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 果树存活 ◇(1/2)
43果树存活◇
◎去年开出的荒地,一亩地只收了八斗粮。比良田亩产量两石,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乡民……◎
去年开出的荒地,一亩地只收了八斗粮。比良田亩产量两石,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乡民们想到再生稻不需要从头打理,少耗地力,还能收两茬,日常懊恼自己怎么不早点知道?
靠近北彭山的三个乡,心情就没有那么愉悦了。
山腰上开出的荒地,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果树。
半年下来,花是开了不少,漫山遍野飘香,可果子又涩又小,还少!
虽然县衙如数发放了铜板,可是相比再生稻,一茬又一茬,种果树更像一锤子买卖。
嫁接存活下来的果树,只冒了绿芽,更别提结果了。
大部分乡民觉得,就算以后结出了果子,也没法填饱肚子,真不如种粮食好。
但是没办法,地势就是这个样子,除了栽果树,真不知道用来做什么了。
被日头晒得发晕,山中乡乡长和大伙躲在果树下,忍不住唉声叹气。
“河中乡的再生稻都抽穗了,我们这片果林,看起来只有乘凉的作用了。”
“唉!不知道为什么要种它。”
“对啊,还要搞什么嫁接,累死累活,没得收成。”
“当初县衙说,要对一部分果树进行嫁接,你们有照着做吗?”乡长问。
“嫁接?人的头被砍了都会死,树被砍了,还能活吗?”乡民怨念颇深,亏他那么用心侍弄。
“你们都没有照着做?”
“照着做了,发芽了。可是嫁接的树,八成活不下来!”
“好好好侍弄着吧,别乱来!”
“知道了。”乡民们有气无力地回道。
各处农田有条不紊得耕种着,想到金监果林还有两个月,就得如数归还。
乐尧坐不住了,带着一队衙役奔向山中乡。大老远就见到成片果林,走近后,由乡民带领着四处查看。
听到众人窃窃私语,诉说对嫁接的疑惑。
乐尧停下脚步,把自己所知全盘托出:“砧木在北彭山随处可见,生命力顽强。以它作为基木,嫁接上果树上优良的植株,存活下来的果树,兼具二者的长处。简单的说,嫁接后的果树,既能够像砧木一样,在安南县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还能更快更好的开花结果。”
随行众人似懂非懂,有乡民耿直地朝四周指了指说:“可是乐县令,现在,它们也没开花结果啊!”
乐尧哭笑不得:“果树嫁接之后,一般得两年挂果,明年大伙就能收获了。”
“就算结果,又不好吃,还卖不上几个钱。”
“水果可是稀罕物,州府和京都人可爱吃了。虽说离得远,但大家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县衙或者安南香,会给出合理的价钱收购。”
“乐县令,您这样说我们就踏实了。不瞒您说,别的乡再生稻长势好,我们看着这片林子,实在是不甘心。”
被乡长说出心里话,农户们都难为情地左顾右盼,后头跟着的衙役,一个个抿嘴偷笑起来,待有人看过来又恢复常态。
“人之常情,明年他们就会羡慕你们了。”
“真能这样就好。”
听到明年可能会因为这些果树,被其他乡的人羡慕。大伙陡然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纷纷凑前发问。
“乐县令,嫁接的果树还需要再注意一些什么?”没有认真打理过嫁接果树的乡民问。
“嫁接的果树发芽了,需要松开固定植株的稻梗……留下健壮的芽头,拔掉其他……把多余的砧木去除……之后截短夏梢,促进秋梢抽发……施上腐熟人畜粪水……”乐尧边说边示范,乡民们围成团不住地点头。
“不愧是读书人!不知道我家大郎在蒙学堂能不能学会这些。”送孩子进学的汉子说。
“原来种果树,还有这么多学问。”
“种果数,真挺费劲的!希望来年能卖个好价钱!”
“果树可以嫁接,瓜蔬可以吗?明年开春我得试试看!”爱折腾的老农说。
……
连续半月,在三个乡看果树栽种情况,跟百姓们讲解嫁接的细节。
还从老农口中总结出,果树花多果少的处理法子:水肥管理、修枝保果。
一趟下来,收获颇丰,乐尧对明年安南更多了几分期待。
衙役们体会不到其间的乐趣,只觉得晒得慌。回到县衙,按照吩咐把于都头领进来,一个个都奔去和同僚换岗。
把果树的栽种法子记录成文,誊抄一份递给于都头,让他通过民驿寄给金监的荀员外,报答当初的赠苗之恩。
收到安南县衙寄来的信件,荀员外一脸懵。他什么时候和安南县令有交集了?
“主君,或许是因为果林租借之事。您不妨先看看?”因着庄子被租给了安南,庄头就回了荀宅伺候。
看完之后,荀员外很是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