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308章 满洲国亡了

第308章 满洲国亡了(1/2)

目录

在谭玉玲去世后,日本方面曾积极推荐日本女子做溥仪的妻子,

但溥仪对日本的控制心存警惕,

担心娶日本妻子会进一步受制于日方,因此始终予以拒绝。

1943年,溥仪于长春女子学校,一眼选中了当时年仅15岁的李玉琴,

“小姑娘,跟着我去皇宫享福去吧!”

“能吃饱饭吗?”

“哈哈,管饱!”

“这就去。”

李玉琴果断回答。

溥仪将其接入伪满皇宫,封为“福贵人”。

李玉琴成了溥仪第四任妻子。

李玉琴出生于长春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境贫寒。

她的父亲是长春一家饭馆的厨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家中子女较多,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这种普通的家庭背景,也是她后来被选入伪满洲国皇宫成为溥仪“福贵人”的一个客观原因。

转眼两年过去了,194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

1945年8月,二战进入尾声。

8月8日,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正式对日本宣战,

苏联红军迅速出兵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

关东军扛不住猛烈攻势,纷纷投降。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宣告结束。

次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宣读“退位诏书”,这个由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权彻底灭亡了。

此时,溥仪的第四任妻子李玉琴,随着逃难的人群跑了。

为逃避罪责,溥仪企图乘飞机逃亡日本。

8月19日,当他乘坐的飞机在沈阳机场准备换乘大型飞机时,突然传来一声断喝,

“狗皇帝,你往哪里逃?”

他被攻占该机场的东北抗日同盟军及苏联红军俘虏。

随后,溥仪被押往苏联的赤塔,再之后被转移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等地关押,

他在苏联度过了五年的拘禁生活。

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开庭,开始审判日本战犯。

溥仪作为重要证人被传唤出庭。

他在法庭上陈述了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伪满洲国、对其进行控制和利用的经过,揭露了日本的侵略罪行。

他的证词成为审判日本战犯的重要依据之一。

…………

1950年8月,溥仪结束了在苏联的囚禁生活,被引渡回国,

当他踏入抚顺战犯管理所时,心想这回不是死就是把监狱坐穿。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抚顺战犯管理所,成了溥仪人生的转折点,

在这里,他从一个养尊处优、不懂生活常识的末代皇帝,逐步变成一位自食其力的中国公民。

刚开始他到管理所时,自知罪孽深重,整日恐惧不安,

甚至与家族成员订立攻守同盟企图隐瞒罪行。

管理所很快洞悉,并将他们分开。

在管理所的日子里,溥仪受到人道主义待遇,

虽身处改造,却也有着基本生活保障,这与他想象中的严苛惩罚大相径庭。

管理所为他安排了简单的劳动生产与社会参观活动,像种菜、园艺这类轻体力劳动,

溥仪一开始十分生疏,他从未从事过体力活,除草时可能会弄错,浇水也把握不好量。

但在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下,他慢慢学会了这些技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