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 第52章 第52章 收医学徒

第52章 第52章 收医学徒(2/2)

目录

小货郎看着自家女儿,信心满满,当场便跟妻子说了报考之事,可对方却表示非常担忧。

“这……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去当学徒,还一走就是八年,等出来后,会不会不太好找婆家?”

毕竟虎妞已经快九岁了,再等两年,便能够相看人家了,这若是去读个医科,延到毕业,可就是个妥妥的老姑娘。谁还愿意娶呢?

“哎呀,若真能考上那华夏书院,还要什么婆家?”郭家小货郎双眼发亮的畅想着。

“咱家虎妞如此聪慧,可比那几个傻侄子要聪明多了,今后绝对是做大事的。若能学会个一招半式的,以后出来自己开个医馆,再招个赘婿,岂不是更好一些?且华夏书院背靠官老爷,没听说就连三皇子也赞不绝口吗,就是以后遇到点什么事,看在咱们虎妞和那么多大人物都上过同一家书院的份上,也没人敢轻易得罪!”

妻子听这话说的有理,当即也不再想着调理身体,莽着劲儿生二胎了,拉着自家女儿,便跟随货郎去了伊川县。

当然,如货郎家如此想的,还有不少人。

河南府,刚刚就职的知府大人顾信之,自然也看到了那宣传单。

他一掌拍在桌子上,冷哼一声道。

“呵,哗众取宠,一个书院不说好好的教学生读圣贤书,整日只知道出些风头,如今竟然还教起了医科,实在是不知所谓!怎么,难不成以为背靠三皇子,便拥有了免死金牌吗?”

他站起身,焦灼的踱着步,心中不免犹豫着要不要给对方下一点绊子来。

这一段时间,他暗地里派人去收集了不少华夏书院的消息。

越收集,便越是心惊。

不过一个十一岁的孩童,竟然以一己之力创下如此声名,成长之快,令人匪夷所思。

若说背后没人操纵计划,他是绝对不信的。

本能告诉他,这绝对是有人在图谋着什么!可偏偏没有任何蛛丝马迹留下,让他抓个正着,即便想发作,也无甚源头。

突然,他想起一事,问向旁边的小厮。

“我记得童启扬名之前,曾在县衙里和人辩学,据说还因此打败了一位举人,致其疯癫,那位举人,莫不是就是王举人吧……”

当时对方还写过信给他,报过冤屈。只可惜他事忙,只是匆匆派了个人来此调查一番,便放下了。

如今想来,怪不得他觉得童启和华夏书院颇有些耳熟呢?

合着还是“老交情”了!

这么说,从那个时候开始,对方就猖狂起来了!不仅恶意针对举人,还争抢学生,当场逼疯对方?

实在是过于嚣张!

那小厮被问的一头汗水,他哪里敢说,当时派过去调查的人便是他呢?

本想着一个小书院罢了,能翻出多大的浪?谁能想到,如今还有再次对上的可能?

他小心翼翼的咽了口唾沫,努力总结着言语,道。

“似乎是同一个人没错,可当时谁也没料到,那华夏书院的山长竟会是如此小的年纪啊?且王举人已然疯掉了,什么话都问不出,当地的章县令又颇向着华夏书院,一心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底下的人慑于威望,便没开口。”

竟还有此事?

顾信之闻言,是既惊又怒。

惊是惊讶于童启小小年纪,城府之深,竟然能将当地的县令、举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怒则是对方如此狂妄,在做下这事之后,不仅没有任何愧疚之心,还敢堂而皇之的收学生、举办蹴鞠大赛、开医科,这简直就是没有将王法放在眼里嘛!

想到此,他拿起旁边给胡丞相写的回信,不由提笔将此事一并写了下来。

一同寄出。

且说顾信之正忙着给上级告状,寻求意见,而京城里的三皇子出去了一趟,参与一个书院蹴鞠大赛的事情,也被传的沸沸扬扬。

相比起华夏,整个大奉朝里最出名的,还要属国子监以及北边的文昌书院。

再不济,也是南部的求真书院。

就连龙胜,都不算是什么厉害的地方,根本擡不到桌面上来,这怎么就突然能够吸引着一朝皇子,前往参加了?

四皇子听闻后,不屑一顾,道。

“老三也是越发没本事了,不过一个小小的书院,也值当着亲自走一趟?没得丢了皇家的脸面。”

而胡丞相则是跟大皇子细细分析,这背后的原因。

“三皇子根基不稳,国子监与文昌书院又最是厌恶贵妃一党,所以他饥不择食,不管大鱼小鱼,只要能捞到即可,病急乱投医,也是正常。”

“那……用不用提早防范?”大皇子警惕道。

胡丞相摆了摆手,随意从棋盒里捞出一子来,下在闲处。

“山野之地而已,不必在意。”

别说什么书院了,即便是已经入了朝的官员,又能如何?

最后决定站位的,不是出身,也不是师承,归根结底,皆是利益罢了。

更何况,一个文官走到朝堂需要多久

从童生到一路考入京,花费的时间与银两,不可估计。只怕圣上都殡天了,那什么书院还一个人都进不了朝堂呢,龙胜不就是如此吗?

只一个许翰林,便宝贝的跟什么似的。

呵,目光之短浅,就如同井底之蛙一般,不足挂齿。

京都的舆论向来更新换代的快,三皇子亲自参加某某书院蹴鞠大赛的事情,就如同凭白在水中投下一子,泛起涟漪,但很快又重回平静般。

不到一两周,便迅速被其他事情所挤占,重新被大众抛之脑后。

反倒是谢家的嫡长子谢文斌回家多问了几句,道。

“父亲,那华夏……是不是就是清虚子曾点名说过的书院?如今庶弟就读的那家。”

应该不会这么巧吧?

谢家家主沉吟两下,拿起收集起来的书信查阅了一番,没想到还真的是同一家,颇感疑惑。

“确实是同一家。这便怪了,这清虚子,向来是最清楚咱们家的,怎么会贸贸然,让咱们派人去那三皇子旗下的书院呢?”

他们自家可还有妃子也在宫里呢!

与三皇子和贵妃可都是同属于竞争者,哪里有不扶持自家的小皇子,转去扶持其他皇子的?

简直莫名其妙。

难不成清虚子也叛变了?

谢家家主茫然了两瞬,摆摆手,“罢了,他既然属意于三皇子,那便是看不上咱们家的关系了,就当是随手扔的一道废棋吧,看来你那蠢弟弟是靠不住了。明年的会试,你可有打算了?谢家的未来,终究还是靠你才是。”

“父亲莫担忧,国子监祭酒已经允了我明年下场,想来金榜题名,应是无碍。”

“好好好。”

谢家家主问了一下学习的进度,趁机考较了一番,这才满意的放自己家儿子离开。

直到退出主堂,看不见人,谢文斌这才算松了一口气,彻底安下了心。

身为谢家长子,他最是防范的便是这些底下的庶弟们。

比起外人,这些人更像是藏在暗处的蛇,稍有不慎,便会冲上来咬他一口,从他身上硬生生撕扯下一部分利益来,因此比起自己,他更在意这些兄弟们的未来,在听到庶弟没有指望后,这才算如愿以偿,回去继续温习起自己的书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