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后位 温嫔(1/2)
第78章后位温嫔
潇湘院中。
闻芙听了永宁帝废后和姜媛和晋妃的消息,立刻坐直了身子,让夏竹再说一遍,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皇后不是在禁足吗,好好的怎么废后了
闻芙想着近期发生的事,双目骤然一深。
月半,是皇后下的。
一个贬,一个升,陛下真是够羞辱人的。
她先前把整个皇宫都翻了一遍,细数能弄到月半还有能耐下给姜媛和的人,怀疑过皇后,但以为她刚禁足会安分点,就排除了,最后都怀疑到太后身上了。
没想到,还真是她,胆子挺大。
现在因为这事还把皇后的位置搞丢了。
真是因小失大,没脑子似的。
闻芙全面分析,比起光明正大的使心眼,陛下最厌恶的就是下毒这种背后的动作,皇后直接把要人害死了,不动怒就不是永宁帝。
闻芙捂嘴笑∶“夏竹,等会晚膳时给本宫上一壶好酒。”
楚清鸢和姜媛和两败俱伤,一个是曾经最讨厌的,一个是现在最讨厌的,值得庆祝。
“是,娘娘。”
皇后变楚妃,一个要死的人,晋妃位,怎么看都像是施舍。
这两个消息光听着闻芙就心情大好,慢悠悠的靠回榻上捏起一个葡萄,早秋的葡萄最是可口,她近来用的最多。
说起来,都快入秋了,也该回去了。
她可是对新出炉的楚妃娘娘,还是很好奇的。
以后,楚清鸢可再也不能拿以下犯上这种宫规来压她来,也轮到她来用了。
……等等,楚清鸢被废,那后位就空了出来。
后位空悬,民无国母,与江山社稷无益。
前朝百官定会让陛下重立国母。
闻芙眼睛一亮。
而她,出身名门,当年若不是楚清鸢横插一脚,她早就是皇后了。
论资历,她是潜邸的人,论位分,她是四妃之一,论子嗣,她有陛下的长子。
放眼望去,陛下的后宫还有比她更适合的吗。
若她当上了皇后,那琛儿就是嫡长子,那太子……
想到这一层,闻芙突然冷静,陛下正值壮年,楚清鸢才因为这个被罚了,她可不能步她的后尘。
但中宫之位,她势在必得。
“夏竹,给本宫那纸墨来。”
大丈夫能屈能伸,更何况她也不是大丈夫,从前,因为不是最核心的利益,打动不了她的那位好祖父。
可这次不同,闻家会帮她的。
闻芙盯上了皇后之位,旁人自然也会想到。
听霞院里,温嫔抚着微微凸起的的肚子∶“雪梅,你觉得本嫔可能成为皇后吗”
这话若是让旁人听见,怕是都不会相信是温嫔说出来的话。
温嫔,和她的封号一样,温和又柔静。
不像是会说出这种有野心的话。
可旁人都忘了,她也是世家贵女,出身老牌贵族安国公府。
只是行事低调,要的是韬光养晦,一击必中。
若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温嫔是除了宜昭容之外,新人之中最拔尖的了。
李诗然是因为有个好外祖母,宋良媛是永宁帝擡起来制衡周慧的。
唯有温嫔,是永宁帝真心有些喜欢,能因自己夺得宠爱的。
温嫔脑子清醒,宜昭容盛宠在身,未必是件好事,所有人都得目光都放在她身上了,吸引了大半火力。
而她,陛下偶尔也会主动来寻她,最重要的是怀了身孕,陛下就三位皇子,若她能诞下皇子,母凭子贵,别说是妃位,就是皇后,也是有力争一争的。
现在,她把这胎坐稳了就是上上之策。
还有半个月就到三个月了,原本温嫔打算在邑王战败后就爆出来,也图个吉祥的好兆头。
世事难料,现在,只求陛下能把目光能分向她一点就好。
“雪梅,给本嫔拿纸笔来。”
皇后的位置要争,但不是现在。
皇后才被废,邑王刚自戕,宜妃命不久矣。
这么多糟心事,现在提立后,轻则是给陛下留个不好的印象,重则训斥也说不定。
简单说明情况,就让雪梅把信送出宫。
在行宫有一点好,就是守备相对比皇宫松许多。
传消息也方便些。
…………
今天行宫的每个院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热闹,要说最热闹的还是文华殿。
文华殿前殿。
一排大臣在永宁帝面前争的面红耳赤。
永宁帝猜到了今天肯定有许多人会来求见他,一早就回了文华殿。
若是让那些老滑头知道他一直在流芳苑待着,又赶上废后,还不知道怎么编排媛儿。
不如他回去,省事。
果然,他前脚回文华殿,屁股还没坐热,就批了几封折子,后脚外面知道了废后圣旨的大臣就像约好了似的求见他。
永宁帝坐在上首,看着底下的两拨人争的不可开交,一个说的不好,就来一句:“陛下,您说是不是。”
永宁帝头痛无比。
还不如在流芳苑陪媛儿。
一边是跟着楚侯一派,让永宁帝三思,看在先帝和裕王的的面子上,饶过皇后,话里话外的意思说是永宁帝鲁莽冲动了,废后不是儿戏。
永宁帝一听脸色就沉下来了。
楚侯一派也知道自己这话说了陛下定会生气,但不说不行啊,宝压在了皇后和裕王身上,只能盼着永宁帝回心转意。
另一派看到永宁帝的态度,圣旨又不是想下就下的,既然陛下圣旨已下,就没了转圜的余地,表达支持永宁帝之余,目光都盯上了空余的凤位上。
又不是非要从后宫的主子那选,只要家中有女儿,年纪差不多,谁都想来分一杯羹。
两方立场不同,永宁帝想听听他手下的这些人的想法,就在里面和稀泥,自然是越搅越乱。
文臣吵架,骂人都不带脏字,一套跟着一套,其中楚侯一派好多次含沙射影的说宜妃娘娘狐媚惑主,永宁帝脸色越来越不对劲。
李全默默摇头,就陛下最近心疼宜妃娘娘的那个劲,这都是要倒霉了。
正当两方吵得都快要打起来时,永宁帝一拍桌子,瞬间安静下来。
“放肆!在朕面前都要动手了!”
“这样不把朕放在眼里,要不你们来坐着个皇位,朕,退位让贤”
这话说的就严重了,涉及到觊觎皇位,就是为臣不忠了。
众大臣连忙跪下说不敢,眼神往上瞟,看到永宁帝铁青的脸色,为自己叹了口气。
永宁帝满是失望,视线扫过,把人记下。
“各地和京城的流民越来越多,你们不想着如何安顿他们,为着后位快打起来了,怎么,是想朕娶你们吗”
众臣虽把头埋的更低了,但心里都是不服,流民的事陛下不是给姜家和傅家管了吗,关他们何事。
我们。”
此人是说宜妃娘娘最多的,还敢撞上来,陛下一定会发火,李全心道。
“砰——”
永宁帝随手抓到杯子就往下扔,在那大臣面前碎开。
永宁帝指着楚侯一派:“你们,不是不服吗,那朕就好好的讲一讲。”
“楚妃,在祭祀上故弄玄虚,觊觎朕的皇位,是为不忠,做皇后,管不好后宫,弄的乌烟瘴气,到现在朕膝下就三个皇子。”
“不论是为臣还是为妻,都是德不配位,朕没有彻底废了她,已是念着旧情了。”
“你们若是觉得朕处事不公,那朕可以再下一道圣旨,贬为庶人。”
楚侯一派已经听呆了,他们是来求情的,不是来捣乱的。
贬为庶人,那就是一点希望都没了。
领头的迅速擡头道∶“陛下圣明,是臣等愚昧了。”
其他人相继附和。
永宁帝脸色这才缓了缓,外面宫人来报∶“陛下,姜大人和傅大人求见,说是商讨流民的事。”
自那事之后,姜书正和傅谦的关系一直不错,二人颇有些同病相怜的感觉,朝堂上的事也是比往常都积极,憋着一股劲。
这次流民出现后,姜家和傅家就率先派人安顿流民,永宁帝知道后就把此次的事全权交给了他们俩。
“让他们进来。”
姜书正和傅谦进来,永宁帝脸色好了不少,完全看不出刚刚还骂过人。
“微臣参见陛下。”
“平身吧。”
姜书正和傅谦进来前殿前的宫人就提醒了陛下在里面发火,一进来,就看见平日里看不顺眼的同僚跪了一地。
嘴角微抽,努力克制不上扬。
姜书正假惺惺求情∶“陛下,这是……”
永宁帝把刚刚他们阴阳怪气的那一套还给他们:“爱卿不必为他们求情,他们大放厥词,就这样跪着,好好的醒一醒脑子,也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众大臣无语,从前陛下最不待见姜家的,对着姜书正,脸上的嫌弃都掩饰不住,人人都说姜家快到了,自从姜书正的女儿得宠后,就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