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刘彻:为了不让别人来打我,我……(2/2)
姬宫湦确实不按常理出牌,所想所做都仿佛一时兴起。
另一边姬宫湦在认真思考,要改立太子,该如何操作。
如果真的要易储,那申王后和申候必将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而这还不是最棘手的,最棘手的是褒姒为后,如何令天下人信服。
褒姒的名声可算不上好,一个天下皆知的红颜祸水,忽然变成王后,外面骂他昏君都已经算是客气了,姬宫湦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按兵不动,请了两位臣子进宫商量。
没什么大事,主要讨论的,就是如何改变褒姒在国内的社会舆论。
姬宫湦本来不报什么希望,他觉得自己身为君王,想做一件事如果还得看人脸色,那这君主做的也太窝囊了些,实在没有合适的理由大不了直接易储,谁还能把他怎么样吗?
但问问也总是好的。
这不,几个平时没什么建树的大臣在这件事上果然有法子。
之前在地动之灾中献过计策的虢石父进言:“王上,自天幕出现后,国中百姓对天幕听之信之更甚于您,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大家才对娘娘乃祸国妖姬一事深信不疑,如果照此情形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以后想建立其君威是难上加难。”
“那依你所见应该怎么办?”
姬宫湦觉得他说的没错,这个天幕从出现至今,真的是越来越烦人了,说的每一句话不是天灾就是寡人的缺点,难道寡人在上天眼中就真的百无一用了吗?
但其实说到底,他还是忌惮天幕的,事情正按照天幕所说的一步步发展下去,姬宫湦知道自己应该往反方向走,但正反两条皆是不同的路。
区别只在于,按天幕预言的路线,他未来可能不太舒服,而反方向的路,是向申候与王后妥协,他现在就不怎么舒服。
虢石父继续说道:“王上不如先告知百姓,天幕之中乃是妖孽在妖言惑众,至于褒娘娘的事,给她编造一个与神族相关的故事,周朝子民大多都信奉神明,这样一来,大家应该就能接受易储之事了。”
姬宫湦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他开始着手找人编造故事。
要让故事看上去神秘可信,年代一定要足够久远,让人无从考证,只能相信。
不能证明是假的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真的,真真假假,谁说的清楚?
请人编造的故事是这样的:传说从前还是夏后氏衰落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是褒国的两个先君。夏帝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就进行占卜,结果十分不吉利。
又占卜要他们的唾液藏起来,才是吉利的,于是他们摆设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二龙不见了,留下了唾液。
夏王让拿来木匣子把龙的唾液收藏起来,夏朝灭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了殷朝,殷朝灭亡之后,又传到了周朝,连着三代,从来没有人敢把匣子打开。
但到周厉王末年,打开匣子看了,龙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么也清扫不掉。
周厉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声呼叫,那唾液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进了厉王的后宫。
后宫有一个小宫女,六、七岁,刚刚换牙,碰上了那只大蜥蜴,后到成年时竟然怀孕了,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
后来有对夫妇二人,发现了先前被小宫女扔掉的婴孩,听着她在深更半夜里啼哭,非常怜悯,就收留了她。
夫妇二人继续往前逃,逃到了褒国,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就想把被小宫女扔掉的那个女孩献给厉王,以求赎罪,因为当初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国献出,所以叫她褒姒。
故事编完,周幽王就派人将其散播到全国各地。
伯阳甫知道这件事情后,十分的头疼,他说王上啊,您真的不能这么做,虽然您的逻辑看上去很正常,但这事儿太离奇了,褒娘娘如今不到二十岁,年龄上与那个故事也并不相符啊,说出去没人信的,您这不是把人当傻子骗吗?
谁知姬宫湦听了却很不以为然。
他回答:“有没有人信有什么要紧的?堵的住天下悠悠之口就行了。”
说完,又立刻投身到了故事的编造中。
伯阳甫觉得,他大抵是病了。
天不佑周朝,才能赐他们一个如此荒唐的君主。
......
不仅如此,为了让易储之事如期进行不被人破坏,姬宫湦还觉得决定将申王后软禁起来。
他知道申候在王都留有旧友,想帮助王后逃走易如反掌,但当他想起这件事的时候,申王后早跑的没影了。
那天幕在任何地点都能看到,申候与申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得知了他有易储之心。
随即申王后连细软都没来得及收拾,带上宜臼就离开了宫城。
姬宫湦虽一直忌惮申候的势力,但申王后逃跑这一件事,却莫名其妙的满足了他变态的自尊心。
你申氏权势再过滔天又能怎么样,天子始终是天子,在我决定了某一件事情之后,你们非但做不了什么,连逃跑都要掩人耳目。
姬宫湦只知诸侯势力直逼王权,为了恶心申候,他偏宠褒姒,改立储君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申候忍他也几乎忍到了一个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