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曲阜惊变(1/2)
李勇望着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枭雄,心中暗笑:孔有德与耿仲明,将成为金山新军的锋刃;李九成与毛承禄,会为金山开拓海外疆土;陈有时,则会在北美落地生根,成为金山在海外的无形触手。无论选择哪条路,他们都将为金山卫的霸业添砖加瓦。
"好!"李勇一拍桌子,"在此之前,诸位还得为金山办件大事!"
只见李勇将众人召至身边,才小声的说道:“你们要如此.......这般,那就功德圆满!”众人还在惊疑之中,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他端起茶盏,向众人敬茶,"此事天知地知!愿诸位前程似锦,与金山共襄盛举!"
烛光摇曳中,"五大渠魁"的命运就此转折——有人将成为金山新军的悍将,有人会为金山开疆拓土于海外,有人则会在异国他乡开启新生活。而李勇,依旧坐在那张帅帐之中,望着坤舆万国舆图,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山东已定,天下,不过是下一盘更大的棋罢了。
崇祯五年(1632年)三月初六,天尚未明,数千蒙面悍匪如鬼魅般突袭曲阜孔府。这支来历不明的乱军训练有素,刀锋过处,孔氏族人奔逃呼号,火光冲天而起。待晨曦初露,偌大孔府已遭洗劫一空——衍圣公孔胤植及其直系核心族人数百人集体失踪,府内积攒数十万两白银被席卷殆尽,历代珍藏的地契账册(涉及数十万亩田产)亦被尽数掳走。
曲阜孔家,自汉代以降便是天下孔氏嫡系所系,至明末已繁衍成庞然大物:
核心区(孔府周边紧密聚居的祭祀与管理群体)常住数千人,多为执掌礼仪的耆老、儒生及服侍族人的仆役;
外围族人(散居曲阜各处的旁支)总计或超万人,涵盖耕读传家的士绅、务农务工的平民,乃至依附孔府生存的佃户匠人。
产业版图:孔府占地千亩,自设粮蔬果园供给日用;更坐拥祭田(供奉祖先)、学田(培育子弟)两大特权田产体系,全盛时土地逾十万,仅曲阜城郊良田便达数千亩,余者星罗棋布于鲁西南诸县。
时任衍圣公孔胤植(1622年袭爵),乃孔子第六十五代孙,自诩"圣裔正统",却早已沦为时代的讽刺符号,明朝末年,孔家田租高达七成(远超寻常地主五成之例),佃农终岁劳作仍难糊口,怨声载道;其先祖倚仗"圣裔"之名两千年不倒,至孔胤植更甚——崇祯年间尚矜持守礼,然待清军入关,竟率先剃发称臣,甘为异族鹰犬,为士林不齿。
此劫非天灾,实乃"反孔义士"李勇精心策划之手笔!这位自号"为民作主"的草莽豪杰,早对孔氏积怨已久:
打倒孔家店:"孔子圣贤,子孙何德?躺赢千年,该还债了!"——李勇唾弃孔胤植等不肖子孙,视其为儒家道统的玷污者;
两朝软蛋:忆及孔家在元、清易代时率先屈膝(如清军入关即剃发投诚),李勇怒斥其"汉家脊梁骨早被狗吃了";
租息暴政:当李勇在鲁中高举"减租减息"大旗时,孔家却坚持七成地租,"比恶霸还恶霸,不灭何以平民愤!"
是夜,为了避免走漏消息,李勇专门安排决定前往北美的李九成、毛承禄和陈有时三人,亲率精锐,身着黑衣,以雷霆之势捣毁孔府,掳走衍圣公一脉,意在宣告:"孔家特权,自此终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