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辽国公 > 第716章 北平的兵和辽东比起来如何?

第716章 北平的兵和辽东比起来如何?(1/2)

目录

这日天朗气清,朱棣带着朱高炽往校场去。

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喊杀震天,士兵们正列阵操练,刀光剑影在阳光下闪得人眼花。

朱棣站在高台上,指着卒,如何?”

朱高炽眯眼细看,见北平兵动作也算齐整,出刀有力,只是队列里偶有几个脚步踉跄的,阵型也时有松散。

他沉吟片刻,据实答道:“回父王,依孩儿看,北平的兵,怕是不如辽东的。”

朱棣眉峰一挑:“哦?哪里不如?”

“辽东的兵,队列更严整,”朱高炽道,“孩儿在盖州见过他们操练,无论走阵还是拼杀,几十人如同一人,进退都有章法,喊杀声也更齐,透着股狠劲。再者,他们的步伐更稳,听说每日要练负重行军,耐力比咱们的兵强些。”

他顿了顿,又道:“还有器械,辽东兵用的刀枪,看着比咱们的更趁手,听说铁料不同,打磨得也更精细。昨日见他们的弓箭手,射程也比咱们这边普遍远上几步,准头也更足些。”

朱棣沉默地看着便越发显眼。

他心里清楚,儿子说的是实话,只是这话从自家人嘴里说出来,终究有些不是滋味。

“你倒是看得仔细。”朱棣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孩儿不敢欺瞒父王,”朱高炽道,“辽东的操练法子确有不同,他们不单练力气,还练配合,讲究‘一人失位,全队补之’,所以看着更紧凑。还有那队列,用的是新排的阵图,说是从算学里推演出来的,更能发挥人数优势。”

朱棣嗯了一声,没再说话,只望着校场出神。

风从耳边吹过,带着士兵们的呼喝声,可他听着,却总觉得比辽东兵的喊杀声少了些什么。

是锐气,还是那股子经过精细打磨后的韧劲?

朱高炽见父王不语,便也噤声。

他知道这话逆耳,可比起粉饰太平,让父王看清差距,或许才是更要紧的事。

过了半晌,朱棣才缓缓道:“你说得对,是不如。看来,这操练的法子,也得学着改改了。”

语气里虽有沉郁,却也透着股不服输的劲。

这话刚落,旁边的偏将张辅忍不住上前一步,抱拳道:“王爷,世子这话怕是说得过了!咱们北平的兵,跟着王爷南征北战,哪次不是豁出命去拼杀?论血性,论悍勇,绝不输于任何人!怎好这般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张辅是沙场老将,跟着朱棣多年,见不得外人说北平兵半个“不”字,此刻脸上带着几分急色,又道:“辽东兵或许器械新些,操练看着齐整,可真到了战场上,还得看真刀真枪的硬功夫!咱们的兵经得多了血仗,那股子狠劲,不是练队列就能练出来的!”

朱高炽闻言,并不动气,只拱手对张辅道:“张将军说的是,北平兵的悍勇,孩儿自然知晓。只是孩儿说的,是操练的法子与日常的打磨。辽东兵的血性或许不比咱们,可他们的配合与耐力,确有可取之处。”

他看向张辅,又道:“将军久经沙场,该知‘知己知彼’的道理。咱们既要看到自家的长处,也得承认旁人的优点,学过来补己之短,方能更强。并非长他人志气,实在是辽东的法子,确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朱棣在旁看着,抬手止住还想争辩的张辅,沉声道:“张辅,世子说的是实话。咱们的兵是勇,可不能仗着勇就闭着眼不认差。辽东能把兵练得更精,定有他们的门道。讳疾忌医,才是真的要坏事。”

张辅听王爷这般说,虽心里仍有些不服,却也躬身道:“末将知错。”只是脸上那股子悻悻之色,一时半会儿还未褪去。

朱高炽见状,又笑道:“张将军不必介怀。其实孩儿在辽东时,听那边的将官说,他们最佩服的,便是北平兵在战场上的那股不要命的劲头,常说‘若论死战,不及北平’。”

这话一出,张辅脸上的神色才缓和了些,嘴角微微动了动,虽没说话,眼里的抵触却淡了不少。

朱棣看在眼里,暗自点头。

炽儿不仅看得清差距,还懂得圆融,既说了实话,又没伤了自家将士的锐气,这份沉稳,倒是比从前更胜一筹了。

只是朱高炽哪里知晓,这辽东军的战力,原是从血火里熬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