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 第52章 第52章 收医学徒

第52章 第52章 收医学徒(1/2)

目录

第52章第52章收医学徒

说干就干。

童启直接请人在后山温室大棚旁边的空地上,另搭起了一间小屋子,专门用来放置活字印刷术的一应设备,并从小厮堆里提拔起了两个人,专门负责此事。

今后书院里一应打印事宜,例如报刊、卷子、各类读书笔记、冷门书籍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效率提升,而这两位小厮,也成功收获了无数艳羡的目光。

上一次的职员大招募,书院里进来了不少新人,但因着童启又是忙府试又是忙蹴鞠大赛的,压根没有时间一一去考察和记人,所以这次他特意腾出时间,好好观察了一番,这才从里面寻到了两位沉稳话少,做事不偷懒且聪慧有度的。

一位叫做墨竹,一位叫做流苏,皆是童母从人牙子那里买回来的死契。

据说去年黄河决堤后,家里死光,只剩下自己一人,所以才自卖自身。

他们本就感激华夏书院的救灾一事,进入华夏后,更是勤勉用心,如今听到童启说令他们负责印刷一事,更是兴奋激动难以自持,当下便恨不得夜以继日,将事情做好,为此常熬到大半夜,去研究活字之事,幸而被童启发现,屡次规劝,这才勉强放松了一点神经。

第一批印刷的东西,童启没打算搞得太花里胡哨。

恰好逢医科招生,需要宣传。

系统虽没有发布任务,但童启本着“老师都请来了,肯定学生也要安排上”的逻辑,准备在整个河南府大肆招人。

不同于科举学生尚且需要一定的门槛,这一次,他打算走统一学徒制度。

定向招收。

男学生二十五人,女学生二十五人。

不需要学生们拥有基础或者识字的能力,只要你愿意学医,且记忆力惊人,能够快速理解一些医学原理即可。

他害怕有那学生家长不识字的,凭白错过过去,特意还在宣传单上印了简笔画,充分讲解着此次华夏书院招收医科的原因。

乃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医生,减少大家看病难、治病难的成本问题。

不收学费!不收生活费!

所有学生一旦入校,皆归书院统一管理。

五年学内容,三年去实习,实习期间所出所得,皆归书院所有。

拢共八年才能够毕业,之后婚丧嫁娶,恢复自由。

因着光学习就要八年,所以这次的招生年龄自然就限制颇多,所有超过十岁以上的,皆不要。

男子班由邢御医负责,女子班则由请来的张小娘子负责,除西医实践理论及考试大家是一起的,平日里则各自授课。

并不一同。

至于那西医实践理论嘛,嗯,只能童启照本宣科,按照系统发的西医入门书籍,亲自讲授了。

没办法,谁让这个世界能够理解这些文字和逻辑的,目前只有童启一人呢?

听闻山长要亲自去教授医科,不少一二年级的学生们都感到十分惊奇。

尤其是汪启元和吴韧等人,他们算是第一批学生,已然知道山长的学问有多深了,但是万万没料到,对方竟然连医学也略懂一些!于是纷纷商议着,要抽时间一起去听一听。

看看山长讲授的“西医”到底是何物。

伊川县的章县令是最早知道这件事的人之一,看到那印发出来的宣传单更是新奇。

他问向一旁的童继本,道,“听说你们山长这一次连女子都收,真的假的?”

童继本局促的点点头,“山长仁爱,认为医学并非男子一科,女子也需要,所以打算分类教学。大人放心,届时会由不同的老师进行授课,并不在一起。不会出什么差错的。”

章县令这才松了一口气,放心的点点头道。

“那便好。”

他虽不知童启的目的如何,可怎么想也觉得学医乃是功德一件,这年头好大夫实在是太稀缺了,若真的能定向培养出一批,那届时河南府,倒是不愁治病看病之类。

因此即便觉得女子学医有些敏感,他也并没有阻止。

而有着当地县令的推波助澜与默认,华夏书院再次招生的事情,顺利的惊动了不少县城。

尤其是那印出来的宣传单,花花绿绿,看起来极为漂亮,更是得到了不少闲散人士的哄抢。

这些小广告,童启一共印了将近三千多张,刚拿下山,还没派发,便瞬间被人“洗劫一空”。

有的没抢到的,后期甚至被喊出了高价,打算用银子买,用作收藏,可即便如此,也没有买到。

谁也不傻,这年头,信息就是第一生产力,但凡能考入华夏书院的,别管是做什么,便等同于拥有了大好的前程,不仅得来的是身价的飙增,还有着全家的希冀与期待。

自然知道的人越少,竞争起来也就越好了!

恰好隔壁县的郭家小货郎来此买卖,听到消息后,也趁机抢到了一张,顿时连生意也不做了,背着满满当当的货便掉头往家跑。

这小货郎在家里排行老三,上头还有着两个哥哥,因着没分家,大家都挤在一处。

每日人多地少,互相看着,摩擦便多了起来。

尤其是哥哥们皆有儿子所出,只有他家存有一女,名为虎妞,话里话外,难免便受到了一些排挤。

“不是我说,老三家的,你也太惫懒了些,肚子不争气也就罢了,怎么连活也做不利索?这都快晌午了,连米都还没买回来?等婆婆醒了,又该吵嚷了。”

一妇女坐在东边窗台下,磕着瓜子,挺着大肚子,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老三家的小心翼翼看了一眼东边的窗户,低声问道,“可是婆婆尚未给我银钱……”

这没有东西,我去哪里买米呢?

“没钱你就不知道自己先垫着吗?”东边屋子里听到动静,顿时冲出来一个老妇人,眉眼皆带着凌厉,怒瞪道,“别以为我不知道,老三成日里在外出货,肯定存着体己呢,你们还跟我要钱?怎么,拢共就一个丫头片子,难不成还想着将东西全留给外人吗?”

老三家的被骂的不敢擡头,只得暗自垂泪。

这时,屋里走出一个小女孩来,护在她的身前。

眉清目秀,干净整洁,光是一双眼便灵气逼人,她俏生生的反驳道。

“奶奶也别这么笃定,生的多不代表质量就好,说不得以后大伯二伯家几个孩子加起来,尚不及我一个呢。到时候养老,不还是得靠我们排行老三的么?”

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纷纷唾了口唾沫,骂道。

“呸,小孩子家家,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虎妞则调皮的笑了笑,拉着母亲的手一起离开,去菜市场买米去了。

刚走到半路,恰好遇到那郭家小货郎往回赶。

直接截在了半道上。

“爹,你怎么回来了?”

“虎妞?正好你在,快来看,听说华夏书院要招医科了,还收女娃哩!”

“什么?”

没想到父亲出门半日,竟然带回来这么一个消息。

她接过那张宣传单,一字一句看过去,顿时欣喜无比。

自识字以来,虎妞最喜欢听的,便是关于华夏书院的事,上一次蹴鞠比赛,她甚至还撺掇着自己的父亲带着她一起前往观摩。

当时见到那书院的时候,便想着,若有一日能在这里面读一日书就好了,一定能令她幸福死。

没想到,机缘巧合,竟然还有梦想成真的一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