟子礼。
夫子颔首,待其离开,慢条斯理地打开官报。
气息明显改变,入目竟是宽一尺八,长两尺三的白色桑皮纸,上头拓印的文字板正,虽无风骨,但很是悦目。
扫视发现,刚学子在外头叫喊所说的官府二三事,其实就是关于创办《安南官报》的初衷。
听到卖报学子提及自身,在东大街吃喝玩乐的富户乡绅们整个人都不好了。
怎么还带揭人私事的?就算是县衙刊印的官报,也不能这样办差吧?
敢怒不敢言,当即吩咐奴仆或伙计去买了一份,他们倒是要看看,先揭了谁家老底?
入手揉捏,不由叹一句纸张宽大耐磨,比冬日里纸裘更轻薄、洁净。
翻到讲他们的文章:富户乡绅慷慨解囊,先是激励安南百姓修河道、挖沟渠免受洪涝旱灾之苦,再又资助开办蒙学堂,让各家孩童都有进学机会……值得称赞!
积攒的火气瞬间消散,过去一年多的事情,还被拿出来赞扬,怪不好意思的。
越看,越是合不拢嘴。
各乡田间地头忙活的农户们,也听到学子坐在驴车上的叫卖声!
听到官府给了发家致富方法,大伙可没心思拔草了,纷纷跑上前询问情况。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11-0809:00:00~2022-11-0814:4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泽田惠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