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 安南官报 ◇(1/2)
57安南官报◇
未超年限的十二位小夫子参加了县试,因着人数少也有些才学,都予以通过。
但府试各县学子汇聚一堂,笔下见真章,仅有六位通过考核。其中就包括卢岁和乐山,可这两人都不乐意继续进学,直呼自个没有读书的天赋,侥幸而已。
其他六位没有通过的学子,听完心里真不好受。
好就好在,安南县县学如期开办,他们十二人皆可进学。
教学的夫子,乃是通过虔州北地的安南香酒楼,重金聘请而来的。
之所以要在外头寻,是因为周边三县县学,都拒收安南县来信。
自从卢年从金监县县学离开后,甲字班被搞得乌烟瘴气,一两年都不曾出一位新童生。得知真相的吴县令,勒令学监恢复以往的择优进学,严禁以财势选录学子。
南场县陆县令起初并未当回事,可安南县一成为中等县,县学就少了一位才学出众的夫子,这如何不让他心焦,自然也得严防死守。
西留县更不必说,百姓摒弃身份都想离开,不慕名利的夫子们,也得为五斗米折腰,怎么可能不为好境遇心动呢?为了留下这些人,王县令忍痛拨了一笔银子,大不了从百姓鱼虾税里找补。
虽然乐山和卢岁选择出人意料,但其余学子感念且珍惜这份机会,一个个求知若渴。
默默在心头起誓,要成为安南县近十数年来第一位秀才、举人、进士。
河中乡乐氏。
“给祖宗牌位磕头明志!”族长沉声说。
乐山能考上童生,是因着乐尧说,不及童生不能跟随他,所以憋着一股气蒙头学,最后通过了。
自己几斤几两,他是再清楚不过了!还不如好好找一份差事,踏踏实实地干下去。
反正现在家人都在身边,就算日后不能跟着三叔一起,也不愁。
众人不知道少年的打算,以为他只是一时想岔了,才自作主张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阿翁,我是真的不想读书了!”听话地跪在地上,乐山看着族长,也就是自己阿翁。
“你知道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吗?你知道你放弃了什么吗?你以后真的不会后悔吗?”苍老的声音在屋内响起,伴随着妥协的意味。
“我只知道现在不后悔。”少年目光坚定。
“好。”
卢家。
“不读了?你真的不读了?”卢年静静注视着他,似要从少年的神情中窥见真相。
“阿兄,人各有志。”对他而言,赚钱更有意思。
“我不同意!”卢父恨铁不成钢!当初他砸砸锅卖铁都要供卢年进学,现在县衙出钱出力,只需要卢岁勤勉读书,竟然说要放弃?
“爹,我就算不读书,日后也能让您过上好日子。”少年胸有成竹道。
“哦?有什么好主意,说来听听!”卢学监心下一叹。他这幼弟仍旧喜自食其力,不愿拖欠家人半分,也不知是好是坏。
“我和……打算做买卖。”半遮半掩道。
“做什么买卖?在何处?掌柜、管事、伙计找好了吗?有章程没?”按照自己对经商的认知,卢学监连连发问。
“这……还没想好,但我们肯定可以的。”
“我们?你和谁?乐山?”
“阿兄,你怎么知道?”
整个安南县,就你和乐山与众不同,除了他还有谁?
“我们打算合伙做买卖,带着慈幼局出来的人一起。”少年人总是有一副热心肠。
“慈幼局中年长的都有差事,年幼的不都进蒙学堂了吗?”
“可是他们最多在蒙学堂五年,出来后最大的才十三岁,又要如何谋生呢?总得居安思危吧!”卢岁说完还认同地点点头。
卢年哑然。
卢父继续劝道:“那你也不能拿自己的前途……”
“爹,我只是想像乐县令一样。我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可能像阿兄一样成为秀才,更不可能入仕,但我可以尽己所能,帮助小小的一部分人。您可以支持我吗?”听着他说出这番话,看着幼子真挚的眼眸,卢父努了努嘴,沉默了。
卢岁、乐山有挚亲在旁,两人的决定,乐尧并未干涉。
等事情尘埃落定后。
休沐日带着乐父一行人,在东西大街游玩时,见到了与他们一同游荡的学子们。
“大郎,你想好做什么了吗?”小树问。
“没有,我听乐兄和卢兄的。”大郎回。
走在前头的乐山和卢岁苦笑以对,他们把做生意、找差事想的太简单了。
县城生意兴隆,各行各岗都有,工钱多缺人的差事,要求有技艺在身,他们年纪轻没经验,压根没资格入门。
门槛低赚钱快的行当,例如小吃摊,可几人都没有好点子,煮出来的吃食,色泽味道不及蒙学堂膳食的十分之一。
三天下来,都想打退堂鼓了。
把乐家三口送回河中乡住处时,顺便把在院墙外怀疑人生的乐山,接回县衙后宅小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