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煮大明 > 第321章 曲阜惊变

第321章 曲阜惊变(2/2)

目录

消息传至京师,朝野哗然,然崇祯帝焦头烂额于辽东战事与流寇蜂起,地方官员更畏于孔氏余威不敢深究。未几,此事便如石沉大海,唯民间茶肆偶有议论:"孔家没了衍圣公,那些佃户现在只交三成租!"

在兵荒马乱的末世,然并卵,什么黑衣人?集体失踪?吃大户?——可叹偌大孔府,终究湮灭于明末乱世的烽烟之中,徒留一声历史的冷笑。

几年后有人发现,孔家人都还好好的活着,只是人人奔走于南洋诸岛,向藩人们宣扬儒学,推广中华礼仪。“好好在外国念经,向祖宗赎罪”这是李勇的原话。

当叛军掳走衍圣公的消息传至朝廷,明廷上下还在震怒时。然而,这场叛乱并未如预期般演变成漫长的拉锯战——三月伊始,金山镇镇国将军李勇突然向朝廷递上捷报,宣称已在泰安地区完成对叛军的合围与歼灭。

捷报中称:叛军主力在泰山一带遭到官军与民团的联合围剿,头目孔有德、耿仲明“迷途知返”,主动率残部投诚,并协助官军扫荡余党,立下“平叛首功”;

叛军其他骨干如李九成、毛承禄、陈有时等,在乱军中被击毙或溃散身亡,无一生还;

衍圣公孔胤植及其核心族人虽下落不明,但叛乱核心已灭,山东局势“已定”。

朝廷疲于应对辽东战事与中原流寇,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捷报”虽存疑虑,却也乐见其成——既无损皇家颜面,又可借此宣布“叛乱平息”,遂草草认可了李勇的战功,下旨嘉奖和发出新的调令,称其“忠勇可嘉,绥靖地方有功,立即前往辽南盖州卫解围!”。估计崇祯也不知道如何赏赐?国库都可以跑老鼠,也没东西可以赏赐!

黄龙在二月中旬就开始不断向朝廷请求援兵,皇太极亲领十万大军要夺取盖州,崇祯抬眼看出去,还有谁?还有谁?唯有我“镇国将军”!

叛乱虽平,但李勇深知:真正的祸根不在叛军,而在山东根深蒂固的家族势力。那些以宗族为纽带、世代垄断土地与权力的豪强,才是滋生叛乱与压迫的土壤。

进入三月后,李勇下令山东各州县民团展开“大清洗”——目标直指残余地主与豪族,策略只有一个字:“绝!”

“一个不留”:凡族产过千亩、族丁逾百户的大族,皆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民团以“勾结叛军”“鱼肉乡里”等罪名,移其族、售其宅、夺其田,族长首当其冲,往往第一个弄走“移民”;

“族长不能留”:李勇亲自下令:“但凡族长,无论老幼,第一时间“移民”!”因为他深知,只要族长在,宗族便能死灰复燃。于是,山东各地的祠堂成了泄恨的对象,族谱被付之一炬,百年望族一夜之间沦为废墟;

“斩草除根”:不仅移民当世族长,更严查族中“潜在威胁”——年轻一代的读书种子、有号召力的乡绅,皆被强制迁移民,彻底斩断其复兴的可能。李勇常说,“要防就要防三代!”

这场清洗一直在持续,山东大地是疾风骤雨。昔日趾高气扬的豪族,如今销声匿迹;曾经不可一世的族长,如今人信全无。李勇冷眼旁观:“三十年内,山东休想再有任何一个世家,能压得百姓抬不起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