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九十五章 一更(2/2)
不过细想想,她抱怨几句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
各人有各人的烦恼。
杨氏烦恼儿子娶了个“跋扈”的妻子,公主烦恼嫁的人不合自己的心意,至于陛下......
他应该烦恼更多,只不过外人不曾知晓罢了。
梁怀吉听着公主的抱怨,一面悄悄走神,公主抱怨的差不多了,似乎又想起屋子里还有别人,于是默默的转过头去,说道:“晚上你同我出去逛逛吧。”
其实身为公主,应恪守礼仪,不能总是想着上街去玩儿,所以在她说出这句话时,梁怀吉的第一反应就是劝告。
但话还没说出口,就看见面前人因刚才过分争执以及动怒之后,还烦着红的脸,他难眠又起了恻隐之心。
话到嘴边了,也只应了一声:“好。”
公主的脸上难得的出现了笑容。
自她出嫁以后,这种笑,就不常出现。
离开了皇宫,凭着过去在宫中的主仆情谊,他与公主的感情也日渐亲厚了起来,公主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要同他说起。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两个都有些孤独的人,难免会得到些慰藉。
或许是在公主府的日子,让他们的思维不再紧绷,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又或许在宫中多年,小心翼翼的日子已经过的太久太久了。
因此,就连一向最为稳重谨慎梁怀吉都没有发现,他与公主的之间的情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无论是朋友还是别的,总而言之,早已不是“主仆”二字能够解释的清楚的了。
然而轻松的生活总是能让人麻痹。
至少,他们二人都没有发现这其中有什么和平常不一样的东西。
但是事情就是这样的令人捉摸不透,就比如说,他们丝毫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却被别的人注意到了。
梁怀吉觉得,如果未来的日子,公主和驸马会一直这样僵持下去,而陛下为了自己一开始的打算,始终不让两人分开的话,那他下半辈子,大概就要在这种无休止的争吵之中度过了。
但他显然还是没能预料到最坏的一种结果。
那就是一些和他并不相关的争斗,会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牵连到他的身上。
梁怀吉一直认为,自己是命中注定的小角色,小角色的意义就在于,他能够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很难会被人注意到。
所以,像司马迁那样的人,能在遭受大刑之后写出史记,但他不能。
他就像是一汪湖水,总是能够接受一些,无意落到自己身上的苦难......
转眼之间,公主已经在挑选今天出门的行装了。
大约是不能够经常出门的缘故,她总是对这些事有着莫大的兴趣。
顾及梳妆完毕,便已是傍晚时刻,梁怀吉在想,京城里最近有没有新开什么好吃的酒楼呢?
西汉。
在听完天幕之后,刘彻挠了挠自己每天被军务、政务烦扰的几乎快碎掉的脑子,总觉得司马迁这个名字,自己好像在哪里听过。
是在哪里呢?
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哦,原来是那个司t马迁。
刘彻放下手中的奏报,自言自语一般的说道:“想不到这个人还能有这样的本事。”
其实刘彻对这些事情,是不甚关心的,司马迁嘛,当初获罪是受人牵连也好,还是真的做了什么也罢,说到底这件事情也已经过去了。
虽然才过去没多久,但这确实不是一件值得让他放在心上的事情。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司马迁这个人成为了整个大汉,唯一一个出现在天幕之中的人,这让他震惊之余又有一些纠结。
按照道理来说,出现在这天幕上面的人个个都非同凡响,而天幕偏偏又提到了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所以,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刘彻忽然对这个人充满了好奇。
有太多太多的人,因为一些很小的挫折一蹶不振,又有几个人,能在经历了司马迁所经历的事情之后,依旧保持坚韧的品格,持续创作,做自己从一开始就认定了的事情。
何况,他所经历的还不只是一点点小的磨难。
倒不是说刘彻后悔对司马迁用刑,那些已经成为了往事的过去不是任何人的后悔能够挽回的,如果重来一次,所处当时的环境,他想他一定还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司马迁就如同大汉那些许许多多因为不同原因获罪的人一样,如果没有《史记》同样不会不会有人记得他。
可偏偏,他就是和那些平庸之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