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 她口中的二郎,另有其人……(2/2)
姚玉珠:“马球赛沈大人也参加吗?”
她好奇地看向沈怀璋,他虽身量高挑,却瞧着不像非常勇武的模样。明日的马球赛不比那些闲散富贵子弟平日举办的,多是些军中出来的武夫,打几个漂亮的球给陛下和满朝文武,叫他们看看我朝男儿的气魄。
沈怀璋笑了笑:“实不相瞒,臣是顶了军中一位好友的缺,他入林围猎伤了脚,上不了马,这才找臣顶上。”
“那是该好好准备,”明蕴之想了想:“快回去休息吧。”
他为人豁达爽朗,朋友多,又颇有本领。遇到了难事,这些朋友自然第一个想到他。
“娘娘明日,可会去观赛?”
沈怀璋问道。
明蕴之虽来了围场,却甚少参加这样聚于一处的盛事,就连那日祭礼也不曾出席,借口养病。
“去。”
明蕴之没怎么思索,便决定道。
“好,”沈怀璋抱拳行礼,“那臣恭候娘娘。”
他离开后,姚玉珠也与齐王回去了,用她的话说,今日该多留些空来,让赵嬷嬷与明蕴之好好说说话。
最好,是三个人一道说。
只有齐王对此不抱期待。
青芜为几人上了清口的茶。明蕴之用过茶,眸光落在破坏氛围后,便没开过口的男人身上。
“殿下,时辰不早,不若早些回去歇息吧。妾身与赵嬷嬷……”
赵嬷嬷拉了拉明蕴之的手:“娘娘。”
她千里迢迢而来,心中早早知晓是因着太子的缘故。虽不知为何让她入京,但猜测着,这几年娘娘与殿下应当过得不错,否则,殿下怎会对娘娘从前之事,身边的人上心?
如此这般,应当让娘娘与殿下多多相处才是,她一个老婆子,怎能来了,还让夫妻二人分房睡呢?
“嬷嬷远道而来,多年未见,是该好好叙叙旧。”
裴彧起身,道:“早些睡。”
“妾身恭送殿下。”
明蕴之说完,又补充道:“殿下这份恩情,妾身记住了。”
裴彧握了握拳,轻轻“嗯”了一声,转身离开。
掌心略微有些发痒。要说出口的话,在她极快移开的视线里,没了下文。
他不需要她记住这份“恩情”,太重,太疏离,太……
比他方才的话,还要生硬百倍。
裴彧看着近乎圆满的月色,忽觉心中空荡。
-
明蕴之果真与赵嬷嬷说了一夜的话,好似回到了还是孩童的时候,赵嬷嬷将她搂在怀中,躺倒在榻上。
说到最后,她几乎是累极了,不知何时睡着过去。
姚玉珠来唤她的时候,她才刚醒。
她风风火火,穿着一身矫健的骑装:“阿姐快收拾收拾,一会儿便要开始了!”
“别催别催,”明蕴之声音有些哑:“就来了。”
姚玉珠笑她:“这是说了多久,嗓子都哑了?”
待二人收拾好,赵嬷嬷也叫人煮了梨汤,硬让明蕴之喝下润嗓。
明蕴之被盯着喝完整整一大碗,对姚玉珠苦笑道:“小时喝药便是这般,不想大了,还有这么一遭。”
姚玉珠:“这是福呢!被人管着是好事,没人管才可怜,孤家寡人的。”
两人一路说着,坐上备好的席位。
皇室子弟,席位都靠前。
裴彧早已到了,见她与姚玉珠携手而来,又听见那话,眼睫轻垂。
见过几位长辈,明蕴之便不好再与姚玉珠挤在一处了,二人各自归席,她也坐在了裴彧身侧。
“殿下。”
裴彧轻轻擡眼,见她面色红润,眼睛虽有些肿,但看着精神不错,不必忧心。
他收回目光,淡淡应了一声。
马球赛极快开始,双方都是武将兵士,打得激烈,队服颜色虽不同,但跑马跑得极快,明蕴之很快就被晃得眼花缭乱。
她极力辨认了会儿,到底认了输,微微靠近方寸,低声问道:“殿下,如今场中,哪方更胜?”
她依稀记得,沈怀璋是头盔上带有蓝色翎羽的那一对。
淡雅的香气飘渺着,萦绕上来。
极轻,极柔。
裴彧看着她目不转睛的眼,轻声解释着当前的局面。
赛程过半,沈怀璋的队伍暂且领先一球,但另一队也足够强势,追得很紧。
中场休息时,小太监送来了个不好的消息。
“方才有个将士从马上摔下来,虽很快爬起,但这会儿瞧着,像是伤到了骨头,怕是上不了场了。”
明蕴之刚刚亲眼看到了,差点被吓了一跳。
康王淡笑:“这可怎么好,父皇看得兴头正高,怎能败了父皇兴致?”
肃王:“话是这么说,只是分数咬得这么紧,谁贸然上场,输了球,怕是要被怨上。”
“怎好怨上?本就是临时去替补,另一队不是也有替补上去的么?”齐王不认可。
“那五弟去?”康王拿着酒杯,笑道。
姚玉珠唾他一声:“就你这小身板,上去就等着被马踢吧,那将士个个足有你两个壮,别去丢人。”
齐王自然知晓,没了声音。
休息的时间快结束,平宣帝似乎也意识到了场面的沉寂,问清情况后,意兴阑珊道:“我朝数万将士,无一人敢上前?”
便是最爱挑事的康王,也不敢再出声。
众人都亲眼看到场上的凶猛了,这一队又落后一球,临时上去就是必输的结局,自然不会有人想上去以身试险。
“老大、老二、老三?”
平宣帝看过几个儿子:“小五平日不是最闹腾了么?”
齐王被点了一下,低下头去,不敢吱声。
眼看着平宣帝的脸色逐渐凝固,裴彧轻叹一声,道:“父皇。”
-
太子殿下亲自上场,自然让人翘首以盼。
他数年前领兵出征,武力自然无人质疑,只是临时替补,缺的还是最紧要的前锋,没人见过太子殿下打马球,一时猜测纷纷。
平宣帝看着他,倒是没说什么:“能上便好,不必逞强。”
“是。”
裴彧看了明蕴之一眼,“孤去了。”
明蕴之跟着他,为他披上甲胄,目光微垂,到底还是叮嘱了一声:“输赢都好。”
……
双方打得激烈,仿佛战场厮杀一般,杀红了眼。
一个极漂亮的进球。
日头正盛,满场欢呼。平宣帝坐在上首,笑着赞道:“好球。这是哪家的男儿?”
身旁的太监问过,回禀道:“回陛下,此人出自益州沈氏,行二……”
皇后笑道:“难怪满场都喊着二郎。妾身瞧着,今儿个怕是有不少娘子,要动春心咯。”
话未说完,场中再度高呼,惊呼更胜。
原是场中,即将被另一队抢走的球,被裴彧一个反身,打回本场。下一刻,他自马上跃起,只一手牵住缰绳,大半身子探出,动作快到看不清是何时出的手,那马球便再度被打入球门。
不出片刻,又扳回一分!
“好!”
平宣帝拊掌:“上一球,急;这一球,险,不分上下,都是好球。”
许多声音响起在一处,接连两个好球,彻底点燃了众人的情绪,有几个年轻娘子格外奔放爽朗,不顾仪态挥舞着手帕,脸颊红红地唤着:“二郎!沈二郎!”
“太子殿下!”
“——二郎!”
——恍惚中,隐约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裴彧略微失神,目光落向观球席上。
女子甚少露出这样轻快的神色,笑意满面,嫣红的唇瓣随着众人一道,轻呼着什么。
二、郎。
一瞬间的错神后,裴彧凝眸,将球打进球门,再得一球。
不是在叫他。
无论何时何地,她只会客气地,规矩地唤他一声“殿下”。
她口中的二郎,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