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开局给周幽王剧透烽火戏诸侯[历史直播] > 第69章 第六十九章 李白杜甫

第69章 第六十九章 李白杜甫(1/2)

目录

第69章第六十九章李白杜甫

叶小枝并没有收到司马曜传来的私信,这件事在情理之中。

本身每天给她私信或者发送弹幕的人就数不胜数,她也只会在其中选取几条感兴趣的回复。

这不是她耍大牌,主要是实在忙不过来,比起回答私信这件事情,显然,制作视频要重要的多。

也许是因为后面发送私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也有可能是叶小枝在处信箱时,轻轻一划,正好避开了那一段,总而言之就是,她没有收到。

关乎东晋存亡的一条私信,也同样让司马曜神思不定的一条私信,像他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一样,被淹没在了成堆的私信里。

虽然即便叶小枝收到了信,也未必能够做出什么建设性的发言。

但这种石沉大海的方式,无疑更让人痛苦。

她无法感受司马曜的痛苦,当然东晋时期无论发生怎样的动乱,叶小枝都无法感受,她只负责制作并发送视频,至于这个视频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不是他应该考虑的。

对他而言更重要的事,叶小枝要思考的是下一个视频应该做什么样的内容。

之前在天幕中受到了杜甫的启发,她确实是有打算给“诗仙”、“诗圣”单独出一期视频的。

在这一期视频中,除了介绍李白,杜甫,以及他们两人的交集以外,也对杜甫提出的一些问题做出解答。

杜甫有一日没一日的送花以及相同的问题实在让叶小枝不胜烦扰,但是基于杜甫这个,从小到大一直出现在语文课本里的身份。

叶小枝对他的尊重一直以来都是溢于言表的。

也许等他看完这个视频,心中的疑惑,或者一直以来纠结的事情,都会有所定论。

于是,她加紧制作视频,准备在明天之后就放上去。

当然了,加紧制作视频并不仅仅是为了杜甫,还是为了好好赚钱,人这种东西,总是很不知足,一开始叶小枝觉得,她赚的钱只要够她糊口就行了。

慢慢的,又想着买房。

而现在她竟然还想给自己留一些积蓄,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不过说实话,在叶小枝看来,李白和杜甫不算是正常意义上的至交好友,因为他们的交集不多。

因为两人在文学造诣方面的成就,人们只要一提到唐诗集大成者,就必定会说起李白杜甫,总给人一种,他们天生就应该放在一起的感觉。

但是,距叶小枝查阅资料得知,李白和杜甫,只在年轻时候相交过,那时大唐仍在盛唐。

而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唐由盛转衰,杜甫渐渐衰老,他这一生,再也没有与李白见过面了。

所以,叶小枝并不知道,那个总是给自己发来私信的杜甫,到底是不是真的杜甫,她也并不知道,杜甫的执念倒底从何而来。

视频做到一半,叶小枝突发奇想,去私信箱里寻找杜甫这个ID。

在众多的私信中,想要寻找出一个人的名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叶小枝贵在坚持。

她努力了很久,终于在眼睛泛花之际,找到了杜甫这两个字,然后默默的给他置顶了。

她想知道,在她将视频播放出去了的这一段时间里,杜甫究竟会有新的问题问她,还是仍旧执着的询问自己能不能写出李白那样的诗。

或者两种都不是。

也许杜甫会在那个讲述了他与李白的视频中,得到什么自己不曾预设过的启发,然后从此之后,他就不再在乎这件事,以及李白那个出现在安史之乱以前,出现在大唐在繁荣昌盛时期的人。

种种预想,无论哪种都有可能变成现实。

但叶小枝,只是将杜甫置顶了,并没有什么话想要问他,更不会主动提起他和李白的那些往事。

她只是在等待,同时也印证一下自己心里的一些想法。

......

东晋

关于谢道韫和王凝之的和解,能不能挽回未来那个悲惨的结局,没有人知道。

毕竟事情还没有发生,而且在那样的大环境之下,有谁能保住命有谁不能,没有人能说的清楚。

即便是生活咋王谢两家的庇护之下,仍然有可能送命,那就说明,王谢两家都有可能在那一场动乱之中,一起完蛋。

但这件事情被天幕说了出来,落在谢王两家人的耳中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他们来不及担心自己会面对怎样的命运,反而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谢道韫和王凝之免于那样的结局。

这大约就是亲情吧,亲情总是能够让人在面对危险之时,以他人为先,这时无法挣脱的血缘关系之间斩断不了的纽带。

首先是谢奕。

身为谢道韫的亲爹,他在历史上远不如他弟弟谢安出名,所以也就导致了,很多时候,谢安在谢道韫的身边扮演了父系长辈的角色,但这并不能代表他对自己的女儿,就一点关心也没有。

但当初与王家结亲的事,是谢安做主的,这是因为谢安在朝中身份更为贵重,并非谢奕全然不知,将女儿的婚事全部交给弟弟打理。。

因此,在去找谢安的路上,谢奕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谢道韫回家居住,或者到了战乱的时候回家,谢家满门,文人武将数不胜数,想来怎么也比待在王凝之那个废物身边强些。

但是,谢奕不知道该怎么和谢安开口,不得不说,在关键时刻,口才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东西。

很遗憾,谢奕拥有的并不多。

虽然面对的是自己的亲弟弟,但是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谢奕总是犹犹豫豫,斟酌许久。

谢道韫是在天幕开始从谢家走的,所以谢安准备找她的时候,她已经不在了。

过了没多久,谢奕就过来了。

谢安想问谢奕有什么事,但这种废话其实不用多问,猜都大概能猜的到。

但他还是问了,就作为一个说起正事的切入点。

谢奕过来自然是因为担心谢道韫,只不过儿女婚事已成,他若贸然前去王家把谢道韫带走,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先来知会一声当初立下这门婚事的人。

谢奕的来访在预料之中,想说的事情,也并不意外。

只是谢安听闻了他的来意之后,沉默良久,才终于开口:“令姜的性命自然重要,但是兄长,天幕里提起的可不止王凝之和谢道韫两个人的事。”

谢安话已至此,谢奕当然知道他在暗示什么。

于是,谢安又接着说:“若天幕所言非虚,日后真的到了那一步,咱们应该考虑的,除了令姜的安危,还是谢氏的存亡。”

自淝水一战之后,谢安声势浩大,谢氏也是名扬天下,功高震主,自然会引得陛下的不满。

陛下忌惮谢家以及谢安的势力已经很久了,他手中的权力早晚会有全部交出去的一天。

想要保全一家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如果那个时候已经不是丞相了的他。

不过谢安转念又一想,能够攻入京城的动乱总不会太小,说不定不在朝中任职,反倒是一件好事。

现如今看来,他需要在乎的好像不止陛下的不满。

毕竟是骨肉至亲的女儿,在事情最开始的时候,谢奕只能注意到谢道韫这很正常,但经谢安提醒,他也能迅速的感觉到了自己目光的狭隘。

同时谢安也在思考晋朝和谢氏的前路,如何在战乱之中保存家族的火种才更重要t。

虽说他的女儿也同样重要,但是唇亡齿寒,他之所以觉得自己能够决定得了谢道韫的未来,仰仗的无非还是谢氏的荣光。

谢安闭眼沉思,他说:“天幕显现之初,曾说过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起初到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仔细想来,这句话可能不是一句预言,而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谢奕说道:“你的意思是,无论现在谢家如何,王家如何,再过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其实和这都城之中所有普通百姓一样?”

谢安点头,觉得遗憾,又好像没有那么遗憾。

但凡强盛的家族,最终终有归于平静的一天,想要时代不败谈何容易。

就算是皇帝,坐拥天下在手,王朝更叠也是不可避免之事,又何况是他们这样的小小的家族呢。

在有些事情上,谢安从不会强求,比如现在他所知道了,那个不知道多久之后出现的诗句,以及谢家最后的衰落。

这些事情都是自然规律,不是他一个人所能够阻挡的。

然而现在,对他们而言重要的,是当下这些人的安危与姓命。

对付这种兵乱最好的方法就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没什么可害怕的。

他打过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不少,在面对这样的事情之时,总归应该有些经验。

但是,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

谢奕关心谢道韫在情理之中,谢安说道:“明日在让人将令姜与她的夫婿叫回来,问问他们的意思吧,如果她实在是不想在王家待着了,叫她回来住也行,其实说什么门当户对,利益相关,几千年后,谁还知道你什么谢氏王氏,活得舒心最为重要。”

谢道韫尚且年轻,但谢安不年轻了,谢奕也不年轻了。

对于那些面子上的东西,或者可有可无,可在乎可不在乎的事,其实根本就不用真的那么在乎。

大概想清楚了之后,谢奕就让人去王家找谢道韫,让她回家一趟。

但是谢安决然想不到,昨天还对王凝之极度抵触的人,现在却已经和他达成了和解。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能够成为夫妻,算得上有缘,谢道韫确实无法眼睁睁的看到王凝之去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