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在古代升官发财 > 55 ? 童试 ◇

55 ? 童试 ◇(1/2)

目录

55童试◇

◎族长若有所思,刚想开口,喉咙一阵痒意,被迫躬身咳嗽了起来。

族长若有所思,刚想开口,喉咙一阵痒意,被迫躬身咳嗽了起来。

“咳咳……官人恕罪咳咳,其实我们咳咳,就是衔州乐氏。”

乐父急得不行,想大逆不道地捂住族长的嘴。

宿仁刚想转身离开,闻言脚步一顿。“老丈所言当真?您可知安南县县令名讳?”

“阿尧是我乐氏族人,怎会不知?”族长顺过气后,带着几分自豪地说。

见乐父两人与官兵攀谈许久,还不见回。乐铭便迈着小腿上前,正好听到这话,小脸胀红。

“铭儿,你过来干吗?”幼子年纪小,主意大,乐父有些头疼。

“老丈好!乐县令托本官在衔州保各位周全,没成想在此处遇见,既如此,便送各位一程。”

“劳烦官人了。”听到宿仁所说,族人紧绷着的弦一下子就松了。

其他百姓看到乐氏族人要跟着官兵走,又惊又怕。

胆子大的直接上前问:“你们不去虔州安南了吗?”语气中饱含被丢弃的惶恐和愤怒。

“当然要去,官人们愿意顺路送我们一程。”

听到这话,有放弃念头的众人蹭地一下起身,跟在了他们后头。

“宿校尉,后头还有百姓跟着,他们也想去安南。”一兵丁折返后说。

宿仁:“随他们。”怎么都想去安南县?

安南县衙。

“明年四月举行童试?”乐尧认真看着来人。

卢学监答:“乐县令没有听错,卢某确实为此时而来。虽说蒙学堂学子进学不足两年,但小夫子中有不少天赋异禀之人,通过童试不是难事。”

“组织县试不难,可学子参加童试得五位禀生作保,县里拢共四位禀生,还差一位。”

“南场县学许夫子乃禀生,卢某欲邀其来蒙学堂任教,不知乐县令意下如何?”卢年问。许夫子便是他当初念着的好友,同为东陵书院学子,秀才功名在身。

“蒙学堂事宜卢学监作主便是,无需过问本官。童试一事,州府想必乐见其成,卢学监可先筹备着。”

童试要通过两门考核,一门是二月的县试,第二门是四月的府试。

往年安南县无人参与县试,更别提府试了。若来年把参考情况上报,想必州府也会欢喜。

“谢过乐县令。”卢年拱手施礼后离开。

县丞几人进来。

“乐县令,卢学监前来所为何事?”刘良问。他这位同窗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不可能是来拜年的,绝对有正事要办。

“询问来年安南县可否举行童试,让小夫子们参与试试。”乐尧没藏着掖着,毕竟差事得眼前几人去做。

“蒙学堂的小夫子,都不满十五岁吧?”李业成不确定道。

卢学监是笑着离开的,说明童试妥了,可大行朝规定十五岁以下方可参加童试。到明年四月,不知道有多少超龄了。

“我倒是未曾留意,刘县丞可知?”乐尧问。

“蒙学堂十五位小夫子中,有三位翻过年就满十五了,其他都可以参与童试。”

“若成为童生,蒙学堂的夫子们又可以多上几位了!”黄禄笑着说。

乐尧微微摇头:“若能成为童生,便是未来的秀才,可不能再回蒙学堂当小夫子了,得进县学。”蒙学堂为开蒙,县学更能培养人才。

“可我们安南县没有县学,难道要把他们送去金监县?”

“把县学办起来不就行了?”蒋留声翻了个白眼,多大点事,还需要去临县?

“如蒋县蔚所言,诸位来年要多费心了。”乐尧下了定论。

刘良太激动了,安南县学竟然要通过他的手重新开办,有了正经学堂,扬眉吐气!

两位副主簿很心塞,好不容易能休沐七日,年后差事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蒋留声没什么感觉,家中子侄在蒙学堂表现平平,童生都不大有指望,更别说上县学了。

今年安南县年景好,粮食丰收衣裘充足,百姓们走亲访友,欢声笑语。

因着每旬休沐日,于学室教女郎们识字,季芸整个人容光焕发,年初三起不少人来家中给她拜年。

避嫌的乐尧事后才知,一年多的时间里,她足足教会了近百人识字,其中半数进了制衣坊。

因为她持之以恒,富户乡绅家中的女眷也被带动,整个安南县女郎们,不像以往一样闭门不出。

难怪今年来,他外出时能见到女子在街头做买卖。当然,这与衙役们三班轮在街头巡逻也有关系。

总得来说,一切都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丰献十九年二月,安南县举行县试了,百姓们奔走相告,期待自家儿郎有参与的一天。

“时隔十年啊!终于又有童试了!”

“二月县试,四月府试,安南县能出新童生吗?”

“我看悬,哪有这么容易。”

“听说有童生后会开办县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为什么要等有童生后?金监县县学都是先进学再考童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