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婴儿部1-1

婴儿部1-1(2/2)

目录

葡萄疫

葡萄疫的症状如同葡萄的形状,是感受了疫病之气,郁积凝聚而产生的。全身出现青紫色的斑点,若毒气侵犯牙齿,症状类似牙疳。

【注释】这种病症多因婴儿感受了疫病之气,郁结在皮肤里,凝结而成。出现大小不等的青紫色斑点,颜色和形状像葡萄,遍布全身,尤其在腿胫部位较多;严重时邪毒侵犯胃部,导致牙龈腐烂,有臭味且出血,症状类似牙疳,而此时青紫色斑点的颜色反而变浅,时间久了会使人虚弱消瘦。

起初适合服用羚羊角散,久病体虚的适合服用胃脾汤,用米疳水漱口。用非疳散每天擦拭四五次,很快就会见效。近来发现中年体质虚弱的人,也会患这种病,治疗方法和前面所说的一样。

羚羊角散

羚羊角(镑)麦冬(去心)黄芩知母牛蒡子(炒,研)防风元参(各八分)甘草(生,二分)

水二钟,淡竹叶十片,煎六分,食远服。

【方歌】羚羊角散麦冬芩,知蒡防风草元参,葡萄疫发初宜服,煎加竹叶效如神。

胃脾汤

白术(土炒)远志(去心)麦冬(去心)沙参茯神陈皮(各六分)五味子甘草(炙。各五分)

水二钟,煎六分,食远服。虚弱自汗者,去沙参,加人参、黄芪各五分。

【方歌】胃脾汤治葡萄疫,日久虚添羸弱宜,术远麦冬五味子,沙参甘草茯陈皮。

非疳散

冰片(四分)人中白(煅去臭气,存性)五倍子(炒茶褐色,存性。各一两)

共研细末;先用米泔水漱口,后擦此药。

【方歌】非疳中白煅五倍,二味同研冰片兑,医治诸疳患处擦,清热止疼去臭秽。

胎惊丹毒

胎惊丹毒在婴儿刚出生时出现,形状像水痘,根部微微发红,时出时隐,蔓延到颈项部位,接着会引发和赤游丹相同的丹毒。

【注释】这种病症是因为怀孕的母亲受到惊吓,邪气传袭到胎儿身上。婴儿出生以后,一周岁以上,忽然两眼胞发红,面色青黑,烦躁发热,夜间啼哭,有的面色像胭脂一样红,这是体内潜伏的热气散发到脸上所致,形状像水痘,根部微微发红,时出时隐,蔓延到颈项,接着引发丹毒。初期用四圣散清洗眼睛,它的形态色泽的顺逆情况,治疗方法都和赤游丹相同。

如果这种病蔓延到胸部、乳房,出现痰喘、抽搐,这是火毒侵入内里,容易转变成惊风,适合服用百解散、五和汤来救治。

四圣散

木贼秦皮红枣子灯心黄连(各五钱)

共研粗末,每用二钱,水一钟,煎七分,去渣,频洗两目。

【方歌】四圣散治热毒侵,木贼秦皮枣灯心,再入黄连研粗末,煎汤去渣洗目频。

百解散

干葛(二两五钱)升麻赤芍(各二两)甘草(生,一两五钱)黄芩(一两)麻黄(炙,七钱五分)肉桂(拣薄者,刮去粗皮,二钱五分)

共研粗末,每服二钱,水一钟,姜二片,葱一根,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方歌】百解惊丹毒内攻,煎服不致变惊风,干葛麻黄芩桂草,升麻赤芍共姜葱。

五和汤

大黄枳壳(麸炒)甘草(炙。各七钱五分)赤茯苓当归(酒洗。各五钱)

共研粗末,每服二钱,水一钟,煎七分,不拘时服。

【方歌】五和甘草并当归,赤苓枳壳大黄随,惊丹延乳添抽搐,煎服火毒即刻推。

滞热丹毒

滞热丹毒呈现出赤游丹的形态,是因为伤于乳食、进食过多,导致滞热产生。与赤游丹相比,它游走得更缓慢,治疗应先消积化食,再清除热邪。

【注释】这种病症初起时,形状像赤游丹,但比赤游丹游走缓慢。由于婴儿乳食吃得过多,不能消化运化,热邪在体内积聚,散发到肌肤表面而产生。表现为发热、面色发红、口中发酸、舌上有黄苔,适合服用保和丸,先消除食积。如果嘴唇干燥、大便秘结,适合服用一捻金;若丹毒仍发作,适合服用犀角散。其他治疗方法,都按照赤游丹的治法进行。

保和丸

白茯苓半夏(制)山楂肉神曲(炒。各一两)陈皮萝卜子(炒)连翘(去心。各五钱)

上研细末,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滚水化下。

【方歌】保和丸用茯苓夏,陈皮萝卜子山楂,神曲连翘丸水服,能消乳积效堪嘉。

一捻金

人参大黄黑丑白丑槟榔(各等分)

共为细末,每服一字,蜜水调下。

【方歌】一捻金医食火积,唇焦便秘服通利,大黄黑白丑人参,槟榔为末须加蜜。

犀角散

犀角屑升麻防己山栀(生)朴硝黄芩黄芪(各一钱)牛黄(五分)

上为细末,每服五分,竹叶煎汤调下,量儿加减用之。

【方歌】犀角散消丹毒赤,升麻防己共山栀,硝芩黄芪牛黄末,竹叶汤调服无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