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 各处的反响 ◇(2/2)
外县的隐户都听到风声,更别说自由身的卢家父子和何开年了。少了万贯家财,被撵出安南县,来到卢大郎曾买在西留县的一处庄子里。
和没了性命的庄头比,他们结局也算是好。可听着一个又一个,关于安南县的传闻,一颗心怎么就跟泡在苦水里了一样呢?
尤其是在邻居问他们,为何要离开安南到西留来?有口难言的滋味,可真是太难受了。
金监县。
“大郎媳妇,你回趟娘家问上一问,石头能不能借宿在安南,上他们那的蒙学堂试试?你当娘的,怎么也得为他打算好啊!”葛母命令道。
“娘,我当然希望石头能识字读书。可大家都说了,蒙学堂只有安南县的孩童才能进。
我们石头是金监人,哪里进的去,等他再大几岁,可以送去私塾。”罗娘子无奈。
“你试都没试,就在这里说丧气话!私塾私塾,你以为老葛家有多少银子,怎么供得起他上私塾?”老妇人瞬间变脸,叉着腰骂道。
何二娘一只脚刚踏出房门,下一刻缩回去。
“私塾上不了,不还有县学吗?”罗娘子诺诺地说。
“县学哪里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能进的,没点见识!都不知道大郎看中你什么?当初真不应该为了省钱,聘了你进门!”
越说越过分,罗娘子捂着石头的耳朵,和往常一样强忍住怒气。
“娘说的也太过了,我……”葛二郎说着就想出屋去,被何二娘拦住。“你还是别出去了,免得连累我。”
“胡说,怎么可能连累你?”
何二娘:呵!你娘怒气未消,舍不得骂你,肯定要找机会骂我啊?
最终还是罗娘子妥协了,当儿媳的总是拗不过婆母,尤其在娘家底子薄的情况下。
“阿姊,你不带石头回来,我都要去找你了。”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零嘴,从柜子里拿出来,放到二人面前。
“二郎,你这么黑成这样?”
因为四处跑动,风吹日晒下,少年的肤色也跟罗父一样黝黑了。
“男子不就是这样吗,说明我长大了!”罗二郎哈哈大笑,顺手给外甥剥开油纸。
“石头,舅舅买的零嘴,好不好吃?”
“好迟!”腮帮子塞得鼓鼓囔囔,话都不好说了。
“慢点吃,都是你的。”摸了摸他的脑袋瓜,继续看向自己阿姊。
“阿姊,你这次回来待几天再回去吧,家里情况好多了,我挣了不少钱呢!”
“盖这房子,应该废了不少功夫吧?怎么也不捎个口信,让我和你姐夫回来帮忙?”
打进村,到处都是泥草房,看着就气派了许多。
可回到家,看到头发花白的爹娘,只剩下心疼。
“我和你爹都搁家闲着,二郎花了银钱请了村里叔伯帮忙起的,没花多少功夫。”罗母眯着眼睛笑说。
“二郎真的长大了。”
趁着两人说话的空当,罗二郎回自个屋取了钱袋。神秘兮兮地说:“阿姊,你猜里头有多少银子?”
“两百个铜板?”看着有小半袋,罗娘子便大着胆子猜。
“是五两银子,还有一百个铜板!”他得意地说,随手拿出一两塞给罗娘子。“若没有阿姊给本钱,我也干不成,这银子你收下,买些好看的衣裳、爱吃的东西。”
推脱不了,只能暂时收下,打算走前再放回二郎草枕下。接下来,听他详细地叙述了自己发家的经过。
“遇见贵人了,黄员外真是个大善人!”
“可不是,为建那蒙学堂,他就捐了五千两。”罗母说:“若石头是我们安南的就好了,下个月初一正好是入学的时候。”
罗娘子掏出帕子,给儿子擦了擦嘴:“现在这样也挺好。”
“阿姊,要不你们搬来安南吧?石头不就可以上蒙学堂了?”
罗娘子摇了摇头,但心里却因这话起了波澜。
……
不到一周时间,安南县衙新增外来人口数千人,其中大半是从南场县、金监县逃出来的隐户。
眼瞅着四月童试结束,衙役们便按照抽签选定的去处,启程迎接七位夫子。
“卢夫子,你真的要离开县学吗?”县学其他夫子问。
“不日便举家搬迁。”明明不相熟,对方还摆出一副忍痛别离的表情,卢年只觉腻味。
“去向何处?可还当夫子?”
“不当。”是去当学监。
“传道授业确实劳累,不当夫子享清闲也是极好的。”文弱书生还能做什么?
卢年敷衍地点点头,便捧着自己放在县学多年的物件,转身离开。
“……”卢夫子果然如学监所言,冷心冷肺。
来到安南县,诸位夫子径直进入蒙学堂屋庐,各自选了一处,带着家眷安置。
第二日,与乐尧见过后,便由刘良带着安排一应事宜。
“乡里不少适龄孩童未进学,乐县令正为此事忧心,所以让我来跟各位夫子商讨蒙学堂教学事宜。”刘良解释完,夫子们都表示理解。
“卢年卢夫子,曾就读东陵书院,有秀才功名在身,原是金监县学甲字班夫子,现为安南县蒙学堂学监。日后关于蒙学堂的任何事,诸位夫子皆请示卢学监。”刘良继续说。
卢年起身朝众人一拜,其他夫子回以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