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一更(1/2)
第56章第五十六章一更
赵祯听完天幕所言,内心里只有三个字想说:你放屁!
谁生不出来儿子了?不管说的是,反正他不是,赵祯是有皇子的,只不过皇子早夭,才不得不过继宗室子。
就为这事儿,他已经在上朝的时候,当庭与人吵过还能多次了,怎么还有人这么不长眼,赶在他面前提起这件事?
是仗着自己在未来,别人即便倚仗着皇权,也动不了你是吧!
一向好脾气而赵祯,居然在这种时刻有些想动怒,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很不值得,于是端起一旁的茶碗喝了一口透心凉的清茶。
喝完茶,这下好了,心情更糟糕了。
合着满宫上下都知道他赵祯脾气好,不随便发火更不随意杀人就当他好糊弄是吧,他堂堂一个皇帝,书案上的一盏清茶,居然是凉透了的。
他觉得今日当差的内侍也可以凉透了。
于是赵祯看向旁边立着,一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小黄门,问道:“这茶谁端来的?”
“回陛下,是臣。”
赵祯内心:这他妈才不到四月份,这么凉的茶也敢拿来给他喝!
他本想动怒,但见一旁垂首而立的小黄门胆战心惊,他有忽然不忍心了。
赵祯在心里唾弃自己,果然是个心慈手软的命,想找个机会立一立陛下的威严都做不到,怪不得朝里那群找不到事做的大臣整日里挑衅自己。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天幕调查清楚了吗,就说他生不了儿子。
不负责任的话,是对他的一种变相的侮辱!
赵祯平时算是一个脾气很好的皇帝,既不容易生气,也不容易破防,但没有几个男人关于那方面的隐秘被透露出来时,能够绷得住。
但面对如镜中人,水中花的天幕,赵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限制她的胡言乱语。
......
赵祯毕竟生活在宫中,即便是听了天幕怒气冲冲,也是也只是一个人默默的生气。
宫中后妃,宫女、侍从听了这话,立马就将其抛在脑后了,没有人会将其记在心里,更没有人敢在赵政的面前提起此事。
只听了天幕的赵祯情绪还算得上稳定。
但他如果听了宫外的议论,就不知道,还能不能有现在那么镇定了。
赵祯在治理国家方面做的还算不错,至少现在的大宋百姓安居乐业,日常生活娱乐也相对富足。
而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大家需要的娱乐设施就更多了。
往常的娱乐,不足以满足现在的大宋子民,但勤劳善良的宋人知道给自己找快乐。
繁华的东京城里,人人都在讨论着皇上的隐疾。
自从赵祯找了宗室子赵宗实入宫后,皇上那方面有问题的事,在大宋百姓的心里就不算是个秘密。
但那时候没人敢讨论这事儿。
现在不同了,法不责众,当所有人的讨论对象都变成了皇帝的时候,掉脑袋的事情就没人在考虑了。
毕竟被讨论的主角是皇帝,所以大家还是比较收着的,小心翼翼的八卦。
靠近城门的巷子里有一间药铺,铺子是胡掌柜开的。
这间药t铺的生意一直以来都很不好,但最近几日忽然变得门庭若市,门口想买药的人挤都挤不进去。
关键是他还饥饿营销,每日只卖十份。
胡掌柜看着每天爆满的生意,牙齿都快乐的掉下来了。
关于药店生意变好这件事,其实还是托了皇帝老儿的福。
这世间有很多好面子的人,尤其是男的,有那方面的病也不敢去看,不知道是谁无意间得知了胡掌柜的舅舅在宫里当太医,主治皇帝隐疾,就以为他也有这个本事。
于是以讹传讹,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就真的以为胡掌柜能够治疗不育不孕之症了。
胡掌柜对于来看病的人都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至于那个在宫里的舅舅,他不说有还是没有,遮遮掩掩,就只辛勤的卖药。
只有巷子口那个每天上山老老实实挖草药的小刘子才知道,哪有什么在宫里当差的舅舅,胡掌柜他母亲家,就只有他娘一个独女。
这些想生儿子的人,也不到处去打听打听,就病急乱投医。
小刘子对胡掌柜的行为嗤之以鼻,但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还是投机取巧不要脸的人过的更好。
......
关于隐私被爆这件事。
赵构就更无语了。
他只是一个碰运气,在老爹和哥哥都被抓了的情况下,坐上皇位的皇帝啊,其实不必什么时候都能想起他的,尤其是这种时候。
今日丞相秦桧要进宫,说有要事禀报,他不说赵构也是知道的,无事不登三宝殿,谁没要事天天往宫里跑啊。
赵构自认为是个很敬业的皇帝,就算心情被天幕所影响了,也不得不在短时间内调节过来。
有正事要说,因此他也不愿意带入太多情绪。
虽然秦桧还没入宫,但赵构觉得,大约就是与金人议和的事情有了回音。
秦桧很快进宫。
殿内,他刚刚行礼问安结束,
赵构便问他:“你今天来的这么早,是不是金人那边有什么消息了?”
“陛下英明。”秦桧拱手:“完颜宗弼来信,说想和大金议和,必杀岳飞。”
赵构其实隐约的猜到了这个条件,但秦桧说出来的那一刻他还是有一瞬间的震惊,金人是凭什么觉得他会答应这个请求,把他们大宋战神岳飞处死的?
他还担心,即便金人一时答应和大宋议和,那等岳飞死后,还是可以一举南下,灭掉大宋,到时候谁又能来保护他呢?
赵构也许不够聪明,但不是傻子,他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现如今金人被打的节节败退,朝中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的利益被侵犯,他们当然会想杀掉岳飞。
可他同样也知道,岳飞如果死了宋朝必定岌岌可危。
赵构十分犹豫。
他确实不喜欢岳飞,因为这人做事太固执,一点都不知道顾及皇帝的颜面,可是他好歹是个几十岁的人了,在分析利弊这件事情上,不会只从一个方面下手。
他想要安定想要繁荣,想要享受和平日子,想继续做个混天度日的幸福皇帝,所以才想求和,不想让岳飞继续打下去。
但他有想,杀了岳飞,大宋还能保得住吗?
若大宋保不住,那他的皇帝之位呢?
赵构很久没有回话,秦桧从他的眼神里,一眼就看出来了他的犹豫。
为了能让赵构下定决心,秦桧友情提醒道:“陛下,您忘了当初岳飞请您立太子的事情了吗?”
哪壶不开提哪壶,一听这个,赵构气的不行。
刚刚天幕说的话,还堵在他心里半点未消,现在这秦桧又来提醒他。
是的,岳飞曾在朝堂上提起过立储之事,赵构当时的表现也和现在一样愤怒。
明知他唯一的儿子在一场谋逆中死掉了,而之后,他便一直没有子嗣,这岳飞还劝他立储,什么意思?是想看着他把江山拱手他人还是故意想看他的笑话?
和仁宗不一样的事,他不是生不出来儿子,是压根生不出来孩子。
可能人的福气是天定的,他莫名其妙的当了这个皇帝,就一定要付出点什么代价,而代价就是,他丧失了生育能力。
太医说,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当年,在靖康之难中逃亡留下的病根,是心病加身病的双重夹击,很难治好,只能慢慢调理,要他做好心理准备。
本来他已经够郁闷了,现在这天幕还把他的隐疾昭告天下,这谁受得了。
因为秦桧的刻意引导,赵构把他的全部怒火都发泄在了岳飞身上。
又加之想起了他一直打着“迎回二圣”的口号,赵构更愤怒了,合着谁当皇帝都行,这岳飞就是看不惯他本人当皇帝是吧。
既然这样,那他还念什么旧情?
他终于痛下决心,决定处死岳飞。
一夜之间,赵构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而此刻岳家军正在作战。
赵构下令让东西两线停战,即刻班师回朝。
岳飞得知消息以后,虽觉得陛下的这个命令下的十分奇怪,但君令不可违,他还是选择了回朝。
而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彼此心中早已有了定论。
最终,一生骁勇的岳飞死在了风波亭,而秦桧也成了千古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